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探讨淡水资源不足地区微咸水与再生水的合理利用方式。通过盆栽试验,以当地地下水灌溉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比例微咸水与再生水混合灌溉(再生水灌溉T1、5g/L微咸水与再生水等量混合灌溉T2、5 g/L微咸水灌溉T3)对土壤水盐、水溶性离子离子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利用第二代生物综合响应(IBRv2)指数法评估土壤酶活性对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效应的响应。结果表明,1)随着微咸水与再生水混合液中微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3503-2,2017YFC0403302-1);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00410552);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202102110264); 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FIRI202001-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淡水资源不足地区微咸水与再生水的合理利用方式。通过盆栽试验,以当地地下水灌溉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比例微咸水与再生水混合灌溉(再生水灌溉T1、5g/L微咸水与再生水等量混合灌溉T2、5 g/L微咸水灌溉T3)对土壤水盐、水溶性离子离子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利用第二代生物综合响应(IBRv2)指数法评估土壤酶活性对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效应的响应。结果表明,1)随着微咸水与再生水混合液中微咸水比重的提升,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越高。2)微咸水-再生水混合灌溉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较微咸水和再生水灌溉处理均有所提升,土壤蔗糖酶活性较再生水灌溉略低,但却高于微咸水灌溉。3)基于IBRv2指数法,与CK相比较,T1处理引起的酶活性偏差最低,IBRv2值为2.12,T2处理次之,IBRv2值为2.42,T3处理最高,值为2.92。T3处理中S-AKP/ALP、S-SC、S-UE活性均受到抑制,T2处理对S-AKP/ALP、S-UE活性具有诱导作用,但对S-SC略有抑制,T1处理对,S-AKP/ALP、S-SC活性具有诱导作用,但对S-UE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因此,基于IBRv2,并综合考虑土壤酶活性指标以及再生水资源量量大、日排放量小等自身局限性,在干旱缺水地区,可以考虑用再生水与微咸水配合使用。研究结果可为淡水不足地区微咸水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采用一种简单、绿色、低成本的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在950℃下成功制备了高结晶质量的GaN薄膜.为了提高GaN薄膜结晶质量和弄清GaN薄膜光响应机制,研究了GaN缓冲层制备温度对GaN薄膜结晶质量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GaN缓冲层制备温度的增加,GaN薄膜的结晶质量先提高后降低,在缓冲层温度为875℃时,结晶质量最高,此时计算得出的总位错密度为9.74×10~9 cm-
农村高中历史教学由于受空间和现实掣肘,有效教学难以完全展开。运用微课教学法可以实现知识点的聚焦、资源的整合,进而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技术通过搭载特定传感器,使移动机器人在没有任何环境先验条件下,通过在运动过程中自主建立环境模型来计算自身位姿,能够大幅提高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导航能力,以及对不同应用环境的适应性,并有助于后续动态路径规划、实时避障与多机器人协作的实现。视觉SLAM是指以相机作为外部传感器,通过采集周围环境信息来创建地图并实时估计机器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发展,珠江口两岸交流将进一步加强,现有交通条件已阻碍地区发展,需要研究一条深圳至珠海的快速越海通道。受两岸建设环境及交通需求影响,通道需要统筹考虑高铁、城际、公路共通道越海。本文从两端控制因素、区域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航道、锚地等方面入手,研究了越海通道的建设模式、敷设方案,并从隧道断面、施工方法、设备选型、桥梁结构、人工岛规模等方面研究了公铁复合通道的建设方案,为通道的后续
2020年10月,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支持引导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方案》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10月发布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均明确要求建立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开启了黄河全流域“大保护、大治理”的新格局。但两个文件并未明确规定黄河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内容,建立黄河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模式仍然存在以下障碍:流域自然条件差异
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关注和需求不断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也逐渐走入研究者的视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为村民提供高质量、丰富多彩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选取位于东北的欠发达乡镇四平市C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问卷等调研方式,发掘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调查
有效的战略规划是全面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保障,成为企业正确认识和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企业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已经无法充分满足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未来进一步充分发挥出战略规划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全面加强企业战略规划有效实施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将着重对如何提高企业战略规划有效实施方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强调: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到2035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我国从“十一五”规划至“十四五”规划,均将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建设完善的生物医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