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0年,葡萄酒投资市场一直非常稳定且容易预测,现在,由于少数富裕买家的介入,致使市场变得不稳定且难以预测。在亚洲拍卖市场,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市场的发展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
顶级葡萄酒拍卖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已经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今年前5个月,香港的葡萄酒拍卖额达1.235亿美元。在去年,香港葡萄酒拍卖额达1.6亿美元,占全球拍卖总额的40%,不仅超过了美国纽约市场拍卖额(占全球的23%),而且比整个美国市场(占全球的36%)还要高。在中国,迅速壮大的富裕阶层很快就对波尔多佳酿产生了不可抑制的兴趣。相对以前,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中国市场的兴趣开始自拉菲和其他一级酒庄,延伸至二级酒庄及勃艮第特级葡萄园。
去年苏富比创纪录的拉菲专场拍卖会上,三瓶拉菲古堡1869年佳酿以540万港元拍出,一时间让拉菲的身价更加扶摇直上。葡萄酒价格的急剧上涨,引发了人们对于波尔多葡萄酒出现泡沫的担忧。厦门古龙进出口有限公司酒业部运营总监陈振荣高呼,“炒作,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炒作。”他认为,在国内,目前葡萄酒出货渠道主要是靠拍卖和关系营销,并不像国外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出货渠道狭窄,所以存在很大的风险。即使是收藏的顶级葡萄酒价格都涨上去了不少,但是却没办法出手,最后只能喝掉。
买家狂热造成市场水涨船高
2010年,中国首度取代英国和德国,成为波尔多葡萄酒出口额最高的市场,总额已达9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7.7亿元,占其总出口额的27.5%。2011年刚刚过半,香港再一次搅热葡萄酒世界。从3月31日的香港苏富比2011年的开年大戏“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个人收藏拍卖会”,到最近世界顶级品酒大师罗伯特·帕克现身香港亚洲顶级葡萄酒品鉴活动……所有迹象都显示顶级葡萄酒在中国的火热程度。
全球最大的四家拍卖行——苏富比、阿奇、扎奇和佳士得无一例外地将眼光盯紧香港,它们从香港市场产生的拍卖收益分别占到总收入的60%—71%不等。一直以来,香港的高价拍品成交率一直非常高,2010年成交率高达97%。苏富比自2009年10月在香港开办葡萄酒拍卖会以来,在香港拍卖会无一流拍。
不久前,香港创下顶级葡萄酒拍卖成交价格的最高纪录。两箱广受欢迎的1988 DRC Romanée-Conti 的竞拍价达到了106359美元,创造了单箱葡萄酒价格的世界纪录。另外一箱1982 Chateau Lafleur Pomerol grand cru的成交价格高达56308美元。据悉,1982年的法国拉菲葡萄酒,最近已经涨到六七万元1瓶,而2005年时价格还只有9000多元1瓶,5年涨幅超过500%。1982年的拉菲一跃成为藏酒当中的“酒王”。
顶级葡萄酒拍卖招来质疑
日前,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举行了申城首场红酒拍卖会。本次拍卖汇集了包括拉菲、拉图、红颜容、木桐、玛歌、柏翠、白马等酒庄的尊贵名品,多数进口红酒还是原木箱包装,入围者都是著名评酒师Robert Parker评分较高的佳酿。其中,1982年和1996年的拉菲,都是达到满分的绝世陈酿,而每年出产极少的美国啸鹰红酒在上海市场更为罕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顶级葡萄酒收藏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市场因素的拉动。拍卖价格爆发力强、定价主观性高、供求外部依赖这三个因素使得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顶级葡萄酒在中国成为很好的炒作沃土。
葡萄酒投资从诞生以来就属于另类投资,其供求和定价具有很强的外部依赖性。平安证券首席分析师王韧先生表示,从投资的角度看,95%的红酒是泡沫,5%的红酒有泡沫,所以葡萄酒投资有风险,当前入市需谨慎。他认为,整个以拉菲为代表的顶级葡萄酒市场都是一个泡沫。正如其他资产一样,催生泡沫的就是低利率的环境。当货币政策紧缩之时,就是拉菲价格停止上涨之时,当美国国债市场崩盘的时候,美联储就会收紧货币政策,届时拉菲等顶级葡萄酒就会崩盘。
对于酒类这种另类投资来说,出货渠道是一大问题。据了解,很多国外投资者一般视行情购买两箱期酒或成品酒,待价格上浮后,便抛出一箱回笼资金,再选择新的葡萄酒品种来投资,而自己会留一箱来品鉴,周而复始地投资葡萄酒。厦门一家拍卖行表示,在国内,顶级葡萄酒拍卖虽然炒得很火热,但买的人其实特别少,一般的投资客很难用充足的凭据证明藏酒品质,因此难以进入拍卖程序,更无从谈变现了。
市场如同一头疯牛,没人能够预测
据英国佳士得拍卖公司对近30年5种投资项目累计回报率的统计,钻石为1.49倍,黄金为1.68倍,中国瓷器为16.67倍,古典名画为16倍,而顶级葡萄酒则为37.69倍。显而易见,投资波尔多顶级葡萄酒的收益远远超过黄金、古董、古玩、名画、钻石。5月份,一位中国买家以13.5万英镑的价格在香港佳士得拍得一瓶1961年拉图酒庄出品的葡萄酒,超出了预估价的3倍多。拉图酒庄的所有者,法国商人Francois Pinault决定拍卖酒庄的窖藏珍品,试图加强亚洲对拉图的兴趣。拍卖总计成交价7亿美元,其中95%的拍品超出了预估价。
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葡萄酒评论家之一Robert Parker,已对波尔多葡萄酒的价格泡沫进行了警告。他说:“当世界经济还处在那么一个脆弱的情况,提高价格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游戏。”业内人士认为,香港买家对法国波尔多名庄酒的追捧推动了佳酿价格的疯涨,也使波尔多佳酿市场的泡沫濒临破裂。过去一年中,波尔多名庄酒价格一路飙升,英国人不得不与亚洲的爱酒人士争夺稀有佳酿。波尔多佳酿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即使不太出名的酒庄佳酿价格也显著上升。
“市场如同一头疯牛,从未像现在这样狂热。每天,我们都会接待来自中国的买家,每天都有佳酿被消费掉。”佳士得全球葡萄酒拍卖负责人David Elswood表示。近200年,葡萄酒投资市场一直非常稳定且容易预测,现在,由于少数富裕买家的介入,致使市场变得不稳定且难以预测。在亚洲拍卖市场,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市场的发展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
顶级葡萄酒拍卖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已经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今年前5个月,香港的葡萄酒拍卖额达1.235亿美元。在去年,香港葡萄酒拍卖额达1.6亿美元,占全球拍卖总额的40%,不仅超过了美国纽约市场拍卖额(占全球的23%),而且比整个美国市场(占全球的36%)还要高。在中国,迅速壮大的富裕阶层很快就对波尔多佳酿产生了不可抑制的兴趣。相对以前,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中国市场的兴趣开始自拉菲和其他一级酒庄,延伸至二级酒庄及勃艮第特级葡萄园。
去年苏富比创纪录的拉菲专场拍卖会上,三瓶拉菲古堡1869年佳酿以540万港元拍出,一时间让拉菲的身价更加扶摇直上。葡萄酒价格的急剧上涨,引发了人们对于波尔多葡萄酒出现泡沫的担忧。厦门古龙进出口有限公司酒业部运营总监陈振荣高呼,“炒作,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炒作。”他认为,在国内,目前葡萄酒出货渠道主要是靠拍卖和关系营销,并不像国外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出货渠道狭窄,所以存在很大的风险。即使是收藏的顶级葡萄酒价格都涨上去了不少,但是却没办法出手,最后只能喝掉。
买家狂热造成市场水涨船高
2010年,中国首度取代英国和德国,成为波尔多葡萄酒出口额最高的市场,总额已达9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7.7亿元,占其总出口额的27.5%。2011年刚刚过半,香港再一次搅热葡萄酒世界。从3月31日的香港苏富比2011年的开年大戏“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个人收藏拍卖会”,到最近世界顶级品酒大师罗伯特·帕克现身香港亚洲顶级葡萄酒品鉴活动……所有迹象都显示顶级葡萄酒在中国的火热程度。
全球最大的四家拍卖行——苏富比、阿奇、扎奇和佳士得无一例外地将眼光盯紧香港,它们从香港市场产生的拍卖收益分别占到总收入的60%—71%不等。一直以来,香港的高价拍品成交率一直非常高,2010年成交率高达97%。苏富比自2009年10月在香港开办葡萄酒拍卖会以来,在香港拍卖会无一流拍。
不久前,香港创下顶级葡萄酒拍卖成交价格的最高纪录。两箱广受欢迎的1988 DRC Romanée-Conti 的竞拍价达到了106359美元,创造了单箱葡萄酒价格的世界纪录。另外一箱1982 Chateau Lafleur Pomerol grand cru的成交价格高达56308美元。据悉,1982年的法国拉菲葡萄酒,最近已经涨到六七万元1瓶,而2005年时价格还只有9000多元1瓶,5年涨幅超过500%。1982年的拉菲一跃成为藏酒当中的“酒王”。
顶级葡萄酒拍卖招来质疑
日前,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举行了申城首场红酒拍卖会。本次拍卖汇集了包括拉菲、拉图、红颜容、木桐、玛歌、柏翠、白马等酒庄的尊贵名品,多数进口红酒还是原木箱包装,入围者都是著名评酒师Robert Parker评分较高的佳酿。其中,1982年和1996年的拉菲,都是达到满分的绝世陈酿,而每年出产极少的美国啸鹰红酒在上海市场更为罕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顶级葡萄酒收藏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市场因素的拉动。拍卖价格爆发力强、定价主观性高、供求外部依赖这三个因素使得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顶级葡萄酒在中国成为很好的炒作沃土。
葡萄酒投资从诞生以来就属于另类投资,其供求和定价具有很强的外部依赖性。平安证券首席分析师王韧先生表示,从投资的角度看,95%的红酒是泡沫,5%的红酒有泡沫,所以葡萄酒投资有风险,当前入市需谨慎。他认为,整个以拉菲为代表的顶级葡萄酒市场都是一个泡沫。正如其他资产一样,催生泡沫的就是低利率的环境。当货币政策紧缩之时,就是拉菲价格停止上涨之时,当美国国债市场崩盘的时候,美联储就会收紧货币政策,届时拉菲等顶级葡萄酒就会崩盘。
对于酒类这种另类投资来说,出货渠道是一大问题。据了解,很多国外投资者一般视行情购买两箱期酒或成品酒,待价格上浮后,便抛出一箱回笼资金,再选择新的葡萄酒品种来投资,而自己会留一箱来品鉴,周而复始地投资葡萄酒。厦门一家拍卖行表示,在国内,顶级葡萄酒拍卖虽然炒得很火热,但买的人其实特别少,一般的投资客很难用充足的凭据证明藏酒品质,因此难以进入拍卖程序,更无从谈变现了。
市场如同一头疯牛,没人能够预测
据英国佳士得拍卖公司对近30年5种投资项目累计回报率的统计,钻石为1.49倍,黄金为1.68倍,中国瓷器为16.67倍,古典名画为16倍,而顶级葡萄酒则为37.69倍。显而易见,投资波尔多顶级葡萄酒的收益远远超过黄金、古董、古玩、名画、钻石。5月份,一位中国买家以13.5万英镑的价格在香港佳士得拍得一瓶1961年拉图酒庄出品的葡萄酒,超出了预估价的3倍多。拉图酒庄的所有者,法国商人Francois Pinault决定拍卖酒庄的窖藏珍品,试图加强亚洲对拉图的兴趣。拍卖总计成交价7亿美元,其中95%的拍品超出了预估价。
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葡萄酒评论家之一Robert Parker,已对波尔多葡萄酒的价格泡沫进行了警告。他说:“当世界经济还处在那么一个脆弱的情况,提高价格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游戏。”业内人士认为,香港买家对法国波尔多名庄酒的追捧推动了佳酿价格的疯涨,也使波尔多佳酿市场的泡沫濒临破裂。过去一年中,波尔多名庄酒价格一路飙升,英国人不得不与亚洲的爱酒人士争夺稀有佳酿。波尔多佳酿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即使不太出名的酒庄佳酿价格也显著上升。
“市场如同一头疯牛,从未像现在这样狂热。每天,我们都会接待来自中国的买家,每天都有佳酿被消费掉。”佳士得全球葡萄酒拍卖负责人David Elswood表示。近200年,葡萄酒投资市场一直非常稳定且容易预测,现在,由于少数富裕买家的介入,致使市场变得不稳定且难以预测。在亚洲拍卖市场,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市场的发展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