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时间的班主任工作中,总会遭遇一些性格怪异、离经叛道,行为偏差甚至偏激的学生。每次科任老师和班干反映班里上课说话、睡觉,不听讲,不交作业,不完成劳动卫生任务,课间操开溜的,想都不要想准是他们,此时头都大了。这个群体在班里的存在确确实实给班级管理带来了极大地麻烦和隐患,说麻烦是因为老师因他们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每次绞尽脑汁不管如何教育,效果总不明显。说隐患是因为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像患上肿瘤一样,这个群体会越来越大,扩散到全班,班级纪律和学风会逐渐恶化,最终远离班级管理目标。
在长期与学生接触中发现,学生偏差偏激的言行举止往往基于他们偏差偏激的思想和心理。一种思想决定一种行为,一种行为决定一种习惯,一种习惯决定一种性格,一种性格决定一种命运。心灵扭曲很可能是从小家庭教育不当和缺失造成的,问题学生背后实质是问题家长,但是这样的家长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他们将孩子的问题全部归咎于学校,是老师将其子女教成这样,自己把责任推脱得一干二净,所以这样家庭出身的孩子也必然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狭隘无担当。老师要求家长积极正确地配合学校教育工作也就比较困难了。
如何教育和管理好这些问题学生,让他们融入到班集体,沐浴集体阳光健康快乐成长,是摆在我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怎样纠正扭曲的心理,净化学生心灵,抹去心理阴影是关键。杜甫《春夜喜雨》写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教育而言是至理名言。教育是细工慢活,忌讳暴风骤雨的说教,老师说得酣畅淋漓,学生内心没激起半点涟漪,效果全无。这也不能全怪我们老师,应试教育需要我们多快好省地出成绩。所以我们老师更多地关注书本知识的教育,无暇顾得上心理上的教育。在长期的班级管理中,我采取了心病须心药医的措施,从心开始,和学生一起开辟“心灵牧场”。
我们的“心灵牧场”组成部分之一是教室的精心布置,为班级营造学习氛围。 从开学始,在教室前面贴上“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条幅,学生受其影响学习劲头更足了 。尔后发现学生复习不注重学习方法,在教室后墙贴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醒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中注意反思,归纳和总结。到了11月,经历了三次月考,有些学生的挫败感强了,意志有所消沉,我则贴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蒲松龄四次落第写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贴在教室南北墙,与学生共勉。学生久违的学习热情又再一次被激发。让教室每一面墙都在说话,成为育人的园地。这学期带的高一(11)班,在教室布置时我在教室后墙贴上“One class One family One heart One Dream ”我跟我的学生讲欢迎加入我们这个班集体,我们十一班这个11有四层含义:那就是我们是一个班级,一个家,一条恒心,一个梦想。做到“净、静、敬、竞”四字。由于贴近学生实际又新颖别致,很快被学生接受和认可,班风更纯更浓了,班级管理顺心了。
我们的“心灵牧场”组成部分之二是,和学生一起抄格言警句,每天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教室里的条幅字画不可能每天换,时间长了,我们学生也会审美疲劳,何不在教室前方墙黑板上每天写上一句鼓励的话呢。于是试着在黑板右边沿上写上“心灵牧场:人重要的不是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而是每天所朝的方向”,因为怕影响学生的学习,我上网搜集了一些励志警句,交予宣传委员负责每天更新.“如果你不想一个人站在地平线上孤单地看落日,那就勇敢地去追赶明天的朝阳。”“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笑容的冰雪,流淌的不是对冬眷恋的泪滴,而是对春暖意的感激”。 “生活像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每天一句句富有情趣哲理的话,象滴滴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从这里获取了滋养心灵的营养元素。后来我发现黑板上警语都转为学生自己的创作了。“我不珍稀,但我却努力不平凡”“相信自己,永不放弃”。“诚实做人,诚信做事”。“我要努力实现梦想,以弥补小时候吹过的牛。”看来心灵牧场成了学生表达内心世界的窗口,通过他,传递出学生内心深处求真、向善、臻美的渴望,流露出对恩师的感激以及对班级生活的眷恋。6月6日同学们在心灵牧场上写上“永远的高三12班,永远的朋友”。让我和我的学生至今难忘。毕业后学生们将心灵牧场搬到班级QQ群里,时至今日继续在耕耘,滋养着班里的每一人。
今天我又在新的班里和学生共同开辟心灵牧场,我让学生当牧场的主人,参与心灵牧场每天的管理,我期待着学生心灵的成长 ,期待着高三毕业时学生内心世界足够纯净强大,面对今后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时心灵给养能够自给自足。
现在想想为什么心灵牧场能起作用呢?我们经常的说教让我们的学生耳根对其起了免疫力,很难奏效。我们想说给学生的话写在黑板上,省去了说教的对立面老师,学生可时不时看见它,通过视觉,触动内心,这比口耳相传,言过声销见效多。这可谓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学生的精神世界,有了这些格言明灯的照耀,一定要比昨天更明亮。
在长期与学生接触中发现,学生偏差偏激的言行举止往往基于他们偏差偏激的思想和心理。一种思想决定一种行为,一种行为决定一种习惯,一种习惯决定一种性格,一种性格决定一种命运。心灵扭曲很可能是从小家庭教育不当和缺失造成的,问题学生背后实质是问题家长,但是这样的家长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他们将孩子的问题全部归咎于学校,是老师将其子女教成这样,自己把责任推脱得一干二净,所以这样家庭出身的孩子也必然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狭隘无担当。老师要求家长积极正确地配合学校教育工作也就比较困难了。
如何教育和管理好这些问题学生,让他们融入到班集体,沐浴集体阳光健康快乐成长,是摆在我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怎样纠正扭曲的心理,净化学生心灵,抹去心理阴影是关键。杜甫《春夜喜雨》写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教育而言是至理名言。教育是细工慢活,忌讳暴风骤雨的说教,老师说得酣畅淋漓,学生内心没激起半点涟漪,效果全无。这也不能全怪我们老师,应试教育需要我们多快好省地出成绩。所以我们老师更多地关注书本知识的教育,无暇顾得上心理上的教育。在长期的班级管理中,我采取了心病须心药医的措施,从心开始,和学生一起开辟“心灵牧场”。
我们的“心灵牧场”组成部分之一是教室的精心布置,为班级营造学习氛围。 从开学始,在教室前面贴上“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条幅,学生受其影响学习劲头更足了 。尔后发现学生复习不注重学习方法,在教室后墙贴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醒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中注意反思,归纳和总结。到了11月,经历了三次月考,有些学生的挫败感强了,意志有所消沉,我则贴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蒲松龄四次落第写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贴在教室南北墙,与学生共勉。学生久违的学习热情又再一次被激发。让教室每一面墙都在说话,成为育人的园地。这学期带的高一(11)班,在教室布置时我在教室后墙贴上“One class One family One heart One Dream ”我跟我的学生讲欢迎加入我们这个班集体,我们十一班这个11有四层含义:那就是我们是一个班级,一个家,一条恒心,一个梦想。做到“净、静、敬、竞”四字。由于贴近学生实际又新颖别致,很快被学生接受和认可,班风更纯更浓了,班级管理顺心了。
我们的“心灵牧场”组成部分之二是,和学生一起抄格言警句,每天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教室里的条幅字画不可能每天换,时间长了,我们学生也会审美疲劳,何不在教室前方墙黑板上每天写上一句鼓励的话呢。于是试着在黑板右边沿上写上“心灵牧场:人重要的不是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而是每天所朝的方向”,因为怕影响学生的学习,我上网搜集了一些励志警句,交予宣传委员负责每天更新.“如果你不想一个人站在地平线上孤单地看落日,那就勇敢地去追赶明天的朝阳。”“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笑容的冰雪,流淌的不是对冬眷恋的泪滴,而是对春暖意的感激”。 “生活像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每天一句句富有情趣哲理的话,象滴滴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从这里获取了滋养心灵的营养元素。后来我发现黑板上警语都转为学生自己的创作了。“我不珍稀,但我却努力不平凡”“相信自己,永不放弃”。“诚实做人,诚信做事”。“我要努力实现梦想,以弥补小时候吹过的牛。”看来心灵牧场成了学生表达内心世界的窗口,通过他,传递出学生内心深处求真、向善、臻美的渴望,流露出对恩师的感激以及对班级生活的眷恋。6月6日同学们在心灵牧场上写上“永远的高三12班,永远的朋友”。让我和我的学生至今难忘。毕业后学生们将心灵牧场搬到班级QQ群里,时至今日继续在耕耘,滋养着班里的每一人。
今天我又在新的班里和学生共同开辟心灵牧场,我让学生当牧场的主人,参与心灵牧场每天的管理,我期待着学生心灵的成长 ,期待着高三毕业时学生内心世界足够纯净强大,面对今后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时心灵给养能够自给自足。
现在想想为什么心灵牧场能起作用呢?我们经常的说教让我们的学生耳根对其起了免疫力,很难奏效。我们想说给学生的话写在黑板上,省去了说教的对立面老师,学生可时不时看见它,通过视觉,触动内心,这比口耳相传,言过声销见效多。这可谓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学生的精神世界,有了这些格言明灯的照耀,一定要比昨天更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