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迟迟未履行“诺言”施行的油耗标识终于在2010年1月1日贴在出厂的新车上。今后买车的消费者不用再单纯地依靠厂家给出的理论油耗,还可以参考工信部给出的综合油耗。然而此举却引来了众人对于汽车厂商理论油耗的质疑和攻击。一时间,在几大汽车门户网站的评论首页上,有关油耗透明的评论中,类似“谎言”、“欺诈”、“糊涂账”这样的词汇比比皆是。
厂家给出的理论油耗与工信部的综合油耗之间有差距难道就是企业的“欺诈”行为吗?“工信部‘透明油耗’之举本来可以理解为一次产业的进步,是对消费者负责的一种体现。而且企业公开的是在理论状态下的油耗,何来欺诈之说?”搞技术出身的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对于“欺诈”说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所所长、总工程师方茂东就对媒体表示过:“为什么企业公布的油耗和实际不一样?因为油耗有两大类,一个是多公况油耗,另一个是等速油耗。企业公布的不仅如此,影响油耗的还不止上述提到的客观问题。贴个等速油耗,是根据车型在最经济行驶公况下测出的数值,自然和实际用车有很大的差距。”
通过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专家的交流中记者了解到,厂家给出的油耗实际上有着许多消费者不知道的测定条件:通常状况下,理论油耗一般是在90公里等速的情况下测算出来的。
一汽-大众公关部总监拱兴波证实了专家的说法,他表示,目前大多数厂家和机构都是采用等速油耗,即在标定的温度、风向、风速等客观环境中,车辆在平坦的路面上,以一定的速度计算出的平均百公里油耗。
如此说来,相信很多消费者自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自家用车无论怎么小心,油耗也难达购车顾问口中的低水平。
“对消费者来说,这个标识将帮助他们在购车时多一个参考,不能如此评价中国汽车社会的进步。”针对油耗引发的对汽车企业的责难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很是不解。
“即使是工信部给出了综合油耗也仅仅是一个参考,每个人的驾驶习惯、路面情况、车的磨损程度不同,油耗自然也不同。我们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质问车企。”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的话解答了很多车友们用车油耗和公布油耗不符的疑惑,也换个角度说明了目前五花八门的油耗数据缘何有着那么大的差距。
不仅如此,影响油耗的还不止上述提到的客观问题。许多车友买了新车爱护有加,贴个“晴雨挡”,加装个行李架,爱车看起来更加英气逼人,用起来也更顺手。但是殊不知,这些在他们看不过是增加爱车舒适度的增配、改装行为,却无形增加了风险、车身重量。风阻系数增加、自重增加也就提高了油耗。
业内人士指出,油耗标识的施行本来是汽车技术标准的进步,但却被人有意无意地引向了对厂家诚信的拷问,演变成道德问题,这样的舆论导向是不可取的。在汽车消费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厂家与消费者的互信是不可忽视的,且是建立在标准的完善之上的。油耗标识的颁布就是要确立这种互信,而不是猜疑。
厂家给出的理论油耗与工信部的综合油耗之间有差距难道就是企业的“欺诈”行为吗?“工信部‘透明油耗’之举本来可以理解为一次产业的进步,是对消费者负责的一种体现。而且企业公开的是在理论状态下的油耗,何来欺诈之说?”搞技术出身的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对于“欺诈”说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所所长、总工程师方茂东就对媒体表示过:“为什么企业公布的油耗和实际不一样?因为油耗有两大类,一个是多公况油耗,另一个是等速油耗。企业公布的不仅如此,影响油耗的还不止上述提到的客观问题。贴个等速油耗,是根据车型在最经济行驶公况下测出的数值,自然和实际用车有很大的差距。”
通过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专家的交流中记者了解到,厂家给出的油耗实际上有着许多消费者不知道的测定条件:通常状况下,理论油耗一般是在90公里等速的情况下测算出来的。
一汽-大众公关部总监拱兴波证实了专家的说法,他表示,目前大多数厂家和机构都是采用等速油耗,即在标定的温度、风向、风速等客观环境中,车辆在平坦的路面上,以一定的速度计算出的平均百公里油耗。
如此说来,相信很多消费者自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自家用车无论怎么小心,油耗也难达购车顾问口中的低水平。
“对消费者来说,这个标识将帮助他们在购车时多一个参考,不能如此评价中国汽车社会的进步。”针对油耗引发的对汽车企业的责难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很是不解。
“即使是工信部给出了综合油耗也仅仅是一个参考,每个人的驾驶习惯、路面情况、车的磨损程度不同,油耗自然也不同。我们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质问车企。”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的话解答了很多车友们用车油耗和公布油耗不符的疑惑,也换个角度说明了目前五花八门的油耗数据缘何有着那么大的差距。
不仅如此,影响油耗的还不止上述提到的客观问题。许多车友买了新车爱护有加,贴个“晴雨挡”,加装个行李架,爱车看起来更加英气逼人,用起来也更顺手。但是殊不知,这些在他们看不过是增加爱车舒适度的增配、改装行为,却无形增加了风险、车身重量。风阻系数增加、自重增加也就提高了油耗。
业内人士指出,油耗标识的施行本来是汽车技术标准的进步,但却被人有意无意地引向了对厂家诚信的拷问,演变成道德问题,这样的舆论导向是不可取的。在汽车消费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厂家与消费者的互信是不可忽视的,且是建立在标准的完善之上的。油耗标识的颁布就是要确立这种互信,而不是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