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情感教育功能,提高中专语文教学效果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wjdb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教育重点在于以情和美感动人,而情感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灵魂,是教学活动的基石。因此,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功能,将语文教学中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思想与心灵上的互动有效融合,促使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内在动力,达到提高中专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情感教育;中专语文;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完善一个人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仅包括一个人智力方面的成长和发展,还包括能力的提高,既要发展人的认知能力,又要培养人的情感。中专语文教育的价值和目的主要包含学生的人格、情感两方面的培养和成长,其次才是向学生传授技能。因此,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情感教育功能,借此改善其教学质量。
  一、中专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语文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其需要利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情感,在教学中实现情感交流以及心灵上的碰撞。同时,学生只有从情感上去理解和认知知识,才能热情地去学习。中专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和社交能力的工具,而且在语言的辅助下向学生传递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其教学中包括心灵感受和社会生活等,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美和生活美。此外,语文课文大多是艺术性语言组成,而艺术的灵魂就是情感,存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方面。加之中专学生年龄因素,文化学习基础较差,且缺乏一定的家庭教育,导致学生缺少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而情感教育能够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情感教育是完成中专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
  二、发挥情感教育功能,提高中专语文教学效果
  (一)构建温馨融洽情感教育氛围
  語文教材选择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的背景下创作,是作者有目的的情感表达。因此,中专语文教师在运用情感教育功能时,应设计具有吸引力的导语,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背景中。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从教学内容的情感表现方面出发,以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表情、饱含情感的语调、心境以及在课文指导下做出的提示性动作、表达的语言等,都能够为学生设计一种温馨融洽的情感氛围,激活学生语文思维的同时,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期待。一旦学生的情感被调动,他们就会自主从情感的道路上亲近作者、走进课文。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影像视频等内容,构建良好的情感氛围。例如在讲解与山水美景有关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影像,从视觉和听觉上激发学生情感,使其感受山水美景的迷人之处,从而提高学生感知美和发现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感,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成长,进而完善学生人格,达到提升中专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将情感教育贯穿在全过程中
  将情感教育贯穿在中专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落实教学:
  第一,寻找学生兴趣点。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教师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的情感、方法、态度以及兴趣等,进而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利用学生的兴趣发挥情感教育功能。第二,教师可以将中专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增加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语文教学应以课堂为中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拓展,将语文教学全面贯彻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第三,在朗读课文时要掌握其中的情感信息。情感教育要融合于朗读教学中,通过语言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潜心感受,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例如朗读《沁园春·雪》时,要以豪情万丈的气魄读上阕,而下阕的阅读则要读出居高临下的情感,而最后的三句话要读出意气轩昂,从而表达出作者的信心和胸襟。发挥情感教育功能,需要中专语文教师将情感教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利用自身对课文创作背景、作者思想以及经历的了解,促使学生从情感上感知课文。
  (三)借助多种手段展开情感教育
  如果中专语文教学中缺少情感因素,学生在教学中就会表现得没有任何反应、木然,缺乏学习兴趣,对学习内容也采取漠然的态度,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情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手段,尤其是在讲解艺术性较为突出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投影、音乐、影像资料以及图片等方法进行教学,促使学生情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使其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进而大幅度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和教学效果。
  (四)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情感教育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积累也能够丰富其情感体验。中专语文教师在运用情感教育时,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条件设计主题活动,引导学生针对热点话题或是社会性话题进行探讨,充分挖掘并利用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此外,学生广泛参与到情感教育中,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丰富情感。课文源自于作者的情感体验和生活背景,而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也能够与其生活融合,即学生生活经历越是丰富,其情感也就越丰富,情感体验丰富,也将对学生的生活态度做出科学的引导和指导。因此,中专语文展开情感教育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体验作者的情感和创作思想,重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情感体验,并且适当组织交流会。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面对的问题和思想状态,从而对学生采取针对性帮助,帮助学生自我成长。
  三、总结
  情感教育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有效的情感教育能够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增加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和身心健康的成长。中专语文教师在运用情感教育功能时,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其灵活使用,主要能够尊重并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能够发挥出情感教育功能,提升其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彭伟伟.浅谈中职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价值及实施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18).
  [2]朱辉.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分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0).
  [3]祝冬梅. 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一).北京: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8.
  [4]池海燕.开往春天的地铁——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亚太教育,2015(18).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尤其是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读写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其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同时,对于其他各个科目的学习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意义重大。另外,阅读和写作还是相辅相成的存在,两者的相互结合,能够帮助小学生实现各方面素质的强化,如理解能力的提高和表达能力的强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相互结合,尤
【摘要】将原文本与拓展文本进行对比阅读,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更清晰明确文本表达形式的特点,更深刻体会文本主旨,更透彻品悟人物形象,将自主合作及探究学习真正运用到阅读活动中,学生的文本赏析力也得到真正提高。  【关键词】拓展文本;对比阅读;文本赏析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采取“就篇论篇”的
【摘要】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核心素养。因为作文有较强的综合性,因而此部分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但传统语文作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因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影响而依旧运用单一陈旧教学方式,以致学生对写作没有较为强烈的兴趣,频繁认为无话可写,长此以往,降低作文教学效率和质量。思维导图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延伸而出的教学方式,调动左脑的顺序、逻辑、文字、数字、条理
【摘要】在现代教育领域中,要想建设高效的课堂教學,就要做好课堂教学形式的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班级授课制的有效教学形式,但是通过调查不难发现,现阶段的小组合作形式不够精细化,形式主义严重,随意性问题突出。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小学语文教学,笔者结合个人经验分析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精细化合作研究,为语文老师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精细化;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阅读和作文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主要体现。作者通过教学实际和教学研究,对如何做好阅读与作文能力进行了专项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风格。读后会觉着对学生在识字、理解、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在课堂中渗透作文教学培养诸方面思路更加清晰,对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大有禆益。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阅读;作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课
【摘要】文言文和作文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的难点。语文教师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利用文言文教学来指导学生写作文,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教师利用文言文指导学生列提纲,指导学生写作文讲故事的思维,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方法,积累作文的语言,从而达到活用文言文,成就好的初中作文的目的。  【关键词】文言文;作文;提纲;故事思维;写作方法;作文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
【摘要】经典诵读是最近几年极为理性的话题,同时其主流群体的年龄越来越小,对那些较为经典的文章进行阅读既可以使我们的民族精神得到弘扬,还可以有效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其对学生系统化学习语文知识极为有利,同时还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而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难度,深刻理解文章。但是,就现阶段情况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效果并不明显,本文
【摘要】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式,对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应结合最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以科学的教学策略,将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融入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掌握有效的群文阅读的方法,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在高中课程的学习中,语文可以说得上是十分重要的学科,而作文就是这门学科的重中之重。关于中学生写作问题其实是一个适用范围较广的问题,学生对于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是较为迫切的,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作文在考试当中的分值比重较大,更重要的是这其中涉及知识并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学习能够满足的,而且这是一项长久需要的技能素养。所以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提升都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