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ec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初中数学要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方式不准确,瞄不准靶子的射手永远失败,应试教育的风气仍然存在,基层教育是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教育的本质未改变,学生们便会为了考试死记硬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寸步难行。因此初中数学创造能力的培养方法和途径是及其重要的。
  一、初中数学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1.学校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创新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必须要先培养老师,学生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因此培养初中教师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意识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能力,而且初中义务教育的理念离不开创新意识,因此培养初中教师的创新意识是首选。方法有以下几种(1)学校可专门为初中部数学教师开办创新课程,以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思维,(2)教师积极参加数学创新竞赛活动,(3)设置一系列奖励制度,(4)学校在升旗仪式演讲中多注重宣扬创新理念,鼓励学生和老师积极创新等。
  2.数学教师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师对自身的要求也需要提高。数学教师需要树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如(1)改善对创新认识上的不足,一个问题的解决或者一个事物的发明不在于它是否是第一次被人提出。例如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个和问题无关的解题思路,这不叫创新,如果这个学生提出了一个解题思路,这思路是老思路,曾经被反复运用过,但是对这道题来说却是最好的思路,这便是新颖,这便是创新。(2)建立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等。
  二、初中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1.初中数学教师对初中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老旧的教育模式中,数学缺乏变通,教师自顾自述,师生之间缺乏了一些交流,如教师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按部就班,很少有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去思考其他解题方法,数学课充满着压抑和枯燥,渐渐的,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被束缚甚至被扼杀。因此,建立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积极主动积极创新的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数学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边和学生互动边解题,使得学生能够参与解题,主动提出质疑,(2)留时间给学生温习解题思路,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课下思考,(3)数学教师以各种形式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引导出学生们的不同的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说出自己的思路,使得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例如乌龟和鸟同笼的问题,笼子里面有若干乌龟和若干鸟,一共有31个头,92只脚,问笼子里面一共有多少鸟和多少乌龟?此时教师先给学生留出三分钟思考和讨论时间,然后希望学生自己能够说出自己的思路,调起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之后,先把这问题简化一下,已知笼子里有8个头,26只脚,问笼子里面分别有多少只乌龟和鸟?让大家用自己的方法列表格做出来之后,再引导理解用其他的思路如列公式或者列方程,然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思路自己把公式或者方程写下来,将题解开。最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整理解题的思路和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随后提出解题思路相同但是题干复杂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去解答。(4)数学老师组织数学兴趣小组,或者组织数学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等。
  2.初中生对自身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繁重的课业和枯燥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没了自己的思维,没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同种类型的数学题目,稍微改动一下条件,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甚至连思路都不能摸清楚,成绩始终在某一点上下波动。学生为了成绩不断地做试卷,参加补习班,却不知有了创新能力、明白解题思维,才是捷径。因此数学创新兴趣的培养是培养数学创新能力的关键,初中生首先有了兴趣才会去积极参与思考和行动,才会培养能力。除了数学教师的带动引导,学生自身也要配合老师,上课积极参与问答,主动提出疑问,课下主动思考课后作业题的多个思路,参与学校、老师、同学组织的数学创新活动。
  3.初中生家长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初中生数学创新能力方面,家长普遍有以下错误的做法:例如初中生家长看到孩子数学成绩不如意,总是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即使孩子成绩进步,更想拔苗助长,帮助孩子更进一步,这样的做法增加了孩子的学习压力,使得孩子对数学丧失了兴趣,结果不但没有使孩子的成绩进步,反而令孩子对数学学习产生了畏惧和逃避的消极情绪。因此家长需要和数学教师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重在培养孩子的数学创新能力,而不是一味的注重分数。
其他文献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的本质认识。布鲁纳认为: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数学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领会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是通过迁移达到的光明之路。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因此,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数学知识,逐步渗透,反复训练,层层推进,才能使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结出硕果。下面就数
古语云:“好学者不如善学者,善学者不如乐学者”,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任何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由此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即它既是学习的先导,也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会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教师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才有可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研究和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有效教学实际上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教育是对学生的个性、灵性和悟性的唤醒。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营造课堂氛围,就得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问、敢辩,激发他们创新欲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学习中失去了兴趣和快乐?课堂里总觉得缺少活力呢?某
情感教学是在素质教育模式下必然形成的一种特定语言教学方式,它摒弃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呆板教学方式,从生活、情感中发掘教学的潜质。在教学生认知知识的过程中,增加了人文因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来增强教学效果。本文笔者就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学进行了阐述。  “新课标强调在英语教学中要尊重、理解学生和进行良好品质的培养;强调利用影响学生的情感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调整学习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甲型肝炎发病率约为100/10万,年平均至少有72万人罹患甲肝,急性肝炎病例中甲型肝炎占50%.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卫生状况很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多,掌握英语对中国人来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初中英语的学习对一个人未来对英语的掌握程度至关重要,尽早培养起对英语的兴趣对以后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现代教学活动当中,初中生由于兴趣的缺乏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效率低下。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兴趣的影响最为明显。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现状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一部分学生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英语已经成为我国教育课程的一门必修课,全民普及英语的速度不断加快,英语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应用于生活交流,解决因语言不通而交往困难的问题,因此,英语的教学与学习必须到生活中去,要在生活中体验、感悟和学习,实现英语生活化教学。  一、源自生活——生活中的英语  英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生活中也包含了英语教学的内容。英语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英语是非常难学习的一门课程。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我们应该从日常教学和作业布置方面加以研究,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找到学习的途径,掌握学习的技能。  我们县级及以下农村学校的初中学生,大多是在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即使小学学过英语,教师也没认真教,学生学也可,不学也可,造成学生随学随忘的状况。好多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科要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是指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形成内在的情感认识、气质修养、审美情趣等。如今的中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养,自私,没有爱心,意志薄弱,怕苦怕累。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其中的育人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其实就是人文素养的体现。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是培养学生形成人文素养
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自主探究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自学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自己主动、自觉的学习行为独立获得和掌握知识并形成各种技能的一种能力。倘若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将教会学生学习作为重要课题,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逐步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到学习数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