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物理试题尤其是重大考试的试题编制是一项艰辛而又慎重的工作,题目既要准确考查相关的知识点,又要保证质量过关,不出现任何科学性的错误,以免误导学生.这就要求出题者思维严瑾、推理科学、想象合理,对材料背景调查详尽,对题目内容所涉及的科学常识基本通晓,不能说“外行话”.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近几年各地的中考物理试题中偶尔也会出现个别“乌龙题”,其结论有悖事实或其依据与理不通.有的还作为“经典习题”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试题尤其是重大考试的试题编制是一项艰辛而又慎重的工作,题目既要准确考查相关的知识点,又要保证质量过关,不出现任何科学性的错误,以免误导学生.这就要求出题者思维严瑾、推理科学、想象合理,对材料背景调查详尽,对题目内容所涉及的科学常识基本通晓,不能说“外行话”.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近几年各地的中考物理试题中偶尔也会出现个别“乌龙题”,其结论有悖事实或其依据与理不通.有的还作为“经典习题”经常出现在各地的教辅用书中,长久流传,后果堪忧.现举几个值得商榷的例子,与读者探讨.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春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灵是小小的寂寞的城。我亲爱的朋友。你为什么不笑呢?是冬日紧闭了你的心扉,是三月的柳絮没有叩响你的心门,是四月的春风没有拂过你的额头,还是那久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对人教版教科书高中《物理》(选修3-3)中的两幅插图产生了一些疑惑,经过研究,得出一些结论,现在与大家分享一下。 1 关于氧气分子速率分布的一幅插图 教科书第八章第四节的一幅插图(如图1所示)。在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结合图象,总结用哪些方法可以比较不同曲线对应的温度高低。学生总结出的方法有:根据曲线最高点对应的速率、根据最高点的高度、[TP12GW53。TIF,Y#]根据曲
杠杆是一种基本的简单机械,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常用的工具,近年来也是中考盘中常盛的一道佳肴,现结合以下考点让同学们一饱眼福. 1判断类型 例1(2013年泰安)图1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分析如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如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如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属于等臂杠杆;故只要比较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就可判断.图中四种工具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大家尤其熟悉,容易
1 前言 在许多学科当中都有“对称性”这个名词的存在,对称性既是一个理论概念,同时也是一种研究学科问题的基本方法。在物理学中,对称性的原理和方法是基础存在和普遍应用的。可以说,对称性在整个物理学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物理学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高中物理的力学教学中都要涉及到对称性的问题,把对称性引入到力学教学中,使理论和解题方法更简单化,从而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分析物理力学对称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2013年大多省市的中考试题的命制很好的体现了这一课程的改革. 例1(2013年福州市)2012年11月,我国自行研制的舰载多用途歼-15战斗机,首次成功起降在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
物理学追求认识自然界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学生学习物理,就要注意养成追根问底、悟物穷理的思维习惯,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新教材在《电磁感应》这一章中较老教材做了许多改动,从电磁感应现象,本质、规律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达到上述效果。但是由于高中学生在物理理论知识和数学知识两方面都有不足,学习时做不到深究,从而造成对电磁感应的认识不到位,而微元法能很好的加深理解和应用。 1 电磁感应现象
题目(2013年无锡中考26)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1所示.光斑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选填“合理、不合理”) . (2)为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
都说教材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资源,但是放眼当前我们的高中物理教学,我们的教材似乎成为了给学生讲解概念和知识罗列的工具,很多老师都忽视了教材后面的“问题与练习”,在使用的过程中总觉得教材似乎有不完美的地方。笔者将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与美国的《物理 原理与问题》这两套教材中的习题设置进行了对比,望有助于我们当前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实践。 1 当前人教版教材习题设置的欠缺之处 1。1 当前人教版教材题量和
苏教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最大的特色是把科学探究活动作为课堂实施的重要形式之一,把探究性实验作为重要内容,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物理规律的发现,基本都来源于探究实验.近几年来,中考试题中实验试题逐年增多,实验知识几乎涉及到填空、选择、简答等各种题型,考查范围广泛,既有教材上的探究实验、课后小实验,也有由此拓展开来自行设计的探究实验.所以重视实验复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物理知识和提高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对物理概
导体的电流,是电学最基本的概念。在各种文献中,对于这个概念的描述,主要是从宏观上进行阐述的,很少有文献对其产生的微观机理进行探讨。对于电流形成的的微观机制进行研究,对于把握电学现象的本质至关重要。作者利用量子力学及原子结构的相关理论,对导体电流产生的微观机制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对把握电学现象的本质有所裨益。 1 电流产生的微观机制 根据原子结构理论,金属导体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