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创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权威调查显示,我国22岁以下的网络游戏用户占到了总体的52.5%,网络游戏在中小学生的应用中排列第三位。可以说,游戏娱乐已成为青少年学生上网的第一需求。但是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据国家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学生患“网络游戏成瘾症”的比例已经高达14.8%。我们平常看到最多的也是“网络游戏给沉溺其中的青少年学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的报道和评论。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呢?沉迷于网络游戏会有什么危害?网络游戏就真如洪水猛兽,一无是处吗?
请谈谈自己对中学生玩网络游戏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论述就可以,写成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写作指津】
这是一个看似容易入手实则限制颇多的材料作文。首先是选材的限制,所写的文章必须围绕着“中学生玩网络游戏”而写,否则就有脱离题意的可能;其次是立意的限制,所写文章的立意无非是“有益”“有害”或“二者兼有”;再次是文体的限制,所写文章必须是议论文的文体。因此要写好这道作文,我们必须放开自己的思维,戴着镣铐而跳舞。以下几种立意可供参考:①网络游戏可以开发中学生的智力;②网络游戏可以锻炼中学生的能力;③网络游戏对身体健康有危害;④网络游戏可以使中学生产生精神障碍;⑤从网络游戏源头把好关;⑥对网络游戏应依法严管;⑦强化网络游戏的知识性。
【优秀例文】
让“网虫”成为“益虫”
■河北省辛集中学401班 王乙涵
21世纪,我们生活在一张四通八达又神秘莫测的“网”里,或许是厌倦现实生活的乏味,许多人钻进这张“网”里去玩游戏。对于网络游戏,不少人都说它是把双刃剑,而我觉得它更像一只大虫,一只蚕食青少年心灵的毒虫。
电脑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儿童过早地接触到了网络游戏。也许刚开始是一种潮流,随着年幼心灵的新奇大门的开启,这些孩子们被神奇广大的网络吸引。小时候在家长的指导下可以适当玩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意识提高,但自制力却下降,他们沉迷在网络游戏中,一味心思地沉醉在虚幻的世界里。他们被这条大毒虫引诱到极端,沿着它设计的路线冥冥中跳到它无意掘好的坑里,甚至是一个深渊。
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在青少年由于痴迷网络导致犯罪率直线上升的热点问题。在家中玩游戏会有家长铺天盖地的吼叫,那就去网吧玩吧,可是又得花钱。网络游戏也许真的是太刺激,太让人无法克制自己的冲动,以至于能让这些青少年在网吧里泡上几天几夜,不吃不喝,两只眼睛看到的只有游戏,一门心思只想游戏!学业怎么办?旷课逃学;没钱怎么办?去偷去抢。一批批病态青年在社会上出现,他们弃学闯荡江湖,他们大讲哥们义气,他们一起作案,他们一起聚众斗殴……还有网络游戏中那些不堪入目的污秽言语,侵蚀了多少无邪的灵魂。被“大毒虫”刺一下不要紧,要紧的是毒液已扩散到无辜青少年的神经,让他们在花季变得麻木不仁。
当然,不能否定这条大虫也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学习累了,可以撇开现实的喧嚣,到另一个世界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课余时间,玩网络游戏还可以开发智力,提高反应能力;到另一个虚幻的世界去伸张自己的正义,打击自己的敌人,也许还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做到见义勇为;我们还可以在游戏中与自己的网友并肩作战,感受友谊赛的力量……我们欣然享受着网络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刺激,感谢这条大虫给我们带来的科技神奇。
不过话又说回来,网络游戏这条大虫带给我们的弊还是大于利的。我们必须好好利用这个科技神奇,不要痴迷于此无法自拔,把青春和前程都毁在这条“虫子”手上。自己对于网络游戏的引诱要防微杜渐,努力克制自己的网瘾,不让这只“毒虫”所左右。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网络游戏这条“大虫”成为一只“益虫”。
【点评】本文观点鲜明。文章开头从生活中的“网”写起,接着引出“网络游戏”这个话题,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它更像一只大虫,一只蚕食青少年心灵的毒虫”。并结合青少年的现状,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结尾用十分精炼的语言收束全文,照应题目和开头,结构严谨。
本文语言富有激情。文章的题目“让‘网虫’成为‘益虫’”采用比喻的方式,形象而生动。文章中还多次采用了比喻、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使得文章充满激情,如“它更像一只大虫,一只蚕食青少年心灵的毒虫”“沿着它设计的路线冥冥中跳到它无意掘好的坑里”等比喻的运用,形象地写出了网络游戏的危害性。
责任编校 彭 琳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权威调查显示,我国22岁以下的网络游戏用户占到了总体的52.5%,网络游戏在中小学生的应用中排列第三位。可以说,游戏娱乐已成为青少年学生上网的第一需求。但是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据国家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学生患“网络游戏成瘾症”的比例已经高达14.8%。我们平常看到最多的也是“网络游戏给沉溺其中的青少年学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的报道和评论。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呢?沉迷于网络游戏会有什么危害?网络游戏就真如洪水猛兽,一无是处吗?
请谈谈自己对中学生玩网络游戏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论述就可以,写成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写作指津】
这是一个看似容易入手实则限制颇多的材料作文。首先是选材的限制,所写的文章必须围绕着“中学生玩网络游戏”而写,否则就有脱离题意的可能;其次是立意的限制,所写文章的立意无非是“有益”“有害”或“二者兼有”;再次是文体的限制,所写文章必须是议论文的文体。因此要写好这道作文,我们必须放开自己的思维,戴着镣铐而跳舞。以下几种立意可供参考:①网络游戏可以开发中学生的智力;②网络游戏可以锻炼中学生的能力;③网络游戏对身体健康有危害;④网络游戏可以使中学生产生精神障碍;⑤从网络游戏源头把好关;⑥对网络游戏应依法严管;⑦强化网络游戏的知识性。
【优秀例文】
让“网虫”成为“益虫”
■河北省辛集中学401班 王乙涵
21世纪,我们生活在一张四通八达又神秘莫测的“网”里,或许是厌倦现实生活的乏味,许多人钻进这张“网”里去玩游戏。对于网络游戏,不少人都说它是把双刃剑,而我觉得它更像一只大虫,一只蚕食青少年心灵的毒虫。
电脑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儿童过早地接触到了网络游戏。也许刚开始是一种潮流,随着年幼心灵的新奇大门的开启,这些孩子们被神奇广大的网络吸引。小时候在家长的指导下可以适当玩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意识提高,但自制力却下降,他们沉迷在网络游戏中,一味心思地沉醉在虚幻的世界里。他们被这条大毒虫引诱到极端,沿着它设计的路线冥冥中跳到它无意掘好的坑里,甚至是一个深渊。
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在青少年由于痴迷网络导致犯罪率直线上升的热点问题。在家中玩游戏会有家长铺天盖地的吼叫,那就去网吧玩吧,可是又得花钱。网络游戏也许真的是太刺激,太让人无法克制自己的冲动,以至于能让这些青少年在网吧里泡上几天几夜,不吃不喝,两只眼睛看到的只有游戏,一门心思只想游戏!学业怎么办?旷课逃学;没钱怎么办?去偷去抢。一批批病态青年在社会上出现,他们弃学闯荡江湖,他们大讲哥们义气,他们一起作案,他们一起聚众斗殴……还有网络游戏中那些不堪入目的污秽言语,侵蚀了多少无邪的灵魂。被“大毒虫”刺一下不要紧,要紧的是毒液已扩散到无辜青少年的神经,让他们在花季变得麻木不仁。
当然,不能否定这条大虫也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学习累了,可以撇开现实的喧嚣,到另一个世界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课余时间,玩网络游戏还可以开发智力,提高反应能力;到另一个虚幻的世界去伸张自己的正义,打击自己的敌人,也许还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做到见义勇为;我们还可以在游戏中与自己的网友并肩作战,感受友谊赛的力量……我们欣然享受着网络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刺激,感谢这条大虫给我们带来的科技神奇。
不过话又说回来,网络游戏这条大虫带给我们的弊还是大于利的。我们必须好好利用这个科技神奇,不要痴迷于此无法自拔,把青春和前程都毁在这条“虫子”手上。自己对于网络游戏的引诱要防微杜渐,努力克制自己的网瘾,不让这只“毒虫”所左右。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网络游戏这条“大虫”成为一只“益虫”。
【点评】本文观点鲜明。文章开头从生活中的“网”写起,接着引出“网络游戏”这个话题,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它更像一只大虫,一只蚕食青少年心灵的毒虫”。并结合青少年的现状,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结尾用十分精炼的语言收束全文,照应题目和开头,结构严谨。
本文语言富有激情。文章的题目“让‘网虫’成为‘益虫’”采用比喻的方式,形象而生动。文章中还多次采用了比喻、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使得文章充满激情,如“它更像一只大虫,一只蚕食青少年心灵的毒虫”“沿着它设计的路线冥冥中跳到它无意掘好的坑里”等比喻的运用,形象地写出了网络游戏的危害性。
责任编校 彭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