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媒体燃起学生自主学习激情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ngah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践行新课改理念创新教育,其核心是通过课堂教学过程,贵在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充当的是智能开发者的角色——调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信息。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呢?现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造宽松教学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参与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兴趣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自己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由此可见强烈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会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如教学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放蝙蝠生活特性的录像和雷达的动画图课件,揭示课件从而激发学生认识二者的强烈兴趣,使学生如饥似渴的了解、认识蝙蝠的生活特征和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及工作原理。学生顿时明白了蝙蝠夜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利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科学家给飞机装雷达还是从蝙蝠身上受启示的。这样一来学生津津有味自发探索,固然成了认识过程的主体。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不着老师多多说话,任何人只要心情愉快,无拘无束时,思维常会爆发出许多灵感的火花,创新教学也是如此。所以教师就要在平时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课掌教掌中以学生为主体,多用媒体平台手段,多给鼓励奖赏,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性就有了大大提高。
  二、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丌始的。”有了问题才能不断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作为教师必须还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权利,让学生在疑问中点燃不断追求知识的火焰。“学成于思,思源与疑。”使学生敢问、多问、善问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思考的方法,自己解决疑难,完善自我。对于学生所提问题,无论有无讨论价值都要区别表扬——创设和谐平台,培养学生善问的自学意识。
  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中,当学生明白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所配彩图,学生却还是死气沉沉而无兴趣。他们体会不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乐趣,何谈山奇水静?为此适时播放《桂林山水》录像以及相关课件风景,并加以介绍,于是豁然开朗拉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有的问、有的答,争先恐后……经过“有疑——会思——解疑——自学”这样一个自主过程真正把学生引入身临其境、令人神往的胜地氛围,与作者分享“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仙境感受。啊!桂林美景醉人游,天下无二数一流!
  三、鼓励学生实践操作,体会自我感知的乐趣性。
  毛泽东同志曾教导我们:“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由此告诉我们实践的重要性,如我在小学八册数学《图形分类》中教学“七巧板”拼图时,将这部分内容设计成一个七巧板小游戏——看谁拼的多课件,通过多媒体播放学生用学具动画比赛拼图做游戏,让学生认识七巧板的历史以及各是什么图形?同时,引导观察黑板、房屋“人”字梁等实物。用手拉一拉学具“△”、“□”框,直观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并启示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指出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图形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出示课件和学具、放缩尺、推拉门。还进行现场发挥——本班学生陈朋所坐的方凳腿松动了,当场让学生两侧分别斜钉木条而加固,使其稳定放心入座。如此现场,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用,不稳定的凳子动手改变为稳定的凳子。之后,学生接连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加固法,教师分别给他们智慧的火花吹氧,激发他们手脑并用,自我探寻,自我感知获取新知的乐趣。借此鼓励修凳子的同学“不断努力,一定是未来的工程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只有富有情趣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通过学生的拼、摆、拉、比、说、实践操作,不难发现,实施课改理念,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仅有益于技能的培养,而且教学质量也稳步提高。特别是后进生更容易掌握。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在无意识中受到培养。同时也验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世界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之名言,又实施了温总理的“穷人教育学”理论,使每个学生不但都上学而且都能学得好。、
  (作者电话:13572622403)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目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师德是现当代素质教育的主导,是教师怎样做人的灵魂,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当代基础教育改革正顺应世界改革的浪潮,人们已开始反思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即师德方面也广泛受社会注目,特别是语文课教学的师德也值得重点关注。现笔者谈几点认识。  一、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随着学生学习方法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学生为本”是尊重学生的求知欲,转变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传统的语文教育教学
每年高考成绩揭晓之后,常常听到人们这样议论:  “某某人平时成绩不错,高考竟然落选,真不可思议。”  “某某生胆子太小,临场发挥不好,真可惜。”  ……  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高材低分”现象呢?经过调查分析,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临考之前出现了障碍。如果我们老师能够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引导,就能大大地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  高考,对于饱偿“十年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索中,东营区一中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择取以“分段达标、分层培养、分类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梯级培养”路径,有效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层次性与差异性,让不同教龄段、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都能获得适合发展,以此调动教师自我发展、合作发展的积极性,从而促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迅速、持续提升。  一、教师“梯级培养”的理论基础与行动框架  “梯级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坚持“身动”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自主学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自主学习,就是一切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发生学生在教学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自主学习与“身动”教学是一脉相承的,两者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引教学法。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多种形式的问题,让学生积极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问题是决定教學效果好坏的
教育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养成良好习惯。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开展的保障。作为校长,对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具备扎实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  我校堅持“以机制优化为龙头,形成工作合力;以队伍建设为基础,提高工作水平;以活动开展为载体,丰富工作内涵;以自主管理为突破,升华工作品位;环境育人为保障,确保工作实效”,现在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  我校结合校情实际,
杯子六变身
期刊
会议主持人:汪广仁 汪克文  会议议程:  一、顾问汪克文致开幕词  二、顾问汪广仁传达武汉会议、黄山会议、毕节会议精神,提出调整补充的理事会成员名单建议  三、理事长汪发权作联谱工作主题报告  四、汪克文宣读理事会章程(草案)  五、汪广仁宣读理事会及编修工作室财务、费用管理办法(草案)  六、副理事长汪克亮作保护祖墓、家谱编修报告  七、与会代表自由发言  八、表决通过调整补充的理事会成员名单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成立小组实现合作学习,进而为其营造一个更为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 小组合作 策略 分析  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指导下,教师引导学生成立以小组
12月11日,正值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当人们回顾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这10年历程时,中国在WTO领域的出版物累计已达数千种之多。中国出版界不仅是“入世”的见证者和体验者,还直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WTO领域政策、理论、实践等方面的智力支持。  仅上海版WTO图书就突破200种  中国“入世”10周年之际,由中国驻WTO大使易小准主编的《十年之路:纪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文集》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