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业革命:中国企业最大机遇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康宁
  作者现任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博士,东南大学特聘教授
  市面上正流行一本书,书名叫《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写给企业经理和关心未来社会大趋势的公众看的。作者是美国的一位著名未来学家,之前写过几本畅销书,他在这部书中把19世纪的工业化称作第一次工业革命,把20世纪的经济繁荣称作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本世纪正在发生的起因于新能源和互联网的变革描绘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虽然本人并不完全赞同书中的一些观点,例如对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界定和时间划分(谁都知道,工业革命诞生于18世纪的蒸汽机时代),还有作者对欧洲的前景过分看好,认为欧洲最终能够胜出美国等,但这部书确实点出了关键的主题——即将出现的新工业革命,这是最主要的。新的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企业,而且改变整个商业模式以及社会形态。
  我对新的工业革命的理解是:人们已经厌倦了无限放大虚拟经济的金钱游戏,重新呼唤工业领域出现一场真正的变革,用更灵巧和更节省的方式生产出更美好的产品,以填补虚拟经济破灭而出现的财富真空,以挽救危机中的经济。
  已经有很多年了,我们似乎对工业不再感兴趣了,好像这个产业已经是时代落伍的代名词,政府也好,企业也好,把大量的注意力和资源放在脱离物质产品的各种花样上,一时间虚拟经济空前繁荣。可是,人类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对物质产品的消费和依赖,任何非物质财富的生产都要建立在物质财富生产的基础之上。当几年前金融游戏以及再早几年的dot.com游戏破灭后,首先是美国发起了回归实体经济尤其是振兴制造业的新的经济模式变革。长期在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上构筑优势的德国,更是被看好为欧洲危机后经济重振的样板。
  回归实体经济不是简单地重返制造业,更不是重新竖起很多冒烟的烟囱,而是赋予很多新的技术于其中,包括采用全新的生产模式。美国的苹果智能化手机可以看作是新的工业革命的一个缩影,既是通讯产品,又是娱乐时尚消费品;既有新技术在其中,还有全新的生产模式。有意思的是,现在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是代表实体经济的“苹果”,而不是代表虚拟经济的“脸谱”。完全可以展望,今后一二十年,人们经常接触的许多消费品和物质产品,都有可能以全新的方式生产出来,质量更高,更为美观,也更为环保,这就是新工业革命的意义。
  面对新工业革命,中国的企业可以说是迎来最大的机遇,因为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也可以说是遭遇最大的挑战,因为当美国等发达国家重新振兴工业的时候,如果自身不加快变革,中国企业长期以来所借助的低成本、大批量生产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好在同处新工业革命时代前夕,面对全新技术,中国与外国的起跑线没有过远的距离,中国的企业如果能够把握大趋势,适应新的环境,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新工业革命的重大机遇。
  对中国企业而言,最要紧的是把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品质放在首位,不要再满足依靠低成本以及市场的噱头卖掉产品,像苹果还有其他优秀公司那样靠技术创新卖产品才是正道。对政府部门而言,最要紧的是不要再胡乱提什么口号,扎扎实实把实体经济搞好,尤其是要通过体制变革以及引导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加快创新,使之迅速融入新工业革命之中。
  虽然《第三次工业革命》这部书的所有观点并非无懈可击,还是建议中国企业的经理去读一读,能够接受新工业革命这个理念就是好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术预防开胸术后疼痛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随机选取行开胸术的患者578例为冷冻组(A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137例为对照组(B组)。观察各组患
现在医学上正流行着一种全新的疗法,叫做细胞疗法,不过在这种疗法之中,所用的细胞并非一般的细胞,而是干细胞。干细胞是生命之源;用干细胞治疗的,就叫干细胞移植疗法或叫干细胞疗法
目前,数学教育更适合学生的需要,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在培智数学教学的应用不仅对于普通儿童,对于智残儿童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数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根据智
《驱动力》  作者:丹尼尔·平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    胡萝卜大棒竟然失效了,越来越多的案例佐证了奖励只能带来短期的爆发,就像是少量咖啡因只不过是帮你多撑了几个小时,更糟糕的是,它还降低了人们继续这项工作所需的长期积极性。  有人放弃了原本收入不菲的职位,反而接受一份收入低、但使命感更强的工作。比如,很多人投身于无人“管理”维基百科的员工,但维基百科却是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
<正>如今,"万物互联"在智能制造的发展之路上越来越重要,因此,智能传感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更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传感技术一直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并称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