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的“自主体验”阅读教学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ven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它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作为主导的思维方式,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而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没有风。”可见,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体验”是指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调动直接经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的个性化阅读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是“自主体验”的过程。特级教师宁鸿彬强调:“文章要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要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要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知识要由学生自己发现获取,规律要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掌握。”他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和我们提倡的“自主体验”阅读教学的主旨是相通的。要真正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这种理念,教师要做到几个方面:
  
  要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改变全面指导安排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要相信学生的阅读潜能,相信学生自幼就有阅读求知、表达交流和自我完善的潜能。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完全可以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而不是从零起步,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更不要认为课本、教参或教师自己准备的答案就是唯一正确的答案。那种诱导学生猜测预设答案,“引君入瓮”的启发式提问应该废止,而代之以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求答案。
  
  要改革教学方法
  
  1、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空间
  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赶进度,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常常把学生的阅读、讨论变成走过场。我们常发现老师在说了“给你们两分钟思考”后却不到一分钟就把学生叫起来回答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根本不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学生也就只能揣摩老师的意图去猜测答案,哪里还能够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呢?因此,笔者认为应当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空间,启发其自主能力。
  2、要强调学生体验和教师引导相结合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比喻教师只能为幼苗除草、松土、浇水、施肥,而不能代替幼苗生长,代替桃李开花、结实。当然,等待并不是袖手旁观,耐心并不是不管不问。体验教学提倡学生个性体验,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体验,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学生体验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精神,代表了关怀学生终身发展的方向,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教师应传授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同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抓住要点进行点拨。
  3、要把自主体验与科学解读结合起来
  在阅读过程中,既要倡导自主体验,又不忽视对文本的科学解读。体验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随意地颠覆作者或文本的地位。因为阅读虽然强调体验,但还是有客观性的,作品一产生就具有了客观的规定性,即作者创造的形象本身。
  
  要培养良好的教学素养
  
  1、要有等待学生成长的耐性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同时又是学习中、发展中、成长中的主体。有的老师恨铁不成钢而揠苗助长,有的老师嫌学生耽误时间而越俎代庖。其实,学生的成长有自己的规律,任何违反规律的教学行为都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对学生的要求要宽松点,不能操之过急希望一蹴而就,学生多年来习惯于被动接受老师的讲解和分析,现在要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体验当然不是一天就能做到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性引导学生成长。
  2、要有容人的度量
  阅读主体体验的个性化、主观化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体验不仅存在着深浅之分,宽窄之别,还会有对错之差,因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甚至是出格的,对此,教师都应该抱着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对超出了预定范围的理解,正确的应该肯定并吸纳;即使不那么准确,也要有容人的度量,通过平等对话引导学生补充、修正,使之臻于完善。这样学生才会在阅读过程中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已的设想;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情感上的交流和心灵上的对话。在学生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会饱尝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其他文献
自杀危机评估包括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精神疾病、人格障碍或缺陷、严重应激事件等)和自杀过程的线索(自杀意念、情绪行为异常等)评估;自杀危机预防关键在于通过心理测验、培训辅导员及学生干部和心理健康课,及时发现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并进行及时干预。    自杀是指个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主动以结束自己生命来解决现存问题的行为。近几年来,在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自杀已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首要原因。虽然自杀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我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随着城市发展,新课程实施,学校发展面临严重挑战。校领导审时度势,确立了“立足校本教研培训,谋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科研方向,营造教师科研氛围,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最终形成学校较强的自我提升力和独有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优势。     理论层面上——学习培训系列化     校本教研培训,即以学校为主的在职培训,它是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阵地。十
证券投资基金业的迅速发展与创新完善,丰富了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对资本市场的发展起了积极促进作用。截止2013年6月,我国基金市场中股票型、债券型等基金已达上千只,资产净值超过
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从传统应试教育向现代的素质教育转轨,把探究的权力还给学生,把反思实践的权利还给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素质教育.国家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育方式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
本文通过对文化模式,文化身份冲突和改变等理论的解读,通过定性的个案研究调查,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对四名在英国生活多年的中国华人的文化身份冲突和改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证实了部分理论,也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国际贸易接触的日益频繁,以及移民政策放宽等各方面的原因,全球化已经明显成为一个世界性趋势。这种趋势不仅促使全球经济飞速地发展,交流的跨文化性,同时也“给
由于我校心理健康专题研究卓有成效的开展,2007年7月学校有幸成为大连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学校。基地学校的责任与目标成为学校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学校决心以此为发展性平台,以“师生携手共创美好人生”为职业理想,全校上下共同参与,抢抓机遇,不断探究和发现新方法和新途径,以期达到让师生在自信和快乐中生活的办学追求。    组建团队,明确任务,全方位推进     (一)精选骨干教师,强化基地校工作职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