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y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是一切的开始,绘画,是以感受美和表现美为基础的,同时又是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是幼儿用来传达情感的视觉语言。儿童画并不单单是一幅画,而是幼儿的自我表现。在绘画中,幼儿表现的是他的思想、感情、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对于三岁的幼儿来讲,绘画有一定困难,因为这时的幼儿手肌肉尚未成熟,手臂动作很难控制。因此,他们的绘画,只能画出一些乱线、乱点或乱色块。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教师示范----幼儿作画----教师讲评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最大的不足就是幼儿处于被动状态,机械、麻木地模仿教师的范例,去画自己根本不理解、不感兴趣的内容。从表面上看,幼儿漂亮的作品似乎不少,但一味的模仿会使幼儿作画概念化、失去敏锐的感知,深入的思考和充满童趣的想像、失去对新鲜事物的观察,从而束缚了幼儿的创造力。不少幼儿一离开样本就寸步难行。为此,我们有必要在美术活动中探索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新路子。结合实际,我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发展。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一般来说,幼儿对画画都有兴趣,但并不会持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激发、培养和保持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一)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富有童趣的语言,易于让幼儿产生轻松、愉快的心理,使他们乐于参与,更能轻松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教师除要做到口头语言的直观形象外,还可结合多种体态语言进行形象生动的表演和描述,使之成为发展幼儿思维的有效手段。如在带领幼儿户外写生时,我简单讲解写生要求后不忘模拟花草的语气加上一句“小朋友,快帮我们拍照吧!”这些充满情趣的语言,在无形之中就会使幼儿产生作画的兴趣,能使美术活动变得轻松愉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要使幼儿绘画兴趣始终高涨,教育内容、方法应该多样化,根据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将游戏融入绘画活动之中,使游戏与绘画创作紧密结合,以此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在美术活动中我较多地运用诗歌、故事、猜谜语、做做玩玩等游戏,使幼儿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象。
  二、创设情境、采用游戏恰当地启发幼儿的思维
  教师是创設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幼儿感知,使其能投入到故事情景中,让思绪跟着故事线索走,从而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用一个故事、儿歌来调动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根据听到的内容设计一个画面。这样幼儿不仅对文字有深入的了解,创造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引导幼儿不断观察,挖掘创造的潜力
  幼儿认识世界获得信息最多的是视觉,它是幼儿心灵的窗口。不断引导幼儿对事物进行观察,是获得丰富感性经验的前提。教师要先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顺序观察法、对比观察法等让幼儿学会有静到动、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在日常生活散步、户外活动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幼儿园的风景、小动物的特征和动态等。这就为幼儿的美术创造活动积累了很好的素材,如美术活动“小金鱼”,我先让幼儿在活动前的一些户外活动时间里充分、仔细地观察金鱼:正面观察、侧面观察、背面观察、远处观察、近处观察,从不同方位对金鱼有全面、细致的印象;观察金鱼游的姿态,了解金鱼的习性;观看金鱼的电视或录象,为幼儿的创作奠定基础。
  四、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一)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自由发散、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的思维过程。其特点是流畅、变通和独特。在训练时要有一定的目的要求,启发引导幼儿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扩散,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将材料与自己已有的表象联系起来。
  (二)集中思维训练
  集中思维为发散思维提供起点和归宿,只教幼儿发散思维,也容易使其漫无边际,缺乏归纳整理能力。得不到集中思维的帮助,创造难以实现,我们的做法主要有:
  1.重叠组合画。将几个图形或线条重叠在一起,画出优美的画。
  2.任意组合。把若干个不相符的图案组合成有意义的画。
  3.选择组合。提供水果、蔬菜、鸟类、家禽等图,请幼儿选一个主题将这些图案组成成一幅有情节的画。
  4.多画多练是提高幼儿绘画技能的主要途径,除了每天绘画教学活动外,还可利用区域活动中的绘画角,扮演小画家,引导幼儿参与到绘画活动中来,教师为幼儿提供纸和笔,供幼儿自由涂画,并以参与者的的身份与幼儿一起画画,这样就会大大的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五、科学调配活动时间,使活动开展更顺畅、充分
  传统的观念认为幼儿每次绘画活动的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之间最佳。实际上这样的时间安排并不能满足活动的需要和幼儿的需要。我们认为:衡量活动时间是否合适的标准在于观察幼儿是否还有继续活动的需要,是否能自始至终地专注于该项活动。所以,要针对具体内容作适当的时间调整,或延长或缩短,作这样的时间调整,一是符合幼儿绘画本身的特点。二是有利与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三是可以直接提高画面的效果与教育效果。
  六、正确评价作品,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在艺术领域的内容中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作,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当幼儿在胡乱涂抹一阵,完成作业后,即使这张画再难看,但他心中的满意程度不亚于完成一幅完美无缺的作品,这时,他希望与他人共同分享这种喜悦,更希望得到成人的承认和赞赏。所以,我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是单纯地以画得是否“像”来确定一张画的好坏,而是更加重视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幼儿对美的情绪体验,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接纳孩子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鼓励他们这种可贵的创作勇气,以此使他们保持对创作的兴趣与绘画的热情。
  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幼儿的好奇、想象中,萌动着可贵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们要抓住每一次机会,把它转化成动力,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其他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已经举办了5届,在最近的2016年度评选中,一篇题为《告别“黄金时代”:对52位传统媒体人离职告白的内容分
《资本论》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生态伦理的哲学起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是物质交换,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中介是劳动;生态伦理的失范根源在于资本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同时也进入到了一个网络技术为主的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作为全新的信息传播途径和传播平台,已经被公众广泛熟知与熟练运用,新媒体的传播效力
当植物一旦成为植物图案,则演变为具有人文价值的艺术状态。这些留存在陶器、骨器、玉器上的植物图案可以得到长时期的保留,并融入人类的历史,于是,植物图案又成了记录人类生
归纳了氧化铝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阐述了纳米氧化铝的性能、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面条美味可口,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快餐面条,前景光明。但面条蒸煮后保存时由于营养丰富,极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导致快餐面的保质期非常短,甚至脱离不了冷链运输和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有效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指南》中指出,"利用
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融资是一直困扰着它们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成为了新常态之后开始进入放缓的趋势,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进一步加剧。发展普惠金
目的探讨竹节参总皂苷对自然衰老大鼠脂肪组织炎症的改善作用。方法 48只2月龄大鼠随机分成自然衰老组及竹节参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10、30、60 mg/kg),每组12只,待大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