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68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化教学不仅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对提升中学生物教学效率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加强生活化教学。实施中学生物生活化教学,一要创设生活教学情境;二要注重教学内容生活化;三要重视实验教学生活化;四要提倡生活型练习。
  [关键词]中学生物 生活化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70109
  生活教育理论是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它不仅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而且对现代中学生物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蕴含教育,只有把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及时发现生活中的生物趣味知识,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现象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对于中学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从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学实验与练习设计四方面进行综合运用。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1.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入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习效果。陶行知先生曾强调“唤起兴味”,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积极心理。利用生活情境导入课堂可以让学生产生亲近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新知识。例如,在讲授“生物的变异”时,可以这样创设生活情境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些父母的皮肤很白,而孩子的肤色却很黑。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样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不仅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索问题的答案,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善用生活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常会遇到教学的重难点问题。教学重难点能否正确把握,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重点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在知识系统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难点是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内容,一般不在知识的纽结上。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及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所以学习的难点会有所不同。虽然重难点知识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不是完全重合的。教师要注重区分“重合式”难点与“障碍式”难点,把握教学重点,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利用科学、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在讲授“免疫系统”时,可利用“战争”这一生活化情境进行教学,在生活化情境中用军队指代免疫系统,士兵代替免疫细胞,武器指代免疫物质。士兵用武器打仗,保卫军队的安全。同理,免疫细胞同样用免疫物质保卫着免疫系统。这样,通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突破重难点。
  3.巧用生活问题情境,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讲解新知识时,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巧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主动探究新知识,从而达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目的。这不仅能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识,还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例如,在讲授“核酸”时,教师可以利用“公安办案时为什么可以通过头发、指纹等信息确定犯罪嫌疑人”这一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核酸遗传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1.结合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进行教学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生物问题,从生物学的角度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小常识,使复杂的生物现象生活化,以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学生的生活与生物学习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直接经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生物学知识,把繁琐的知识简单化,深入浅出,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讲授“酶的催化效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加酶洗衣粉和无酶洗衣服同时洗涤沾油渍的衣服,用无酶洗衣粉洗的衣服却留下污渍的原因,进而让学生通过实现验证酶催化效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挖掘生活教学资源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生物学教材中编制了很多与生活有关的内容,但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应该学会用教材教,灵活运用教材,积极发现教材之外的生活教学资源。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不同地区的学生生活方式会有所不同,教材编写也不会考虑各个地区差异,所以教师应该活用教材,结合不同地区的学生的生活情况挖掘教学资源,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比如,沿海城市中的学生可能比较
  了解海产养殖、捕鱼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课前搜集这方面的资料,课上与学生一起探讨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热情。
  三、实验教学生活化
  1.利用生活物品开展生物小实验
  由于受到新课程理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品,并在实验中加以运用,把生物实验与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讲授“渗透作用”时,学生可以把家中腌制的萝卜从盐水中取出来,然后放到清水中,学生发现萝卜由软变硬,进一步理解生物学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
  2.开发生活中的隐性实验器材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用废旧物制作实验器材,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比如,把注射器用作移液管。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验资源,树立一器多能的理念。比如,用高压锅作为灭菌容器。这不仅节约了实验器材,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练习生活化
  1.选择生活化习题
  在选择习题时,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便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例如,在讲授“细胞中的无机物”时,可以选择以下习题:夏季酷暑时分,在室外作业的人们应多饮用什么水?A.盐水;B.牛奶;C.纯净水;D.果汁。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不同的效果,进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无机盐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
  2.练习设计应注重生活化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运用生活背景设计问题,及时巩固、深化学生已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生物学的视角,发现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比如,讲授“新陈代谢”时,让学生课下调查大棚蔬菜种植情况,并结合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提出一些提高蔬菜产量合理化建议。在生活中学习生物学知识,关注社会,参与实践,重视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郭晋燕.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3):91-93.
  (特约编辑 安 平)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提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要从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讲解点,使自己的精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和说。  [关键词]主体少讲精讲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103  教改进行了多年,可看看我们身边的同行,还有不少人把讲台当做个人舞台,总舍不得
摘要:金融创新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国家的发展战略中,为什么如此重视金融创新,创新的意义在哪里?威廉-N-戈兹曼的经济学名著《价值起源》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正是金融创新创造了价值,改变了世界。横琴新区作为第三个国家级新区,被赋予了更多的特殊历史使命。本文从横琴新区的发展定位和产业结构为着眼点,结合私募股权基金特点、模式、作用,努力挖掘适合横琴发展的私募股权基金创新模式,使之成为真正服务并推动实体经
[摘要]细胞分裂是生物细胞所具有的一项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一切生物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变异的基础。学好这部分知识对正确把握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理解掌握遗传和变异等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这部分知识的命题,特别是高考,多以图文信息题为主。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应注重将课本中细胞分裂变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转换成文字信息,或将各种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文字叙述转化为图表信息,在不断进行有效的图文信息转换的过程
根据水工建筑物特点,设计悬臂结构翻转模板,避免混凝土错台、挂帘等现象,确保坝体外型尺寸要求;翻转模板能实现混凝土快速、不间歇连续上升,能显著缩短混凝土施工工期、降低
[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素质化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已得到一定的推广。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语言,其在社会实际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加强对学生的英语教学也成为广大教师、家长极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今,在创新化的时代发展下,采取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组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方式,既可以营造良
认真审题有助于学生明确答题方向,关联对应知识,达成解题目的。审题要从题干、设问、备选答案三个试题组成部分进行细致分析,兼顾试题整体、题干材料、设问语句、选项四个方
[摘 要]中小学段的顺利过渡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学习状况,并且在此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引起教育同仁的关注。探析中小学段衔接中学困生形成的内因并寻找转化措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小学段 过渡 学困生 内因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50102  小学教育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而初
电化学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在高中教材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通过对新、旧纲要的解读,发现高中化学对电化学教学的要求没有丝毫的减少,近年各地的高考题都会有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