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发展趋势,以我校与著名IT企业联想集团合作开设的“联想专班”人才培养为案例,研究、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三层融合、三双结合、五个共同”人才培养模式,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供其他中职学校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联想专班;人才培养模式;三层融合;三双结合;五个共同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0-0059-03
一、前言
在我国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中职毕业生适应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能力,使中职生具有专业的职业技能,成为新时代所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进一步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提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重要性,而关于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都明确提出要加强校企合作来培养职业人才。但现实情况是,由于各种原因,校企合作停留在浅层次合作的较多,而进行深入合作,具备典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社会推广作用的合作模式较少。
2013年,联想已成为国内市场第一的桌面服务提供商,但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加,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加大,联想服务体系每年的人才缺口多达4000人,而这个缺口还在逐年增大。联想集团成立了联想教育与培训事业部,致力于把多年来联想企业发展中人才培养的经验和人才标准通过资源整合、系统化梳理,与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出符合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近年,联想尝试和部分中职学校合作,探索新型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企业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满足其要求的人才。
我校与联想集团共建“联想专班”,通过深度校企合作,探索中职“三层融合、三双结合、五个共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二、 “三层融合、三双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三层融合”是指学校与行业协会、专业与企业、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三个层面的融合。学校加入行业协会,参与各项社会活动,行业协会深入学校,指导学校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双方互相支持,实现开放式办学,构成“工学结合”的基础层;专业与企业融合,专业为企业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共同育人,构成“工学结合”的核心层;专业教师下到企业技术人员工作岗位挂职锻炼,完成企业工作任务,企业获得两股技术力量,而企业技术人员受聘学校,担任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学校形成两种教学师资,构成“工学结合”的关键层。
“三双结合”指的是以“三层融合”为基础的双环境、双师资、双证书相结合。双环境——学校环境和企业环境,双师资——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双证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境培养是指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搭建专业人才培养的平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并将这两种环境有机的结合,形成双环境来培养人才。双师共教是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实现的专业人才培养师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求校内教师具有“双师素质”,同时引聘校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构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形成双师共同执教来培养人才。双证结合就是要求学生不但要取得学历证书,同时也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并将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对证施教。双证结合既是教学的目标,也是教学过程要求,是专业和行业协会、企业共同实施的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和结果。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三层融合、三双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三层融合、三双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三层融合,三双结合”,实现“五个共同”培养技能人才
“三层融合、三双结合、五个共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与联想集团教育与事业部合作,共建“联想专班”,在该班实施“三层融合、三双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五个共同”培养学生,如图2所示。
图2基于校企合作“三层融合,三双结合”,实现校企“五个共同”培养学生
1.共定目标
在企业充分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团队与联想集团讲师团队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双方共同确定“毕业即就业、上岗即能用”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围绕此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高度贴近企业运作的“联想3C服务中心”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岗位实践训练,通过联想认证讲师深度参与,开展实施教学计划。
2.共建课程
依托联想集团PSTD能力评估模型和LCSE(联想认证服务工程师)认证体系,以生产性实践平台和实训教学平台为基础,校企双方共同设计满足IT服务专业人才标准,又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技术 素质 实训 顶岗实践”的课程体系(见图3所示)。校企共同开发13门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训课程(包括7门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和6门基于联想3C服务中心标准岗位的岗位实践课程),完成讲师授课PPT、教师手册、模拟考题、实训手册、岗位实训评测、岗位运营手册、岗位实践评分表等教辅材料。通过该课程系统的学习,能使学生具备较强技术能力、良好职业素质和行为规范的高素质、专业化技术型人才,毕业时即可具备1年IT服务行业的工作经验。 图3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3.共建基地
校企双方共同投资在校内建设一个既具有联想3C服务中心基本功能,又能满足教学的集“教学 实操 实训”的工业化实训中心,使实训中心成为“教室 实训室 服务中心”的联想一体化实训基地。该实训中心不仅具备真实的联想3C服务中心的全部功能区,同时还可以满足50名学生实训的要求。
实训中心部署联想全球运营体系(即服务过程管理系统(HD系统),联想知识库系统(KB系统)和员工自学习平台(E-learning平台),使得联想集团的企业标准、流程、规范真正走进校园。联想知识库系统(KB系统)拥有超过10000条IT服务核心知识内容,联想E-learning平台拥有超过200门IT服务相关课程,而且这些知识内容和课程每年都在不断的更新,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大量的教学案例,还确保教授的内容和行业要求同步,实现了“教学 实操 实习”一体化实训中心功能。
4.共培师资
以联想集团国际化标准和人才培养经验为基础,共同建设联想3C服务中心为技术支撑,与联想集团共同设计师资培训方案,分成“教育创新培训”、“LCSE课程培训与拆解”、“LCSE授课实训”、“生产实践”、“讲师答辩
与认证”五个阶段。通过听课、拆课、培训和讨论等方式,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创新教师授课方式,全方位提升了教师综合素质。同时安排教师顶岗实践、企业老师进校园、培养学校讲师具有著名企业的职业素养,使学校教师成为既了解行业和企业、又具备IT专业能力的联想LCSE认证企业讲师。
5.共育学生
学校与联想集团共同管理联想专班,共同培育学生。通过企业讲师授课、服务技能和流程的实训、服务中心顶岗实践等三个阶段的培养,使学生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达到LCSE认证标准,完成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变。同时,引入IT行业权威的认证体系,建立职业教育对IT服务行业人才培养的统一标准,推行毕业证 职业资格证“双证书”制度,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行业对接。
四、总结
通过我校与联想共建“联想专班”,实践和探索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三层融合、三双结合、五个共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能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深化职业教育真实、真正的校企合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周慧.中职烹饪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为例[D].浙江工业大学,2013.
[2] 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
[3] 武春岭,龚小勇,唐继勇,何 欢,吴焱岷.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双平台、双核心、双情境”三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8).
[4] 罗幼平.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责任编辑陈春阳
关键词:校企合作;联想专班;人才培养模式;三层融合;三双结合;五个共同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0-0059-03
一、前言
在我国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中职毕业生适应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能力,使中职生具有专业的职业技能,成为新时代所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进一步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提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重要性,而关于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都明确提出要加强校企合作来培养职业人才。但现实情况是,由于各种原因,校企合作停留在浅层次合作的较多,而进行深入合作,具备典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社会推广作用的合作模式较少。
2013年,联想已成为国内市场第一的桌面服务提供商,但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加,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加大,联想服务体系每年的人才缺口多达4000人,而这个缺口还在逐年增大。联想集团成立了联想教育与培训事业部,致力于把多年来联想企业发展中人才培养的经验和人才标准通过资源整合、系统化梳理,与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出符合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近年,联想尝试和部分中职学校合作,探索新型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企业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满足其要求的人才。
我校与联想集团共建“联想专班”,通过深度校企合作,探索中职“三层融合、三双结合、五个共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二、 “三层融合、三双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三层融合”是指学校与行业协会、专业与企业、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三个层面的融合。学校加入行业协会,参与各项社会活动,行业协会深入学校,指导学校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双方互相支持,实现开放式办学,构成“工学结合”的基础层;专业与企业融合,专业为企业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共同育人,构成“工学结合”的核心层;专业教师下到企业技术人员工作岗位挂职锻炼,完成企业工作任务,企业获得两股技术力量,而企业技术人员受聘学校,担任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学校形成两种教学师资,构成“工学结合”的关键层。
“三双结合”指的是以“三层融合”为基础的双环境、双师资、双证书相结合。双环境——学校环境和企业环境,双师资——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双证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境培养是指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搭建专业人才培养的平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并将这两种环境有机的结合,形成双环境来培养人才。双师共教是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实现的专业人才培养师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求校内教师具有“双师素质”,同时引聘校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构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形成双师共同执教来培养人才。双证结合就是要求学生不但要取得学历证书,同时也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并将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对证施教。双证结合既是教学的目标,也是教学过程要求,是专业和行业协会、企业共同实施的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和结果。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三层融合、三双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三层融合、三双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三层融合,三双结合”,实现“五个共同”培养技能人才
“三层融合、三双结合、五个共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与联想集团教育与事业部合作,共建“联想专班”,在该班实施“三层融合、三双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五个共同”培养学生,如图2所示。
图2基于校企合作“三层融合,三双结合”,实现校企“五个共同”培养学生
1.共定目标
在企业充分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团队与联想集团讲师团队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双方共同确定“毕业即就业、上岗即能用”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围绕此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高度贴近企业运作的“联想3C服务中心”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岗位实践训练,通过联想认证讲师深度参与,开展实施教学计划。
2.共建课程
依托联想集团PSTD能力评估模型和LCSE(联想认证服务工程师)认证体系,以生产性实践平台和实训教学平台为基础,校企双方共同设计满足IT服务专业人才标准,又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技术 素质 实训 顶岗实践”的课程体系(见图3所示)。校企共同开发13门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训课程(包括7门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和6门基于联想3C服务中心标准岗位的岗位实践课程),完成讲师授课PPT、教师手册、模拟考题、实训手册、岗位实训评测、岗位运营手册、岗位实践评分表等教辅材料。通过该课程系统的学习,能使学生具备较强技术能力、良好职业素质和行为规范的高素质、专业化技术型人才,毕业时即可具备1年IT服务行业的工作经验。 图3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3.共建基地
校企双方共同投资在校内建设一个既具有联想3C服务中心基本功能,又能满足教学的集“教学 实操 实训”的工业化实训中心,使实训中心成为“教室 实训室 服务中心”的联想一体化实训基地。该实训中心不仅具备真实的联想3C服务中心的全部功能区,同时还可以满足50名学生实训的要求。
实训中心部署联想全球运营体系(即服务过程管理系统(HD系统),联想知识库系统(KB系统)和员工自学习平台(E-learning平台),使得联想集团的企业标准、流程、规范真正走进校园。联想知识库系统(KB系统)拥有超过10000条IT服务核心知识内容,联想E-learning平台拥有超过200门IT服务相关课程,而且这些知识内容和课程每年都在不断的更新,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大量的教学案例,还确保教授的内容和行业要求同步,实现了“教学 实操 实习”一体化实训中心功能。
4.共培师资
以联想集团国际化标准和人才培养经验为基础,共同建设联想3C服务中心为技术支撑,与联想集团共同设计师资培训方案,分成“教育创新培训”、“LCSE课程培训与拆解”、“LCSE授课实训”、“生产实践”、“讲师答辩
与认证”五个阶段。通过听课、拆课、培训和讨论等方式,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创新教师授课方式,全方位提升了教师综合素质。同时安排教师顶岗实践、企业老师进校园、培养学校讲师具有著名企业的职业素养,使学校教师成为既了解行业和企业、又具备IT专业能力的联想LCSE认证企业讲师。
5.共育学生
学校与联想集团共同管理联想专班,共同培育学生。通过企业讲师授课、服务技能和流程的实训、服务中心顶岗实践等三个阶段的培养,使学生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达到LCSE认证标准,完成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变。同时,引入IT行业权威的认证体系,建立职业教育对IT服务行业人才培养的统一标准,推行毕业证 职业资格证“双证书”制度,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行业对接。
四、总结
通过我校与联想共建“联想专班”,实践和探索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三层融合、三双结合、五个共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能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深化职业教育真实、真正的校企合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周慧.中职烹饪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为例[D].浙江工业大学,2013.
[2] 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
[3] 武春岭,龚小勇,唐继勇,何 欢,吴焱岷.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双平台、双核心、双情境”三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8).
[4] 罗幼平.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责任编辑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