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言 厚德无疆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aole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慈善事业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力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中国优良传统的延续,同时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它增进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最年轻的慈善家”这9个字背后凝聚的力量与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细心分享,同时也记录着闯进教育扶贫界的一匹黑马——青年慈善教育使者谢间宇的慈善路程。
  
  有的人是一张薄薄的纸,而有的人却是一本厚厚的书,风雨兼程的路程,使这本书绚烂壮美,翻阅他的过去,毫无疑问就像是翻阅一种奋发图强的历史,苦与痛、爱与恨、奋斗与追求、感恩与回报,都是如此纯净和直接。智慧的光让我们如沐春风,这是为生存而战的智慧,这是为发展、为壮大而忘我拼搏的智慧!
  
  自古英才多磨难
  
  浙江诸暨,越国都城,山水俱佳,人杰地灵。因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生长于斯而闻名遐迩!自古以来,诸暨便以文化昌盛的美名远播海内外,也诞生了王冕、陈洪绶、余任天、等书画大家。近代更是涌现出了俞秀松、张秋人、宣侠父等中共早期革命家。作为于越文化的发祥地,诸暨人家自古便有重视自家后辈教育培养的传统,故而此地文风蔚然,子弟多出类拔萃者。
  2009年,又一个诸暨人在中国教育界声誉鹊起,他走的路,或许和他的先辈们不一样,但是他的作为,必将让他的家乡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他,就是中国青年慈善教育使者谢间宇先生。
  刚过而立之年的谢间宇是地道的诸暨子弟,其祖父毕业于黄埔四期,与共和国开国元帅林彪同窗。其父一生悬壶济世,是当地负有盛名的中医,家学渊源,使谢间宇从小便勤奋好学,在学校里功课一直名列前茅,参加高考时他以优异的成绩得到了一张名牌大学的入学通知书,然而就在他的梦想开始张开翅膀的时候,父亲的突然辞世,让这个普通的家庭突陷困境,随后谢间宇先生的左手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伤致残,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几乎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勇气。但是在一段时间痛苦的思考后,理智终于告诉他一个道理:面对残酷的现实,任何退缩都无济于事,命运只会垂青强者!年龄尚小的谢间宇依然挺起了胸膛,他决定接受现实,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谢间宇含着泪水忍痛撕掉了大学入学通知书,于是,他开始了人生中的另外一段征程。为了生计,他做过工厂里的技术工人、做过保险公司的职员、发过传单……残酷的现实磨砺了他坚韧的性格,也造就了他永不认输的精神!
  然而机遇往往青睐于有准备的人,2007年7月,在一次偶然的朋友聚会中,一个数字化教育的慈善项目展现在他的眼前。他了解到,坐落于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广州三学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国家“十五”规划课题核心分课题《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实施研究》的实验基地,是全国学校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优质服务“示范企业”,也是教育部首批“教育教学资源”研究、开发基地。企业以产业报国的宗旨、深厚的企业文化、别具一格的慈善营销模式深深的吸引着他:数字化教育资源库,让孩子像看电影一样欣赏课文,像唱卡拉OK一样配乐朗诵,像看动画片一样复习,像玩游戏一样做作业,像私人家教一样,不懂即问,随问随答……
  谢间宇先生惊呆了,原来世界上有如此奇妙的教育资源库,让学生像迷恋网络一样迷恋学习。这是一次教育史上伟大的变革,同时将会带来一次千载难逢的商机,想到这里,谢间宇兴奋了,几乎没有太多的思考,随后他毅然做出了影响他一生的选择:从事这项通过互联网工具服务于传统教育的数字化教育事业!站在这个平台,谢间宇先生开始了他新的人生之旅。
  
  创业艰难百战多
  
  万事开头难,在刚刚开始创业的那段日子里,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家人的不理解、朋友们善意的劝告、启动资金的短缺等问题接踵而来!但是骨子里的倔强和永不服输的性格使他从未想到过放弃,在困难与反对声中,他越发的坚定信心,他要用自己的努力和信心去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无悔选择的事业。
  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一路走来,他经历了太多的艰辛和磨砺,一天一顿饭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唯一不同的是他始终有一种高涨的创业激情和快乐,这种激情和快乐不仅仅来自于他的辛苦,而是用智慧在商海中披荆斩棘,搏击风浪。
  一年多的时间里,谢间宇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所有的省份,他在一个个陌生的城市讲课,宣传数字化的教育思维,多年的生活磨砺使他的演讲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博得经久不息的掌声。常常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在听过他的课程后啧啧称赞,而在背后又有谁知道他付出的努力有多少呢?
  辛勤的汗水终于浇灌出成功的果实,2008年,他和曾被《中国扶贫》杂志报道过的中国年轻的慈善教育家——孙靓,一同创办了“苏州市点石谐成慈善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和谐发展、成就梦想”是他们的经营理念,他们要把中国最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带到祖国的各个地区,他们的梦想是通过谐成伙伴的努力让天下所有的孩子享受到一样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昔日辛苦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和社会的认可。
  2009年2月24日,在古都西安,苏州市点石谐成慈善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为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捐赠十万元人民币的教育资源卡仪式上,记者见到了优秀网络教育专家、三学苑市场发展委员会委员、苏州市点石谐成慈善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谢间宇先生,原本以为这个为慈善教育事业已捐资近百万的慈善使者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可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英俊、睿智、干练的年仅32岁的青年就是为慈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了近3年的谢间宇先生。
  在采访中,当记者问道,创业之路并不平坦的谢间宇先生,是否打过退堂鼓时,谢间宇先生感慨的跟记者讲到:“因为创业之路太艰难了,我的事业能到今天,其经历的挫折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多次遇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在这种情景下,人不可能不绝望,也不可能不打退堂鼓。这种激烈的思想碰撞就像是‘炼狱’,十分痛苦。有时也许会采取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方法,设法去逃避。但你若想前进,就不能逃避,只有向命运抗争,勇于排除前进路上的各种障碍,才能前进。同时,还有一种社会责任感使你不能轻易放弃,所以有时在打完退堂鼓后又吹响了‘冲锋号’”。
  记者:你是否在经受挫折后才理解到“创业要有创意,闯荡要有目的”的?
  谢间宇:应当说这句话是在我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是昨天的实践,今天的感悟。创业没有新思路、新理念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别人卖西瓜,你卖南瓜,别人卖南瓜,你卖西瓜。要与人家不同,要有自己的新意。否则亦步趋,邯郸学步,就不会成功。闯荡要有目的性,否则,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飞,也就不会成功。大家都知道购物找淘宝、搜索找百度、旅游找携程网,而教育找什么?没有一个全面具体的网站是针对教育的,于是我对自己说,你要成为中国经营数字化教育资源库第一人,我们要做中国最大、最专、最全、最先进的基础教育同步学习与家庭辅助教育网,力争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教育超市。
  记者:当你认识了解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对教育的意义和巨大的市场前景,决定投入时是何心情?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事业?
  谢间宇:每当有人提出这个话题时,我都十分激动,它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给我极大的动力,因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一项慈善教育事业,拥有强大的研发和技术队伍,网络工程师136名,特级教师96名,网站的所有课件资源历经四年半自主研发制作的。是将教学资源库普及到全国70万所学校,惠及数千万名教师数亿名学生,这套教学资源库将能最好的实现胡锦涛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教育平等”目标,通过数字化网络让全国教师和学生都能享受到最优秀的教育。
  记者:您能介绍一下这套数字化教育资源库的特点和作用吗?
  谢间宇:这套数字化教育资源库是全国唯一通过教育部鉴定的教学资源库,它能为教师减负,为学生减压,为家长减忧,让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学到任何知识,让学生快乐学习,为家长减轻负担。
  记者:在忙碌繁重的工作中,你是如何去调剂个人生活的?
  谢间宇:在我的时间表上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我每天都忙于工作和处理各种事务。朋友都说我在每个城市呆不到两天,就又奔波到另一个城市,但我早已适应了这种工作方式和生活节奏,一旦闲下来反而觉得很无聊。因此,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多忙。我已适应了这种工作和生活的节奏。
  经历了创业中的风风雨雨,如今的谢间宇先生已事业有成,然而从小父亲以医术济世的思想深深的影响着谢间宇先生,他深知:当他可以每天开着私家车的时候,全国还有太多的孩子读不起书,太多的孩子沉迷在电脑虚拟的世界里,于是从2008年起,他开始了他成功后的慈善教育事业。
  
  行有道爱无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技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
  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教育是立国之本,教师是教育之本,事业有成的谢间宇先生,同时也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回馈着这个社会。
  此次谢间宇先生在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捐赠十万元人民币的教育资源卡,仅仅是他慈善教育的里程中的其中一次,是西安地区第一个受捐助的学校。
  之所以说谢间宇先生所做的是慈善教育事业,那是因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采用的是无偿捐赠给学校教师教学资源卡的方式,每张教学资源卡价值500元,2008年公司曾在人民大会堂向全国500多个贫困县学校一次性捐赠了价值1000多万元的教学资源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都做了报道,称之为“慈善教育”事业。
  谢间宇先生从投身这项慈善教育起到今天,已一年多的时间,现在所属团队的辅导员已达到5000多人,举办了200多场数字化教育论坛,联系和捐赠了1000多所学校,慈善捐赠了3000万教学资源卡,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市。
  在采访过程中,谢间宇先生说自己是在“经营慈善”,问其原因,他真诚的说:“独木难成林,慈善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如果单靠一个公司去完成,即使一天捐赠100所学校,也要20年,更重要的是捐赠后需要到学校服务,因此这项事业需要成千上万的人去完成,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的心中常有一个乞求,祈求中国13亿人民每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一种感恩的心,把慈善当作一种社会责任,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教育才能逐步实现公平。同时用经营企业的方法去经营慈善,让慈善捐赠从一次性捐赠变成涓涓流水,只有细水常流的灌溉,才能长久有效的达到资助的效果。
  走过这么多的地方和学校,帮助过这么多人,真正体会到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中国这么多富人,腰包里鼓鼓的,怎么样能够在党的30年改革开放中,把这种财富观灌输给更多富人对财富观的认识、对人生的认识,把它挖掘出来。今年的四川地震我感觉对中国的慈善事业、公益理念提前了十年,灌输一种为富不仁者耻、乐善好施者荣,生活中真正的慈善家比孤独在财产上的守财奴更光荣、更伟大。
  人家吃饭是为了讲究营养,喝水是为了止渴,我们的钱留下来要回馈给那些需要用的人。如果有了财富不会使用,我认为是一种负担。财富如水,你有一杯水自己喝,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中,你有一条河就应该学会与他人分享。今天党的改革开放让这么多人富起来,回馈社会、帮助社会需要帮助的人,我认为这是最明智的选择。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一个人活着如果能够影响更多人,让他们幸福、快乐,我认为这样的人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提到去过的学校,捐助的学生谢间宇先生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当我们谈到怎么样弘扬慈善教育事业的问题时,谢间宇先生说:“我这几年做慈善,感觉慈善讲求有效性发展和持续性发展,首先作为一个企业,我们要做到温总理送给所有企业的那几句话,‘要做一个有良知、有感情、有道德、有灵魂的企业家。’
  像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有好几家企业,一年净利润有20个亿、10个亿、5个亿的,竟然一分钱都没有捐,这样的企业把钱看的非常重要。我们怎么样能够激发他,让他把钱捐出来,这是最关键的,也就是我上面所提到的“经营慈善”,所以我呼吁身边的朋友和更多的读者,把它弘扬出去,号召更多的人来做慈善事业、做好事。因为教育扶贫是中国扶贫中重要的一部分,慈善教育捐赠的对象主要是贫困落后的地区,我们在捐赠教学资源卡后,还要捐赠家长卡,开办家长俱乐部,整个运营过程是用慈善经营的模式。我想开创一条创新型的扶贫之路,为中国扶贫大业贡献一份力量。”
  因为付出所以快乐,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心有大爱所以无悔,谢间宇先生和三学苑怀着仁爱之心,广行济困之举,集仁德与善行的统一,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信心,给人力量。
其他文献
一    当2008年8月13日从北京奥运会古典跤场上传来我省74公斤级选手常永祥勇夺银牌捷报,为山西省实现历史性突破的时候,人们记住了这名优秀运动员的名字,却忽视了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山西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2005级学生。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有多少这样的学生?还是用成绩来认识他们吧!  还是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2006级学生董栋获得男子蹦床铜牌;在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王亮、周欣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形势下,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对扩大市场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最近一起发生在上市公司——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牛栏山酒厂的产品问题,发人深省:牛栏山酒厂是北京地区,保持自主酿造规模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最早拥有“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的白酒企业;唯一
看了电影《2012》,那出自古代玛雅人的一个预言,地球崩溃了,确实可怕。  我不相信!我们不是玛雅人的后裔,我们是华夏子孙,我们的祖先没有这个可怕的预言。  但是,我对人类为了发展而糟践自己赖以生存地球的行为,确实感到郁闷。  人们挖空心思,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牺牲血汗挣GDP,敲骨吸髓地对待地球,把地球整得要2012了!把人类自己也整得要2012了!  有人说。人类像地球的癌细胞,不断地繁衍并蚕食地
[一]    《中国不高兴》的作者之一刘仰坐在我面前。他戴着鸭舌帽,喝着一杯绿茶,以一种令自己舒服的方式坐在沙发上。一个半小时的聊天中,他显得温和、克制,评述问题辩证、清晰,有条有理。似乎很矛盾。他在这本书里却写下了那么多激烈的言词。  刘仰在书中激烈表示:“不能任由美国绑架世界”“西方人为什么不能改变生活方式”。但眼前的刘仰在聊天中说。我们要认识自己的不足,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要向别人学习先进的东
重视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信心强大的表现。这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中国的文化建设也呈现出万花争艳生机勃勃的景象,不论是在繁华的大都市还是偏僻的山区小县,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特别是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方面更是令人瞩目,让人感受到与一个经济大国相匹配的文化大国的风采,中国无疑已跻身于世界文化大国的行列。  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在文化繁荣的背后,却出现了许多披着文化外衣的伪文化、假文化
政策    北京住建委:民居超30年每10年安检一次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公布的《北京市城镇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综合治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今后居住满30年的民居,每10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同时,经鉴定属于危险房屋的,房主必须自费进行治理。  《办法》明确规定,房屋建筑的所有人即房主是房屋建筑使用安全责任人。房主下落不明或者房屋建筑权属不清晰的,实际占有人是安全责任人。安全责任人应根据物业类
当经济学界还在为“经济危机是否见底”争论不休时,一个新的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悄然诞生。煞时间,大家把目光集中于这一新鲜的事物上,褒贬不一,各有各的论调。那么,消费金融公司,是否成为刺激中国内需的一剂良药?它能给普通民众带来怎样的消费生活方式呢?    多重使命出台    近日,为切实贯彻和落实党中央“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大金融对扩内需、促消费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涉县因一起特大贩婴案而“一夜成名”,伴随着42名被拐婴儿的成功解救,9名犯罪嫌疑人也相继落网。目前,警方的解救工作仍没停止,但诸多犯罪嫌疑人苦心经营数年的跨省贩婴链条已戛然断裂。  一起惊动公安部的特大贩婴案,究竟是如何侦破的?这么多被贩婴儿又会经历怎样的“黑色之旅”?而这张贩婴大网的背后,又会隐藏着什么?    一个人卖出34个婴儿    7月4日,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县城气温高
对于中国的BT下载、网络视频业来说,2009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动荡年”。在迅雷、搜狐等网络视频网站打得不可开交时,进入12月,国家广电总局再掀“整顿风暴”,对互联网视听服务的清理整顿正进一步升级,包括“BT中国”在内的多家知名BT网站因为“无证上岗”而纷纷关停,在最近一次清查中,关闭网站累计达530家。  2009年12月12日,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相关负责人就关停“BT中国”等网站接受采
近日,一条时长30秒的“中国制造”广告频频成为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一位主持人调侃地说:“这条广告我们不收广告费,其实我们也原本不该在这播,它是专给老外看的。”  2009年11月23日,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开始在亚洲市场播出一则30秒的广告。这则广告的主题是“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它是商务部下属的4家中国行业协会共同委托制作,并将在国际主流媒体进行为期6周的播放。    “中国制造”遭围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