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菜的特点与传统菜肴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菜又称福州菜,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由福州、闽南及闽西等地方菜组成,以福州菜为代表。闽菜在品味上偏甜、偏淡、偏酸,素以调味清鲜淡爽、重于甜酸著称,操作细巧,色调美观。烹调技艺以煨、熘、爆炒、干炸、清汤见长,十分讲究汤的制作,有“一汤十变”之说。此外,闽菜还非常善用红糟作配料,有煎糟、拉糟、炝糟、灶糟之分。闽南菜(厦门菜)善用甜辣佐料,在使用辣椒酱、沙茶酱、芥末酱、橘汁方面都恰到好处;闽西菜则稍偏于咸辣,具有浓郁的山区风格。闽菜的传统菜肴有佛跳墙、酸辣烂鱿鱼、醉糟鸡、炒西施舌、油焖石鳞、太极明虾等。
  佛跳墙 也叫“福寿全”,它是闽菜中居首位的传统名菜。它的做法是将海参、鲍鱼、鱼翅、鸡鸭等18种原料摆入酒坛中,加入调料,以荷叶封口。然后,将酒坛放在木炭上旺火烧沸,再以文火慢煨而成。此美食相传是清朝著名烹饪家郑春发发明的。由于此菜乍一启封,浓香夺坛而出,食者纷纷叫好,有人即兴赋诗云:“坛启荤菜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遂由众人公议将此菜改名为“佛跳墙”。百余年来,“佛跳墙”这道菜风靡福建省内外并享誉港澳地区。
  酸辣烂鱿鱼 将鱿鱼用水洗干净,切成5 cm长、2.5 cm宽的斜片,先放入开水锅里一烫即捞出。精肉、笋肉、冬菇都切末。炒锅先烧热,用油滑锅后,锅中少留余油烧热,先投葱花略炒,再放入肉末、冬笋末、冬菇末炒散,加入鲜汤500 ml,再加入鱿鱼和酱油、食盐、味精烧开后,立即用水淀粉勾芡、着腻,随后加入米醋,倒入碗里,撒上胡椒粉即成。此品质浓味鲜,轻腻不糊,酸辣适口。
  醉糟鸡 醉糟鸡是福州地区传统名菜之一,由于妙用“糟”,成为鸡肴中的佳品。以红糟作配料烹制菜肴,是福州菜的一大特色。红糟具有防腐去腥,增加香味、鲜味和调色的作用。尤以传统名菜 “醉糟鸡”、“糟炒香螺片”最负盛名。醉糟鸡做法:将鸡洗净,去脚爪,在膝部用刀稍拍一下,放入锅中,加清水1 500 ml,用微火烧10 min,水不沸时将鸡翻个身再煮10 min,待膝部露出腿骨时,捞起晾凉。红糟剁细,上笼屉蒸透,取出和入鸡汤,用净纱布过滤,取糟汁待用。将晾凉的鸡身切成四块,留下鸡脚,鸡头劈开成两片,翅膀均切成两段,然后一并放进小盆里,加入味精3 g、精盐0.5 g、高粱酒调匀,密封腌渍1 h后,放盖,将鸡翻面,再加入味精4.5 g、精盐5 g、白糖35 g、炳汁、五香粉、绍酒搅匀,密封再腌1 h后取出。并将鸡块切成0.8 cm长、0.4 cm宽的柳条片,排在盘中,拼上头、脚、翅膀成全鸡形。在醉糟腌鸡的同时,将白萝卜洗净,切成宽、高各0.5 cm长条,在各条相对两面,一面剞上斜刀,另一面剞上横刀成蓑衣萝卜,放进盐水中浸10 min去苦汁后,洗净捏干,与辣椒(切成细丝)同放在碗里,加入白糖40 g、白醋调匀,腌渍20 min后,取出涅干汁,放在鸡肉的两边即成。此菜色泽淡红,骨酥脆,肉软嫩,味道醇香,食之不腻。
  炒西施舌 “西施舌”又名“沙蛤”,是福建著名的海珍。据传,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灭吴后,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西施的身上,尔后沉入大海。从此沿海的泥中便有了一种似人舌的“海蚌”贝类,人们称它为“西施舌”。 福建地区很早就用“沙蛤”制成美味佳肴。“沙蛤”生长在浅海的泥沙中,肉质鲜嫩爽口,深受食客的欢迎。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在福建时,曾称赞“西施舌”是闽菜中色香味形俱佳的一种“神品”。将西施舌肉去裙,每只均片成相连的两扇,洗净。芥菜叶柄切成长2 cm的菱形片,香菇每朵切成3片,冬笋切2 cm长、1.3 cm宽的薄片。用白酱油、白糖、味精、绍酒、芝麻油、上汤、湿淀粉调成卤汁。将片好的西施舌放入60℃的热水锅汆一下捞起,沥干水分。炒锅置旺火上,下生油烧热,将芥菜叶柄、香菇、冬笋片放入颠炒几下,随即倒入卤汁煮沸勾芡,汁黏时放进西施舌肉片,迅速颠炒几下,装盆即成。此菜色泽鲜丽而雅洁,西施舌肉质脆嫩甜爽,醇香味美,营养丰富,食后余韵甚佳。
  油焖石鳞 该菜为闽西饶有特色的菜肴,它以石鳞先炸再焖的手法,体现乡土菜重油的特点。本品为闽西的代表菜之一,闽西菜有鲜润、浓香、醇厚之特色,以烹制山珍海味见长,偏咸,油重,在使用香辣佐料方面更为突出。石鳞即棘胸蛙,闽南又称谷冻、坑降。形同青蛙,但体大而肥,生于山中溪涧之中,性味甘平,有清热解毒之功。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是儿童滋补佳品。石鳞腿为高级宴席之原料。该品成菜后,骨酥肉嫩,滋润甜滑,味鲜香醇,油而不腻。将石鳞剖腹去内脏,去皮、头、前脚及后脚爪,抓石鳞身与后腿前两截,洗净后下沸水锅中氽一下捞起,擦去黏膜,剁下后腿,按关节每只腿切为两段,每只石鳞身切四块。锅置旺火上,下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时,将石鳞肉放入油中炸2 min,倒入漏勺中沥去油。锅置旺火上,下花生油25 g烧至七成热时,将葱段、姜丝、香菇下锅煸炒2 min,再放入鸡汤烧沸。将锅移至小火上,放入过油石鳞肉,加绍酒、酱油约焖5 min后,下味精调匀,起锅装盘即成。
  太极明虾 它以明虾为主料,配以猪肥膘肉、荸荠、面包,将虾在面包块上拼成太极形炸制而成。制法是:明虾12只去头、壳(留尾壳),剔去虾背沙线,用刀一切两段。前段虾肉与猪肥膘肉l 25 g,去皮净荸荠100 g一起斩成细泥,放入碗内,加入面粉25 g,味精1 g,葱、姜末各15 g,芝麻油5 g,搅拌上劲。带壳一段虾剖成两片,卷拢尾巴朝外,拼成银元大小的圆坯12块。面包(1 cm厚)6片也修成银元大小的块12块,每块面包上放入虾尾肉卷一块,即将虾泥分别摊放在面包块上抹平,拼成太极状,糊上蛋白泡粉糊(蛋白打起泡沫与面粉调成的糊),即成太极虾坯。炒锅置火上,添入花生油1 000 g烧热,下入虾坯炸熟至金黄色时倒入漏勺沥油,整齐地码入盘内即成。此菜明虾金黄,香脆鲜嫩。
其他文献
鱼丝炸春卷  春卷,是春天人们喜爱的传统小吃之一。大体分两种:一种是凉食,馅心大多以凉拌菜为主,如“芥菜春卷”“三丝春卷”等。另一种为炸制品(即炸春卷,其卷皮可用面皮,也可用蛋皮制作),馅心选料繁多,如猪肉馅、鸡肉馅、牛肉馅等,这里介绍一种用鱼肉作馅的炸春卷。  用料:春卷皮20张,净鱼肉250 g,芹黄100 g,菜椒50 g,冬笋50 g,香菇25 g,蛋清豆粉100 g,料酒、胡椒粉、味精、
目的观察手术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的情况下,先做激光虹膜成形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23例(23眼),最大剂量药物治疗后持续高眼压超
东北菜,即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的菜肴。东北菜的烹调技术以熘、爆、烧、扒、烤、酱、炖、拔丝为主,具有嫩而不生、透而不老、烂而不化或外脆里嫩、外酥内烂的特征。传统的东北菜还具有一菜多味、咸甜分明、酥烂香脆、色鲜味浓的特点,以下就来介绍几个具有东北风味的特色菜,读者如有兴趣,不妨一试。  卤酱大拼盘  主料:酱牛腱子100 g,卤驴肉100 g,自制烤肉50 g,酱猪蹄350 g
通过对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模式、运行机制及所取得的成效等进行较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完善仪器平台建设的建议。
以衡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化学与材料科学系、教育科学系为对象,运用层次分析和理想解法相结合对三系进行实验室年度管理考核,基本上避免了人为因素,所得出的考核结
1病例患者男,44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胀痛、视物模糊,伴同侧头痛,无恶心呕吐,无明确外伤史,在外院诊断为“青光眼”,曾给予甘露醇静滴,噻吗心安、派立明眼液降眼压治疗后,症状
移动增值业务平台是典型的双边业务平台。对于移动增值业务平台定价机制,关于不对称定价的静态研究居多。至于在平台的发展过程以及平台质量决策对比中的平台用户数目增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