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导入是我们在教学中的常见环节,它充分体现了我们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过渡性,有效勾连旧知与新知的联系,起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有技巧的课堂导入,能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活学习思维,让学生很好地把握新旧知识的整体联系,迅速投入到新知的学习状态之中。
1.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问题调查
笔者在最近的研究调查中,发现了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存在的不少问题。首先是导入形式过于僵化,较多的课堂使用了师生互致问候或进行简单的询问天气、时间、日期、值日等情况后即直接开始新课,有的班级每次英语课堂都是这样的开场白,使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新奇感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学习兴趣大打折扣;其次,导入评价十分贫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课堂进行过程中的即时评价还是比较丰富的,但在导入环节中的即时评价明显偏少,如有的课堂采用了学生对话表演导入,但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一句“OK,go back to your seats”或一句简单的“Good”,很少与学生进行对话信息的英语交流;再次,导入素材与新授课内容衔接缺乏水到渠成的自然流畅,不能很好地实现导入语言与学习话题的有效融合,甚至一些课堂在呈现了导入素材后,教者接下来直接说“In this class, we’ll study ...”引入课题,将导入素材与新授课信息的联系生硬地离断。最后的问题是一些课堂导入主次部分,忘记了课堂导入的任务导向,喧宾夺主。初中英语课堂导入中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率,影响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也影响学生语言学习中的思维品质。因此,针对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问题进行有效优化与改进已经显得刻不容缓。
2.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改进策略
2.1 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任何学段的学生主动学习、高效学习的前提,《英语课程标准》也强调了要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通过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主动思维,积极向上,调动他们青春热情和学习欲望,从而在根本上扫除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语言学科本身比较枯燥无味,因此,我们在导入设计中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取图片、情境表演、游戏、歌曲、故事、多媒体、竞赛等多样化的导入素材呈现方式,尽量采取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调动学生各种学习感官,引导学生以最迅速、最投入的状态融入到新知学习氛围。
2.2 实效性原则
课堂导入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连接新旧知识的联系。因此,我们在课堂导入设计时要考虑这一目标,不能设计一个为导入而导入的任务式导入形式,要切实地让我们的导入环节发挥应有的导入作用,起到有效的承上启下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导入设计就要树立实效意识,做到导入语言生动,导入形式灵活,导入目标明确,导入过渡自然。要力争通过有实效的导入迅速抓住学生学习的心,促使其从课间的休息玩乐状态迅速转变为课堂学习状态。
2.3 简洁性原则
课堂导入仅仅是一个课堂的开始,我们在设计课堂导入时一定要注意主次分明,避免让导入环节冲淡了新授课内容的地位。这就要我们注意导入问题的精简性,尤其是采用旧知复习方式导入时,我们对旧知的提问千万不要在导入环节面面俱到,而是要重点提问与新授课知识相关、能有效构建新旧知识联系的问题,联系架构成功之后,我们就应迅速导入新授课内容,将全部精力转移到新授课内容的教学。如果我们采用其它方式导入,如时事链接、情境创设、故事讲述等等方式,还要注意教者导入语言的简洁性,导入语言不可杂碎,要做到简约不简单,用简洁凝练的语言三言两语、三下五除二般的速度迅速解决导入环节,确保新授课内容的正常开展。
2.4 创新性
课堂导入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依教学内容不同灵活采取不同方式。实践中我们采用比较多的是旧知复习导入方式,这种方式能有效架构新旧知识的关联,简约实用,但如果我们经常、反复地采取这种导入形式,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无趣感,降低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应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导入素材,创新导入形式,给学生一种新鲜感、时代感,使命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
3. 总结
当然,课堂导入不存在固定的模式,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堂,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重难点,不同的时段等等,导入形式都应有所侧重,不应围绕一种方式从头到尾、千篇一律地使用。我们只有正视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尝试,认真总结,比较各种导入方式的优缺点,注重教学资源的积累,才能设计出最合适的课堂导入形式,使课堂导入做到趣效合一、简洁自然。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常青初中)
1.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问题调查
笔者在最近的研究调查中,发现了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存在的不少问题。首先是导入形式过于僵化,较多的课堂使用了师生互致问候或进行简单的询问天气、时间、日期、值日等情况后即直接开始新课,有的班级每次英语课堂都是这样的开场白,使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新奇感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学习兴趣大打折扣;其次,导入评价十分贫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课堂进行过程中的即时评价还是比较丰富的,但在导入环节中的即时评价明显偏少,如有的课堂采用了学生对话表演导入,但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一句“OK,go back to your seats”或一句简单的“Good”,很少与学生进行对话信息的英语交流;再次,导入素材与新授课内容衔接缺乏水到渠成的自然流畅,不能很好地实现导入语言与学习话题的有效融合,甚至一些课堂在呈现了导入素材后,教者接下来直接说“In this class, we’ll study ...”引入课题,将导入素材与新授课信息的联系生硬地离断。最后的问题是一些课堂导入主次部分,忘记了课堂导入的任务导向,喧宾夺主。初中英语课堂导入中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率,影响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也影响学生语言学习中的思维品质。因此,针对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问题进行有效优化与改进已经显得刻不容缓。
2.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改进策略
2.1 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任何学段的学生主动学习、高效学习的前提,《英语课程标准》也强调了要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通过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主动思维,积极向上,调动他们青春热情和学习欲望,从而在根本上扫除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语言学科本身比较枯燥无味,因此,我们在导入设计中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取图片、情境表演、游戏、歌曲、故事、多媒体、竞赛等多样化的导入素材呈现方式,尽量采取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调动学生各种学习感官,引导学生以最迅速、最投入的状态融入到新知学习氛围。
2.2 实效性原则
课堂导入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连接新旧知识的联系。因此,我们在课堂导入设计时要考虑这一目标,不能设计一个为导入而导入的任务式导入形式,要切实地让我们的导入环节发挥应有的导入作用,起到有效的承上启下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导入设计就要树立实效意识,做到导入语言生动,导入形式灵活,导入目标明确,导入过渡自然。要力争通过有实效的导入迅速抓住学生学习的心,促使其从课间的休息玩乐状态迅速转变为课堂学习状态。
2.3 简洁性原则
课堂导入仅仅是一个课堂的开始,我们在设计课堂导入时一定要注意主次分明,避免让导入环节冲淡了新授课内容的地位。这就要我们注意导入问题的精简性,尤其是采用旧知复习方式导入时,我们对旧知的提问千万不要在导入环节面面俱到,而是要重点提问与新授课知识相关、能有效构建新旧知识联系的问题,联系架构成功之后,我们就应迅速导入新授课内容,将全部精力转移到新授课内容的教学。如果我们采用其它方式导入,如时事链接、情境创设、故事讲述等等方式,还要注意教者导入语言的简洁性,导入语言不可杂碎,要做到简约不简单,用简洁凝练的语言三言两语、三下五除二般的速度迅速解决导入环节,确保新授课内容的正常开展。
2.4 创新性
课堂导入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依教学内容不同灵活采取不同方式。实践中我们采用比较多的是旧知复习导入方式,这种方式能有效架构新旧知识的关联,简约实用,但如果我们经常、反复地采取这种导入形式,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无趣感,降低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应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导入素材,创新导入形式,给学生一种新鲜感、时代感,使命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
3. 总结
当然,课堂导入不存在固定的模式,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堂,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重难点,不同的时段等等,导入形式都应有所侧重,不应围绕一种方式从头到尾、千篇一律地使用。我们只有正视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尝试,认真总结,比较各种导入方式的优缺点,注重教学资源的积累,才能设计出最合适的课堂导入形式,使课堂导入做到趣效合一、简洁自然。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常青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