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lix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重心由“教”向“学”转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教学模式逐渐得到应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以及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被动接受”的现状逐渐得到改善,探究式教学愈来愈受到广大教育学者的认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创设情境、有效引导,发掘学生学力,提高他们学习兴趣。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设计有效的主题,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课堂实验等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探究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体验到获得知识的乐趣。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是“主角”,他们通过组建小组、搜集资料、解决问题探究知识来源,促进认知成长;教师是引导者,要采取创设情境、分组讨论、提出问题等方式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他们的信息认知水平。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探究。教师要扮演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他们的探究热情。(1)生活性。信息技术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中选取素材,让学生尝试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到信息学科的价值。如在学习“图表制作”内容时,教者向学生呈现了两张印度洋海啸前后同一地区卫星拍摄的图片,并显示“海啸中各国死亡人数表”,让学生根据各国死亡人数,制作柱形图;显示“海啸中在泰国死亡的泰国人和外国人人数表”,让学生制作饼形图,并显示所占比例;显示“历年来印尼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数表”,让学生制作折线图,并添加趋势线,分析游客下降的主要原因。(2)疑准性。“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教师要设计疑问,引发学生的好奇,让他们带着疑问思考,产生学习的热情。如在学习“信息的特征(价值性)”内容时,教者向学生讲解了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的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防部未予理睬,结果“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后,国防部要回报告一看,追悔莫及。那七个字究竟是什么?学生顿时来了兴趣,纷纷猜测是怎样的七个字,教师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学生在解疑中感受到信息的价值性。(3)体验性。教师只有将学生置于情境之中,让他们主动去尝试,了解其中的缘由,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操作的体验,激发内在的动力。如学习“因特网信息的查找”内容时,教者提出问题:①我们会将经常浏览的网址放在浏览器的哪个位置?②给你3个网址,www.ccty.com.www.yce.cn、www.google.com,通过电脑操作来判定哪个是搜索引擎网址?③要搜索歌曲“心中的草原”,比如访问Google搜索,应键入哪些关键词?④使用全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时,关键词为“综合性大学not江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在操作体验中解除疑惑,激活了内在的思维,比教师机械讲解来得更有效。
  2.提供探究思路,组织探索活动。探究式教学是学生自主探求知识,并不意味着任由学生信马由缰,教师不能忽视了自身的引导作用,只作简单的分配任务,全由他们自己摸索前进。教师要借助于情境创设、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搜索资料、小组讨论、主动操作,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提供思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者主题设计,提供资料收集、合理方法、开拓研究的思路,将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主题探究。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卡壳”,教师不能放任不管,而要为学全提供必要的帮助,给予其技术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如在“我的图像我做主”教学中,教者采用视觉学习法,引导学生欣赏处理过的图像作品,让他们学习位图的概念,了解BMP、JPEG、GIF等格式的图像文件。思考几组合成照中老师使用了怎样的图像处理软件?有何功能?在此基础上,学生完成任务一:美化特效,包括色彩调整、局部彩色笔、局部分马赛克、局部变色笔、背景虚化等内容;任务二:美容特效,包括瘦脸瘦身、磨皮祛痘、皮肤美白、假发染发等内容;任务三:文字特效,包括静态文字、动画闪图等内容;任务四:闪图特效,包括多图闪图、条纹闪图、飘落闪图等内容。(2)开展活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如设计水绿建湖的电子报刊、为家乡的土特产设计网页,学生能根据教师的问题在网上搜索资料,组织小组进行分析、设计、制作,他们在设计、操作中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能发掘智慧,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3.组建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探究。由于不同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存在差异,教师要利用这个“差异化”资源,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让成绩各不相同的学生组建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团结协作中发挥各人的聪明才智,产生“1 1>2”的效果。小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有人负责组织,有人负责执行,有人负责汇报,有人负责收集资料,同学之间能相互分享,成绩差的学生也愿意配合成绩好的学生的意见,积极地做好本职工作,参与搜索网络资料、设计、制作等工作。如在“网站实现”教学中,教者将全班学生分为七个小组,让他们围绕“趣味运动会”、“我的班级”确定小组研究的主题,充分利用“学习任务”平台,通过小组合作,尝试用表格定位网页、插入图片、文字、动画等网页元素,完成创建主页的任务。
  教师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除教师评价还,还有小组评价、组内互评与个人自评等形式。小组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还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步情况等进行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日益需要的知识需求,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课堂教学方法的尝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等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在思考、讨论、体验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分析高中英语教材的特点能够让教师对于教学内容有更好的把握,有助于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设计。本文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创设灵活的单词教学策略;合理的进行教学创新;有效的进行教学手段的整合。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材;特点;使用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蓝本,对于教材特点展开深入分析,这不仅能够让教师对于教学内容有更好的把握,这也能够让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设计。牛
[摘 要] 教学“进”“退”本质上是理念问题,同时也是实践问题。进退须有度。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构建实践型课堂,引导孩子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和观点,在与同伴交流碰撞中,做到顺势而导、由情勃发。面对进与退的选择,决定教师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关键词] 进退;实践;语文课堂  一、教师应分清理念与实践  1.现象中理思维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步入深水区,教师更多的是使出浑身解数,创新求异
语言作为教学思想的展现,同时也是老师在教学中应用最广、最基础的载体,通过语言达到调节、支配学生的目的。一旦离开语言,要想实施教学,教学目标就将成为空谈。语言艺术,也就是通过语言说明客观事物,让思想尽量达到鲜明、精准、完美、生动的程度,这也是艺术程度。从广义来看:除口头语言,还有体态与书面语言。因此,在现代初中生物教学中,必须不断改善自身专业素养,通过提高综合实力,注重语言艺术,以此改善教学质量与水
材料是幼儿智力开发和学习的重要资源,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所适应的材料也不尽相同。教师要懂得选择多种层次的高低结构材料,以适应不同能力和不同层次的幼儿。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旨在能够使幼儿与材料做到有效的互动,直接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和操作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幼儿对材料产生兴趣感兴趣,这些材料才能在活动发挥他的价值,提高幼儿的能力。  一、合理选择材料投放是开展区角活动的前提  材料的选择与投放是开
[摘 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化学预习效果,有利于初中生自觉遵守实验秩序,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初中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实验习惯;养成策略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实验能够进一
文章以笔者在美国乔治亚州Chatham学区开展初中汉语教学的实践经历为基础,阐述了美国外语学习标准(简称“5C”标准)的内容与特点,通过分析美国外语学习标准指导下美国外语教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一个人思维发展的水平,标志着其智力的高低。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应意识到,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因此,要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
我生活在陡峭的山崖上,是一朵未开花的野草,无忧无虑。我看着那些鲜艳的花朵在心中暗许:我也是一朵花,我也要开花!虽不能比上她们,但我也会开花。我大声喊着:“我要开花!”  从那时起,我便贪婪地吮吸着甜蜜的露珠,我便贪婪地吸收温暖的阳光。风雨雷电的攻击下,我就顽强地在恶劣的环境下骄傲地昂起头,同伴们的嘲笑讽刺下,我并不气馁,建立自信心……我仍在努力地开花。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终于从丑陋的草中钻出一朵
期刊
在核心素养教育下的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发展智力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在德育教育中,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为学生做好榜样,使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推动德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交流  在小学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课
[摘 要] 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作为科学技术的基础科目也开始受到全民追捧。小学数学是学生第一次全面接触数学科目,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却在不经意间忽视了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数学题目和定理会通过符号转化为数学专用语言,方便学生理解,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