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改革开放依赖,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职业教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为社会输送人员大量技术性人员。机电一体化专业是高职院校重要的专业类型,本文首先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微课多元化教学作用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具体的教学方式,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微课;多元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希望能够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灵活面对知识重难点,同时在花费时间不长的情况下,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微课教学模式正好符合这一特点,信息网络技术也为微课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基于此,加强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微课多元化教学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 微课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过程中,教学手段向着新颖化、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模式,能够将知识点实现整合,将知识情景化、碎片化处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高职院校重要的专业,主要内容包括机电设备理论以及设备安装、设备使用、设备维护保养,专业课程包括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PLC应用技术,具有内容衔接紧密、专业性强的特点,给学生学习增加了难度。而微课的引入,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新课的导入
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向学生播放一段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促进学生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在课前,通过微课模式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或者是带着相关的问题进入学习中,而课中让学生获得收获,并在课后让学生留有回味,切实的提升课堂效率。
(二) 高效示范
基于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特点,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制作成微课,起到良好的强调作用,还能够为学生进行清楚的示范,帮助学生看清学习重点,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主动思考以及实际操作的信心。
(三) 高效的教学模式
微课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动态的学习内容,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通过微课模式,教师通过备课,让学生能够自行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性,还有效改变了教学方式、教师教研模式、教学考核等具体方式,提升了整体的教学效率。
(四) 便于对教材的解读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材中通常具有较多的情境编排,教材中每一章内容都存在一个中心线索。利用微课模式,可以将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课件,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分解,帮助学生更好的解读教材,领域知识要点,在具体操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二、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包含了一个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随时暂停,实用性较高。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探索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
(一) 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有效的教学模式是需要建立在相关教学理论、思想基础上,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也能够保证教学活动开展具有相对稳定的程序框架。在教学模式选择过程中,主要依赖于语言环境,根据教学内容不同进行具体选择。
具体来说,在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对于概念性较强的知识点,学习过程中,可以按照感知——提示——理解——判断四段教学模式;而对于拓展性较强的内容,可以通过准备——提示——融合——总结——应用五段式教学模式;而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微课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搜索资料、提出架设、验证架设等几个方面,利用翻转课堂模式,有效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二) 评价考核多元化
在微课翻转课堂模式下,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评价中,可以建立多层面的评价体系。从评价方式上,实现多元化评价可以从课堂表现、课堂测试、课后作业、作品打分、档案袋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保证评价的客观有效性。
另外,在评价模式和主体选择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教师评价是目前高职院校常用的模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肯定、表扬,能够让课堂氛围更加浓郁;第二,学生互评模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互补发展;第三,学生自评,通过自我评价,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还能进行自我赏识,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 微课多元化教学方法
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微课多元化教学课堂中,应该适当的调整教学学时安排,给学生预留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具体来说,可以适当地削减部分课时,让学生自行安排自习课形式。在课程初期必须对课堂学时加以控制,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提升学习效率。针对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还需要为学生设置一些课程节点,并实施阶段性的评价、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根据教学效果调整微课内容,保证学习进度、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微课多元化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选择的课程内容和各項资源的组织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机。
三、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信息化技术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课堂中,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于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来说,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对提升教学质量、效果,实施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必须从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内容等具体方面入手,切实保证教学效果发挥。
参考文献:
[1]詹丽红.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微课的多元化教学[J].科技创新导刊,2015,21(8):144-145.
[2]周香梅,郑洁.微课视角下中高职自考衔接教学模式建构——以机电一体化(自)专业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6,13(2):57-58.
[3]党丽峰.高职机电一体化概论微课教学研究[N].镇江高专学报,2017,16(3):63-65.
[4]杨国贤.微课视角下中高职自考衔接教学模式建构——以机电一体化(自)专业为例[J].才智,2017,13(3):99-101.
作者简介:
彭磊,江苏省盐城市,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微课;多元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希望能够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灵活面对知识重难点,同时在花费时间不长的情况下,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微课教学模式正好符合这一特点,信息网络技术也为微课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基于此,加强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微课多元化教学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 微课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过程中,教学手段向着新颖化、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模式,能够将知识点实现整合,将知识情景化、碎片化处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高职院校重要的专业,主要内容包括机电设备理论以及设备安装、设备使用、设备维护保养,专业课程包括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PLC应用技术,具有内容衔接紧密、专业性强的特点,给学生学习增加了难度。而微课的引入,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新课的导入
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向学生播放一段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促进学生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在课前,通过微课模式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或者是带着相关的问题进入学习中,而课中让学生获得收获,并在课后让学生留有回味,切实的提升课堂效率。
(二) 高效示范
基于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特点,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制作成微课,起到良好的强调作用,还能够为学生进行清楚的示范,帮助学生看清学习重点,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主动思考以及实际操作的信心。
(三) 高效的教学模式
微课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动态的学习内容,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通过微课模式,教师通过备课,让学生能够自行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性,还有效改变了教学方式、教师教研模式、教学考核等具体方式,提升了整体的教学效率。
(四) 便于对教材的解读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材中通常具有较多的情境编排,教材中每一章内容都存在一个中心线索。利用微课模式,可以将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课件,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分解,帮助学生更好的解读教材,领域知识要点,在具体操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二、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包含了一个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随时暂停,实用性较高。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探索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
(一) 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有效的教学模式是需要建立在相关教学理论、思想基础上,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也能够保证教学活动开展具有相对稳定的程序框架。在教学模式选择过程中,主要依赖于语言环境,根据教学内容不同进行具体选择。
具体来说,在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对于概念性较强的知识点,学习过程中,可以按照感知——提示——理解——判断四段教学模式;而对于拓展性较强的内容,可以通过准备——提示——融合——总结——应用五段式教学模式;而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微课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搜索资料、提出架设、验证架设等几个方面,利用翻转课堂模式,有效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二) 评价考核多元化
在微课翻转课堂模式下,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评价中,可以建立多层面的评价体系。从评价方式上,实现多元化评价可以从课堂表现、课堂测试、课后作业、作品打分、档案袋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保证评价的客观有效性。
另外,在评价模式和主体选择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教师评价是目前高职院校常用的模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肯定、表扬,能够让课堂氛围更加浓郁;第二,学生互评模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互补发展;第三,学生自评,通过自我评价,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还能进行自我赏识,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 微课多元化教学方法
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微课多元化教学课堂中,应该适当的调整教学学时安排,给学生预留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具体来说,可以适当地削减部分课时,让学生自行安排自习课形式。在课程初期必须对课堂学时加以控制,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提升学习效率。针对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还需要为学生设置一些课程节点,并实施阶段性的评价、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根据教学效果调整微课内容,保证学习进度、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微课多元化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选择的课程内容和各項资源的组织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机。
三、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信息化技术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课堂中,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于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来说,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对提升教学质量、效果,实施微课多元化教学模式,必须从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内容等具体方面入手,切实保证教学效果发挥。
参考文献:
[1]詹丽红.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微课的多元化教学[J].科技创新导刊,2015,21(8):144-145.
[2]周香梅,郑洁.微课视角下中高职自考衔接教学模式建构——以机电一体化(自)专业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6,13(2):57-58.
[3]党丽峰.高职机电一体化概论微课教学研究[N].镇江高专学报,2017,16(3):63-65.
[4]杨国贤.微课视角下中高职自考衔接教学模式建构——以机电一体化(自)专业为例[J].才智,2017,13(3):99-101.
作者简介:
彭磊,江苏省盐城市,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