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ul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出现在小学课堂并得到普及。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不能单纯依靠教师讲解和演示,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通过反复观察、实验掌握各种知识、技能。传统的教学手段多以挂图、试验和讲解传授为主,多媒体的出现,让课堂出现了图片、声音和影像等多媒體的传播手段。小学科学教学中合理的利用这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一、多媒体化静为动,使课堂充满活力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无声变成有声,化静为动,将学生带入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并存在持久性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堂学习的效果。如果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在学生即将学习新知识时,利用多媒体能化静为动的特点,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的心理和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各式各样的花”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各样的花儿,让学生在看的时候思考各种花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析花的颜色、形状、结构等特点,学生对花的热爱会激起他们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兴趣,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们个个兴趣高涨、跃跃欲试。多媒体化静为动的过程,让课堂充满了活力,不再像以往那样死气沉沉。
  二、多媒体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降低教学难度
  科学课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时间及空间的跨度巨大,很多物质变化、生物生长等过程学生无法亲身观察和体验,而多媒体的的运用很好的弥补了这个不足。例如在教“花、果实和种子”时,由于无法再很短的时间内看到一株植物完整的生长过程,教师就可以播放视频将这个过程一一展现。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整地看到植物一生的生长过程。这种间接的经历和体验,学生就会清楚的明白开花的植物历经“花—果实—种子”循环往复的过程,实现了生命的延续。另外小学科学课本中有一些关于宇宙的知识,如果单纯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凭空想象,根本难以理解其中的知识内容。如教学“日食和月食”时,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见过这两种科学现象,自然难以想象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多媒体教学通过录像、剪辑、制作等,把整个日食、月食的过程用动画形式完整演示出来,学生亲眼目睹后,再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概念,就容易多了。因此,多媒体的运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对于突破教学难点很有帮助。
  三、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一些演示实验需要展示、实验技巧和方法需要示范,由于课堂的试验器材等条件的限制,教学的效果有限。这时如果利用多媒体,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例如解剖种子和花的实验,单纯讲解实验方法,学生掌握不了实验的揭破技巧,而为学生动手演示,又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教学效果不佳。在教学实验中,教师可以把解剖种子的过程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再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就会使所有学生清晰看见并很快掌握实验技巧。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分、典型并相对完整的材料,设计出能满足学生探究需求的典型环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调动各种器官,参与探究过程,并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科学知识。如在教“浮与沉”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各种物体的沉浮状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三步小组操作实验:1、让学生准备体积大小相等,重量不同的东西。例如一个玻璃球,一个塑料球。2、准备和总量相等,体积大小不等的两种物体,如木块和石块。3、准备体积和重量都不相等的物体,如纸片和玻璃片。每一步,都让学生将两个物体放进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内,观察浮沉情况,并各自作好记录。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条件以及自己亲手操作的实验,做好结果记录,进行比较,自己总结出物体沉浮的条件。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学生积极性较高,智力活动的潜力得到有效挖掘,提高了探究的有效性。
  四、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提倡在科学探究中引导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培养学生想象和思维能力,并指导他们独自分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可以帮助教师在这方面培养学生。如在教生态群落时,学生要建立生态群落的概念,就必须了解生物界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关系,并理解动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制作电脑动画辅助教学,先用动画把一些动植物做成食物链和食物网展示出来,然后再出示动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动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二者的结合很容易帮助学生建立生态群落的科学概念。接下的教学活动中因为有这样的铺垫,学生参加讨论时积极踊跃,不仅思维能力的到发展,而且锻炼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多媒体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并分析学生现状,充分发掘课程资源,尤其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运用多媒体将生活中的丰富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拓展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更好思考。如在教学“维护生态平衡”时,教师可以将人类活动对大自然影响的图片和视频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播放,像汽车尾气排放、采石开矿、工厂排污、垃圾处理等之类,让学生看到人类活动直接影响到生态平衡,教育他们保护环境、关注生态环境变化。又比如,教“地球表面的地形”时,教师可以收集大量地形、地貌特征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对比家乡地形、地貌,使学生多方面了解高山、平原、海洋、丘陵等典型地貌,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从而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有更深的认识。
  总之,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应用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对于改善课堂环境、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扩大学生视野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临海市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浙江】
其他文献
胶带传输装置是煤矿开采产业中常用的一类矿物持续输送装置,在矿物运输过程中胶带机跑偏的问题较难解决,在一定程度上给矿物开采的安全进行带来了一些威胁,怎样处理和避免胶带机
步入中年级,我们教师的教学重点由低年级的字词教学转向了中年级的句段篇的学习。于是课堂上句段篇的训练集中在一起,而生字的教学则忽略在一旁。很多老师从三、四年级开始不厌其烦地让学生按高年级的要求解释词语,分析文本,归纳课文内容中心思想,挖掘人文,以追究内容为目标,全然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学生一下子不能适应这种教学行为的转化。其实问题是出在教师对中年级的阅读教学的年段目标的把握上出了偏差
为了评定胶鞋鞋底压缩变形性能,主持制订了计划编号为2011-0636T-HG《胶鞋鞋底试验方法压缩变形》的行业标准,并研制出相关设备,本文介绍了该方法及实验装置的原理、设计参数及
随着科学计算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有效结合,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首先对机械电子工程和人工智能进行阐述,其
本文通过简单的举例,分析了PLC在电气控制系统Y28-350/450A双动薄片冲压液压机的应用。选择了PLC后,再根据双动压液压机的电气控制的原理要求,把Y28-350/450A分配到双动薄片冲压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每学习一篇课文,都或多或少遇到一些新的修辞现象,然而有好多学生在掌握原来修辞只是的基础上却很难再得到进一步提高。我们可以从心理现象中感知、记忆、想想、思维四個因素与修辞现象在词语修辞、句式选择与辞格运用方面的关系这个角度来提高认识水平,并根据心理现象各个因素的特点提出做法,培养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结合思维训练来增强修辞能力,进而使审美鉴赏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许
摘要:  在轧钢机械的实际工作过程中,机械振动故障是十分常见的故障类型,这些故障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益。在这些故障中,有很大—部分是由于振动而产生的,要对这类故障进行诊断,必须把握以下三个要点:其一,要确定用什么标准来进行判断:其二,要全面、精确的收集表征故障的数据;其三,在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故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处理。  轧钢机械是在高负荷、复杂受力的条件下工作的,和其他故障比较起来,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过“学以致用”。叶圣陶也极力推崇口头作文,可见口头作文对孩子的成长及能力的培养何等重要。为体现语文教学“听说读写”中的“说”的重要性,多年来,我坚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同样,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作文教学中一千个学生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们一千个生活呢?这几年来,本人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 作文 ,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1、觉得无东西可写,乱编的话多。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4、缺乏想象力。5、题材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信息技术学科正常有序开展的关键,兴趣是学习之母,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的前提是“兴趣”。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和近年来的课堂听课所得,本文拟探讨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还很少接触或没有用过电脑。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只有兴趣不等于就能学好信息技术课。如果不加以引导,有些学生仍然不会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