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低配电网有负荷密度大、用电量集中、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我国低压配电网整体情况为:结构复杂,分支线较多,负荷性质复杂,历史资料不全,部分老城区的配电网络相对较薄弱、负荷转供能力较差等问题,加强对电力系统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低压配电网的特点及配电线路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 道路设计 因素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网规划作为电网发展的“龙头”,对电网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压配电线路是同用户直接相连的关键环节,线路运行环境以及产生故障类型、成因都很复杂。良好的低压配电线路设计可以为电力公司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南方电网公司在启动“十二五”配电网规划修编启动会上,陈允鹏经济师说过:“规划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效果的影响是长期的、规划的失误是不可挽回的。”
一、低压配电线路的实施步骤
1.线路的路径勘测与定位(1)路径选择目的。路径选择的目的,就是在符合相关方针和政策及规则章程的基础上,从线路的起点和终点之间选出最为合理的路径。所以工作人员选择线路路径时,要根据相关政策方针、规章制度的要求,对是否影响安全运行、施工是否便利等因素全面衡量,才能选出最适合的线路路径。(2)路径选择的原则。在对路径进行选择时,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路径选择尽量不要长,转角不要多,主干线最好离道路两侧近,而且不影响通行;为了减少对绿化的破坏,线路选择尽量躲开树林、绿化带和果园等;也要避开矿区、水泥厂等污染区;线路要远离可燃物和爆炸物的存储室,少占耕地,配合道路规划,还要考虑其对弱电线路的影响问题。(3)线杆位置测定。在确定路径以后,利用线尺和花杆或者用经纬仪测量来确定线杆位置。按照配电线路档距不宜大于50米的要求确定杆位。电杆应少占农田,尽量靠近被跨越物。供电区的线路长度宜控制在供电半径不大于500米,确定其长度后,运用允许电压降进行校核。
二、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
1.线路的现状分析
低压线路的现状分析,通过分析低压线路的情况,得出现状存在的问题,如:低压线路过载、重载、末端电压低、存在安全隐患等。对于现有不满足导则规定的线路,有条件可以实测末端电压,对不满足电压质量要求的用户可按导则进行改造;对于没有条件实测末端电压的,根据低压线路供电长度偏长的线路,对于线路长度较长和负载率较高的线路应采用改进的损失系数法公式进行线损率和电压损耗率分析。低压负荷预测根据不同类型区域,不同面积下的户均用电量进行估算。
2 低压配电线路保护的选择性
配电线路保护的选择性是指在配电网络中某一点发生过电流故障时,配电保护电器按预先规定动作的次序有选择性地动作,不允许越级动作,把事故停电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2.1 配电线路对保护电器的要求
配电线路对各级低压保护电器的要求如下:
(1)低压主开关柜内保护
电器低压主开关柜内保护电器应把供电的可靠性放在首要位置,以确保连续供电。由于低压保护电器接近电力变压器,丰配出母线的容量特别大,因此要求它既应与电力变压器一次侧的高压熔断器的保护特性配合,又应与下级保护电器尽可能实现全选择性保护配合。
(2)终端配电箱内保护
电器终端配电箱直接连接用电设备,短路或接地故障时要求尽快甚至瞬时切断电路,无选择性要求。终端配电箱内的低压保护电器应设短路和接地故障保护,而线路末端则不必设短路保护,而是根据所接用电设备需要装设控制电器或用电设备的过载保护电器。
2.2 低压保护电器级间选择性配合技术
只有根据低压配电保护电器的特性,恰当地选择保护电器,正确整定保护电器的额定电流、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才能实现低压保护电器级间的选择性配合,保证线路出现故障时尽可能缩小停电范围。
三、低压线路故障的维护与维修探讨
1 针对线路设备自身缺陷而产生的故障,平时从业人员应做到维修及时,注重低压线路维护工作:
①及时更新老化严重的线路设备,注重平时线路的检修工作。
②若发现低压线路的档距不合理时,应对其进行维修:按照导线最低点对地面最小垂直距离、杆塔高度以及导线允许应力等进行确定。低压线路档距通常采取如下数值:郊区一般为 40m-60m;城市一般为 40m-50m。
③在低压配电线路施工中,应严格把关,注意导线的张力,使三相导线的驰度等同,同时确定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在线路巡视的过程中,倘若存在此类问题,必须及时地组织处理。
④应在交叉、跨越的线路上保留一定的间隔距离,同时,如果在巡视时发现由于水分、有害气体等的侵蚀导致的避雷线或者钢导线严重腐蚀时,要及时地进行更换,此外,还应做好风、汛、寒、暑、雷、树六防工作。
⑤在低压线路安装时,应检查瓷绝缘子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或者是否有老化现象,并且在巡视中如果發现有闪络痕迹的瓷绝缘子时,应及时地进行更换,同时,更新的瓷绝缘子要通过耐压试验。
2针对由于外力破坏导致线路故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维护工作:
①组织相关单位加大维护低压线路的宣传教育,创造良好的保电舆论氛围。借助广播电台、电视及报纸等媒体开展电力法规,诸如《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法》等宣传;在沿线路所在的村庄或居住小区通过发放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材料的形式,引导村民或城市居民爱护电力设施,提高他们对保护电力设施重要性的意识以及对电力设施进行破坏的危害性和严重性的认识。促使群众义务保护低压线路,加强群众护线工作。
②尽量避免在输电线路下焚烧农作物,同时注意保持环境清洁,杜绝大风时空中有漂浮物的产生。
③在线路杆塔上安设警告标识牌或者书写护线宣传标语,着重加强盗窃严重区域的防范性工作。
④在改造或者新建的低压配电线路中的分段和分支开关可采用有较高寿命且无油化,较长检修周期以及绝缘和灭弧性能好的真空断路器,从而降低线路断路器的故障率。此外,配电线路上加装柱上真空开关,使故障范围缩小,缩减停电时间和减少停电面积,以便快速查找故障。
⑤加强对低压线路的巡视,做好线路的清障工作。对防护区内对线路安全有危害隐患的树木进行及时地清理、整顿;同时,预防车辆碰撞杆塔事故的发生,为能够引起驾驶人员的注意,可采取在交通道路的杆塔上涂上反光漆,并且在拉线上加套反光标志管等措施。
⑥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他们对线路维修和维护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站经常性的反事故演习活动,从而更好地完成事故抢修工作。
四、电网安全保护方式选择
(1)防雷保护。防雷,是指通过组成拦截、疏导最后泄放入地的一体化系统方式以防止由直击雷或雷电电磁脉冲对建筑物本身或其内部设备造成损害的防护技术。事实证明,由于防雷保护设施的不完善,很容易发生雷击事故,从而烧坏变压器和其他设备。架空绝缘线路在0.5千米的路段内无防雷设施时,应装一组避雷器。为防止变压器被雷击损坏,应选择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并将其安装高压和低压两侧,避雷器的安装要严格按规程进行;为防止用户用电设备遭雷击损坏,在用户集表箱内相线与接地线之间安装金属氧化物无间隙避雷器,这样在防雷的同时也能保护用户人身安全和家电安全。
(2)剩余电流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概念即是在规定条件下,当剩余电流达到或超过给定值时,能自动断开电路的机械开关电器或组合电器。从保护方式上来说,对于一般低压电网应安装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和剩余电流总保护自动开关,而对于大范围供电或有重要用户的低压电网可根据实际情况加设剩余电流中级保护。在安装位置方面,总保护大多安装在低压总盘处,末级保护一般安装在用电用户住所内。保护器本身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且是国家认可的入网产品,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应该符合规程要求。
结语
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要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执行,确保线路设计的合理性、可实施性。这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要给予高度重视。为了实现线路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在线路设计时要求对所设计线路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细致的研究,从而选定线路的设计方案,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曾琦 . 浅谈低压配电线路线损管理措施 [J]. 农家科技 ,2011,(S2):59.
[2] 北京市电力公司.配电网技术标准.规划设计分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关键词:城市 道路设计 因素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网规划作为电网发展的“龙头”,对电网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压配电线路是同用户直接相连的关键环节,线路运行环境以及产生故障类型、成因都很复杂。良好的低压配电线路设计可以为电力公司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南方电网公司在启动“十二五”配电网规划修编启动会上,陈允鹏经济师说过:“规划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效果的影响是长期的、规划的失误是不可挽回的。”
一、低压配电线路的实施步骤
1.线路的路径勘测与定位(1)路径选择目的。路径选择的目的,就是在符合相关方针和政策及规则章程的基础上,从线路的起点和终点之间选出最为合理的路径。所以工作人员选择线路路径时,要根据相关政策方针、规章制度的要求,对是否影响安全运行、施工是否便利等因素全面衡量,才能选出最适合的线路路径。(2)路径选择的原则。在对路径进行选择时,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路径选择尽量不要长,转角不要多,主干线最好离道路两侧近,而且不影响通行;为了减少对绿化的破坏,线路选择尽量躲开树林、绿化带和果园等;也要避开矿区、水泥厂等污染区;线路要远离可燃物和爆炸物的存储室,少占耕地,配合道路规划,还要考虑其对弱电线路的影响问题。(3)线杆位置测定。在确定路径以后,利用线尺和花杆或者用经纬仪测量来确定线杆位置。按照配电线路档距不宜大于50米的要求确定杆位。电杆应少占农田,尽量靠近被跨越物。供电区的线路长度宜控制在供电半径不大于500米,确定其长度后,运用允许电压降进行校核。
二、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
1.线路的现状分析
低压线路的现状分析,通过分析低压线路的情况,得出现状存在的问题,如:低压线路过载、重载、末端电压低、存在安全隐患等。对于现有不满足导则规定的线路,有条件可以实测末端电压,对不满足电压质量要求的用户可按导则进行改造;对于没有条件实测末端电压的,根据低压线路供电长度偏长的线路,对于线路长度较长和负载率较高的线路应采用改进的损失系数法公式进行线损率和电压损耗率分析。低压负荷预测根据不同类型区域,不同面积下的户均用电量进行估算。
2 低压配电线路保护的选择性
配电线路保护的选择性是指在配电网络中某一点发生过电流故障时,配电保护电器按预先规定动作的次序有选择性地动作,不允许越级动作,把事故停电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2.1 配电线路对保护电器的要求
配电线路对各级低压保护电器的要求如下:
(1)低压主开关柜内保护
电器低压主开关柜内保护电器应把供电的可靠性放在首要位置,以确保连续供电。由于低压保护电器接近电力变压器,丰配出母线的容量特别大,因此要求它既应与电力变压器一次侧的高压熔断器的保护特性配合,又应与下级保护电器尽可能实现全选择性保护配合。
(2)终端配电箱内保护
电器终端配电箱直接连接用电设备,短路或接地故障时要求尽快甚至瞬时切断电路,无选择性要求。终端配电箱内的低压保护电器应设短路和接地故障保护,而线路末端则不必设短路保护,而是根据所接用电设备需要装设控制电器或用电设备的过载保护电器。
2.2 低压保护电器级间选择性配合技术
只有根据低压配电保护电器的特性,恰当地选择保护电器,正确整定保护电器的额定电流、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才能实现低压保护电器级间的选择性配合,保证线路出现故障时尽可能缩小停电范围。
三、低压线路故障的维护与维修探讨
1 针对线路设备自身缺陷而产生的故障,平时从业人员应做到维修及时,注重低压线路维护工作:
①及时更新老化严重的线路设备,注重平时线路的检修工作。
②若发现低压线路的档距不合理时,应对其进行维修:按照导线最低点对地面最小垂直距离、杆塔高度以及导线允许应力等进行确定。低压线路档距通常采取如下数值:郊区一般为 40m-60m;城市一般为 40m-50m。
③在低压配电线路施工中,应严格把关,注意导线的张力,使三相导线的驰度等同,同时确定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在线路巡视的过程中,倘若存在此类问题,必须及时地组织处理。
④应在交叉、跨越的线路上保留一定的间隔距离,同时,如果在巡视时发现由于水分、有害气体等的侵蚀导致的避雷线或者钢导线严重腐蚀时,要及时地进行更换,此外,还应做好风、汛、寒、暑、雷、树六防工作。
⑤在低压线路安装时,应检查瓷绝缘子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或者是否有老化现象,并且在巡视中如果發现有闪络痕迹的瓷绝缘子时,应及时地进行更换,同时,更新的瓷绝缘子要通过耐压试验。
2针对由于外力破坏导致线路故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维护工作:
①组织相关单位加大维护低压线路的宣传教育,创造良好的保电舆论氛围。借助广播电台、电视及报纸等媒体开展电力法规,诸如《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法》等宣传;在沿线路所在的村庄或居住小区通过发放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材料的形式,引导村民或城市居民爱护电力设施,提高他们对保护电力设施重要性的意识以及对电力设施进行破坏的危害性和严重性的认识。促使群众义务保护低压线路,加强群众护线工作。
②尽量避免在输电线路下焚烧农作物,同时注意保持环境清洁,杜绝大风时空中有漂浮物的产生。
③在线路杆塔上安设警告标识牌或者书写护线宣传标语,着重加强盗窃严重区域的防范性工作。
④在改造或者新建的低压配电线路中的分段和分支开关可采用有较高寿命且无油化,较长检修周期以及绝缘和灭弧性能好的真空断路器,从而降低线路断路器的故障率。此外,配电线路上加装柱上真空开关,使故障范围缩小,缩减停电时间和减少停电面积,以便快速查找故障。
⑤加强对低压线路的巡视,做好线路的清障工作。对防护区内对线路安全有危害隐患的树木进行及时地清理、整顿;同时,预防车辆碰撞杆塔事故的发生,为能够引起驾驶人员的注意,可采取在交通道路的杆塔上涂上反光漆,并且在拉线上加套反光标志管等措施。
⑥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他们对线路维修和维护的水平,同时可以看站经常性的反事故演习活动,从而更好地完成事故抢修工作。
四、电网安全保护方式选择
(1)防雷保护。防雷,是指通过组成拦截、疏导最后泄放入地的一体化系统方式以防止由直击雷或雷电电磁脉冲对建筑物本身或其内部设备造成损害的防护技术。事实证明,由于防雷保护设施的不完善,很容易发生雷击事故,从而烧坏变压器和其他设备。架空绝缘线路在0.5千米的路段内无防雷设施时,应装一组避雷器。为防止变压器被雷击损坏,应选择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并将其安装高压和低压两侧,避雷器的安装要严格按规程进行;为防止用户用电设备遭雷击损坏,在用户集表箱内相线与接地线之间安装金属氧化物无间隙避雷器,这样在防雷的同时也能保护用户人身安全和家电安全。
(2)剩余电流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概念即是在规定条件下,当剩余电流达到或超过给定值时,能自动断开电路的机械开关电器或组合电器。从保护方式上来说,对于一般低压电网应安装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和剩余电流总保护自动开关,而对于大范围供电或有重要用户的低压电网可根据实际情况加设剩余电流中级保护。在安装位置方面,总保护大多安装在低压总盘处,末级保护一般安装在用电用户住所内。保护器本身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且是国家认可的入网产品,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应该符合规程要求。
结语
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要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执行,确保线路设计的合理性、可实施性。这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要给予高度重视。为了实现线路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在线路设计时要求对所设计线路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细致的研究,从而选定线路的设计方案,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曾琦 . 浅谈低压配电线路线损管理措施 [J]. 农家科技 ,2011,(S2):59.
[2] 北京市电力公司.配电网技术标准.规划设计分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