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要求广大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环境,去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用民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主动参与,主动探求。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当前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学习中民主教学的模式进行剖析,提出了几个方面的观点和认识,供教育者们参考。
[关键词]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构建;和谐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07-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如何将和谐发展理念融入教育,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是一个重大而长久的课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本文就在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作一些探讨。
一、和谐课堂的内涵
“和谐课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构建和谐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一切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二、和谐课堂的特征
和谐课堂就是要追求自然、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自由、主动、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创造一个动态的、健康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园地。因此,和谐课堂具有井然有序、相互理解、真诚交流、民主平等、公平公正、宽松宽容、充满活力、关系融洽、心情愉悦等作为基本的特征。这些特征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和谐课堂的整体特征。
三、构建和谐课堂的现实意义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关注学生成长是和谐课堂的根本任务。因此,构建和谐的课堂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只有满足学生的需要,才能构建和谐的课堂。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学生的成长,是人本教育的具体体现。
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魅力。没有知识就不能生存,就不能发展,就不能探索世界的奥秘。因此求知欲是生来就有的。但是学生的求知欲是盲目的。因此,和谐的课题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求知,学会求知的方法,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
满足学生自主的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学生虽然生活在群体之中,但是他们都有独立的意识。他们喜欢接受教师的传授,更喜欢自我的体验。因此,和谐的课堂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验证知识,满足学生有自主发展的需要。
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随着阅历的增长,学生能认识自我,体现自我,关注自我。在教育中,教师无端的指责、训斥、辱骂,是对学生人格的极大伤害。因此,享受平等是每个人的追求,一个人获得了尊重,也就获得了自信、幸福和快乐。和谐的课堂能使学生平等地相处,认识到自我价值的存在。
满足学生成功的需要,使课堂充满勃勃生机。无论做什么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个成功者。失败使人颓废,成功使人奋进。因此,和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不断地使学生走向成功,激励他们快乐的成长,满足学生成功的需要。
四、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
建设和谐社会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和谐的人,而培养和谐的人需要构建和谐的课堂、实施和谐的教育。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条件。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使师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构建和谐的课堂首要的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融洽师生关系。教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课堂上,老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平等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兴趣,使教与学互相交融,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教学设计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桥梁。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实施的依据,是落实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理念的载体。思想政治课和谐课堂的构建旨在深化学生思想认识、升华学生的情感觉悟。因此,把握好和谐课堂构建的切入点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创设教与学的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使和谐课堂的构建围绕着教学内容有效地进行;教师应当深入把握教材的内涵,包括结构体系、知识脉络、编排规律、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的切入点,然后制定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教材的潜能,实现教师与教材的一体化;教师更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在他们的困惑点上设置情真意切的师生互动,使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更有实效。
五、构建和谐课堂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堂教学时师生共谋发展的舞台,是实现师生双赢的桥梁。广大教师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突破传统,构建和谐的职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堂,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做到学生与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和谐。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实践中要贯彻学生为主体,做到学生与政治课教材的和谐。要做到这一点,老师要帮助学生利用思想政治课本,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各种学习方法。如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法,做到学生与政治教材的和谐。
做到老师与学生的和谐。一堂和谐的思想政治课,不仅是学生的享受,对政治老师来说也是一种陶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爱心,需要热情,更需要智慧。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还有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情感,通过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做到教师与思想政治课教材和谐。思想政治课本是师生都拥有的主要文本材料,是传授知识,能力,价值观的媒介,所以教师对思想政治课教材必须有透彻的理解,在体系上,结构上加以把握,这是教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教师要有高于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更为广阔的知识储备。要做到“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要有长流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
总之,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课课堂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探究的课题和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包欣荣(1965- ),女,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市海拉尔区第一职业学校教师,职称:中教一级。
[关键词]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构建;和谐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07-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如何将和谐发展理念融入教育,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是一个重大而长久的课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本文就在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作一些探讨。
一、和谐课堂的内涵
“和谐课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构建和谐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一切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二、和谐课堂的特征
和谐课堂就是要追求自然、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自由、主动、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创造一个动态的、健康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园地。因此,和谐课堂具有井然有序、相互理解、真诚交流、民主平等、公平公正、宽松宽容、充满活力、关系融洽、心情愉悦等作为基本的特征。这些特征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和谐课堂的整体特征。
三、构建和谐课堂的现实意义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关注学生成长是和谐课堂的根本任务。因此,构建和谐的课堂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只有满足学生的需要,才能构建和谐的课堂。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学生的成长,是人本教育的具体体现。
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魅力。没有知识就不能生存,就不能发展,就不能探索世界的奥秘。因此求知欲是生来就有的。但是学生的求知欲是盲目的。因此,和谐的课题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求知,学会求知的方法,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
满足学生自主的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学生虽然生活在群体之中,但是他们都有独立的意识。他们喜欢接受教师的传授,更喜欢自我的体验。因此,和谐的课堂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验证知识,满足学生有自主发展的需要。
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随着阅历的增长,学生能认识自我,体现自我,关注自我。在教育中,教师无端的指责、训斥、辱骂,是对学生人格的极大伤害。因此,享受平等是每个人的追求,一个人获得了尊重,也就获得了自信、幸福和快乐。和谐的课堂能使学生平等地相处,认识到自我价值的存在。
满足学生成功的需要,使课堂充满勃勃生机。无论做什么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个成功者。失败使人颓废,成功使人奋进。因此,和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不断地使学生走向成功,激励他们快乐的成长,满足学生成功的需要。
四、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
建设和谐社会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和谐的人,而培养和谐的人需要构建和谐的课堂、实施和谐的教育。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条件。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使师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构建和谐的课堂首要的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融洽师生关系。教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课堂上,老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平等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兴趣,使教与学互相交融,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教学设计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桥梁。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实施的依据,是落实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理念的载体。思想政治课和谐课堂的构建旨在深化学生思想认识、升华学生的情感觉悟。因此,把握好和谐课堂构建的切入点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创设教与学的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使和谐课堂的构建围绕着教学内容有效地进行;教师应当深入把握教材的内涵,包括结构体系、知识脉络、编排规律、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的切入点,然后制定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教材的潜能,实现教师与教材的一体化;教师更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在他们的困惑点上设置情真意切的师生互动,使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更有实效。
五、构建和谐课堂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堂教学时师生共谋发展的舞台,是实现师生双赢的桥梁。广大教师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突破传统,构建和谐的职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堂,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做到学生与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和谐。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实践中要贯彻学生为主体,做到学生与政治课教材的和谐。要做到这一点,老师要帮助学生利用思想政治课本,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各种学习方法。如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法,做到学生与政治教材的和谐。
做到老师与学生的和谐。一堂和谐的思想政治课,不仅是学生的享受,对政治老师来说也是一种陶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爱心,需要热情,更需要智慧。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还有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情感,通过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做到教师与思想政治课教材和谐。思想政治课本是师生都拥有的主要文本材料,是传授知识,能力,价值观的媒介,所以教师对思想政治课教材必须有透彻的理解,在体系上,结构上加以把握,这是教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教师要有高于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更为广阔的知识储备。要做到“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要有长流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
总之,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课课堂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探究的课题和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包欣荣(1965- ),女,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市海拉尔区第一职业学校教师,职称:中教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