由筝曲《长相思》的调式创新论及轮指演奏特色应用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n7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在区文化馆供职的音乐舞蹈专业人员,本人于组织辅导群众活动之余,与家人都对古筝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情有独钟。据考证,古筝最早流传于战国时代,由民间到宫廷再到民间,已有近三千年悠久历史。古筝乐曲是我国民族乐曲的一个代表性类别,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又觉得传统的古筝创作技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审美标准,便企望当代的筝曲创作者能寻找新的办法,既传承古筝的韵味又能体现出筝乐的现代性。
  终于听到了《长相思》!它是我国杰出管弦乐创作者之一、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教授王建民的大作。这个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唐诗,通过我国传统的古筝创作手法结合现代的一些先进创作方法,体现了一位旅者胸怀大志但却郁郁不得志的寡欢状态与对未来的向往,乐曲的情绪在其间不断加深,是一首很好的古筝乐曲。笔者在此试结合品赏,就其调式创新及使用的轮指演奏手法做些探讨。
  上篇:清新,中外兼蓄的调式变化拓展
  王建民老师创作《长相思》的灵感来自于唐代李白的著名诗词《长相思》,整个曲目通过对一个旅者心理的刻画,表现了旅者虽心怀抱负但却无从施展的苦闷心情。此乐曲是融合我国古代乐曲的某些音调和出自陕西民歌的某些旋律创作出来的。我们从中能听出浓厚的民族特色旋律,又能体味到浓厚的古韵中透露出的别样色彩。
  《长相思》全曲分为四段,每段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引子部分强调的是自由,情绪的变化幅度比较大,相应的力度变化也大,主要强调的是A音。速度从开始的慢逐渐加快,起伏很大。表现出旅人内心一种无法诉说的复杂愁绪,强烈而又有冲击感。第二段速度减慢,转为慢板。以左手柔和的音色配合右手明亮的音色,奏出了一段忧伤的旋律,令人想象旅者孤身在青黄的草地上,看着一轮明月,惆怅在心中萦绕。第三段表现出的情绪变得开始激动,逐渐转为快板,让人感受到旅者对于亲人无限的想念,但是又因满怀抱负不得志不想归乡,这种矛盾心理生出一种厌世的感觉,表达了旅人对于当时世象的不满。最后一段是激扬的广板,通过转调、加花等变奏手法,让整个曲子达到高潮,在历经前面多次的转调酝酿而使得乐曲意蕴爆发,从而充分表达了旅者波涛汹涌的向往明天美好的内心。而此时的演奏者也已完全投入到情境当中,通过大幅度的手上动作等肢体语言,让乐曲达到高潮,引起欣赏者的强烈共鸣。
  无疑,《长相思》的调式实现了令人赞佩的创新。以往筝曲的创作受到传统的古筝定弦的极大限制,转调非常困难,这就使得调式调情的丰富性和作品内容的多样化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王建民先生基于现代人的思维和审美观念,将传统的无声音阶为主体的定弦法打破,使西方人发明的人工调式定弦也应此曲而与中国传统器乐演奏揉为一体,这种调式结构将我们需要的音符直接定在弦上,不仅方便了演奏者演奏,而且对于创作空间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懂音乐演奏的人士大都知道,古筝是一种多弦乐器,筝曲创作的基础调式是由21弦构成的,调式也是一种乐音体系,调式上的突破明显意味着乐音体系的进步。《长相思》将人工调式定弦运用到筝曲创作上,即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它拓宽了音乐的创作思维,让我们感受到创新的魅力,并生发出一连串的放想。
  下篇:舞动,美感纷呈的轮指演奏特色
  笔者是一名文化馆音舞专业干部,由群众文化的特性使然,常会将音乐和舞蹈结合起来想创作。这里因篇幅所限,省去《长相思》调色创新上的小快板、“乐音”音色与泛音、小撮等演奏特色不议,就特别探讨一下轮指演奏的特色应用。
  1、轮指的分类科学合理。
  在《长相思》演奏中,轮指的指序有多种组合形式,集短轮、长轮、弹轮、弹摇过度弹轮、混合弹轮于一体。其中,短轮是一轮或者两轮的轮指,主要用于装饰,并作用于十六或三连音时。长轮则通过相同的指序循环重复,使得无数的节点连成一条条线音,运用在抒情或者感情丰富的乐段尤显动人。弹轮则用于为长音旋律或者是高声部做复调旋律,浑然加入新的和音,别显动听。
  2、轮指在演奏中的作用独具风采。
  轮指手法通过《长相思》而趋于完美,使得古筝出现了自然圆润、颗粒性极强的、密集频率的、连绵不绝的长音,有效的解决了古筝演奏中长音效果让人不满意的尴尬。
  据笔者了解,在轮指还未出现之前的国内筝曲演奏技巧中,要想得到连绵不绝的长音效果,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河南筝曲派和山东筝曲派中通过大拇指关节拖劈的演奏技巧,虽然两者分别通过大拇指大、小关节的运动来产生长音,但如果演奏者没有长久的耐力和拖劈的频率不够密集,就会使得长音出现断音或者是音响卡住的情况,乐曲产生一定的停滞,演奏不能流畅进行,悦耳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另一种是摇指类技巧,比如说是大指摇、双指摇、三指摇等;这些演奏技法的共通性就是通过手腕和手臂的左右摇晃,使得演奏者的指甲快速的触碰琴弦来获得,产生出一种连续的、不间断的好音色。但因古筝的面板是带有略微弧度的长方体 ,如果在使用摇指的时候,需要不同的音区来实现长音的获得,那么就需要演奏者非常及时地调整手腕的高度,而指甲触碰琴弦的角度也要调整的恰到好处,不然的话很容易会出现频率不均匀,甚至会出现断音的情况,由此而带来缺憾。
  3、轮指中的长轮技巧流畅舒展。
  在箏曲《长相思》后半段,是通过快速的长轮来达到乐曲的高潮和结尾。无疑,快速的长轮技巧使得乐曲的颗粒性更加明显,而且能够饱满的将每个音表现出来。这种流畅性和舒展性相统一的演奏技巧给演奏者带出启示,必须要着重注意重音点和音色之音的变化起伏,演奏的时候不但要重点突出大拇指产生的重音,还要掌握好整个旋律的轻重所在,强弱的变化幅度。也就是进一步强调,轮指在古筝乐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与地位。
  综上所述,筝曲《长相思》运用调式创新手法,使得乐曲的情绪不断起伏,逐渐将乐曲的故事以及情感展现开来,并通过演奏中轮指等技法应用使调性不断变化,而将古筝的悠远意境得到升华,完美地展现出来。这是对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有力继承、发展,说明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将古人流传下来的艺术美一代代舒心传递,为后人所欣赏点赞而不致消失。
其他文献
在整个的教学中,作为老师,如何巧妙进行课堂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领路人的作用,最大限度的调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科学有效贯彻学科教学的重要方面,也是教育工作者所孜孜以求的,体育教学当然也是这样。  作为增加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学科,也要通过诸多积极的有效的方式方式去诱导学生去敢于并且喜爱浓度和锻炼,笔者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体育课上的诱导概念,应该不是一般意义上训练方法,它应该是一咱极其重
【摘要】艺术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而设计却有章法可循。本文试图从情感的角度去探讨环境、人、情感三者关系,阐述现代城市景观价值和美学意义。  【关键词】城市景观 情感 情感构建  城市景观理论、城市设计和建筑美学等组成了城市形象的研究,这些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在马克·维特鲁威著名的《建筑十书》中就提到:“建筑应该造成能够保持坚固、适用、美观的原则。”书中强调在城市规划与建筑中的美学意义和美的价
【内容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生命线。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是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有力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鲜明特征。也为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国有企业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既面临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繁重任务,又肩
【正】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向前发展,各学科都在积极探求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课标》提出了音乐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倡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因此,音乐教育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  然而,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我的一个不能释怀的疑问,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
【摘要】作文讲评课堂教学“效益”,是相对于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投入”而言的。本文探讨的是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作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使学生有一个和谐主动的发展,真正实现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升。  【关键词】课堂效益 作文讲评  在素质教育思潮的持续推动下,中国基础教育正面临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新的教育改革中,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
【正】几年的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有这样一种体会,当代高中生关注的更多的是网络信息、网络文化、多媒体和数码图像,这些信息资源的获取和积累对他们的成长的确奠定了重要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