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ae5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二、教学准备:
  音乐《健康歌》,课件,文具(铅笔、文具盒,剪刀、橡皮、尺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左右与顺序。
  (2)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体验其相对性。
  2、数学思考:学生通过参与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教学重难点
  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五、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感知自身的左右
  1、看一看: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灵巧的小手,再仔细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用左手做什么呢?
  2、说一说。谁来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用左手做什么?
  3、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找一找在自己身上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4、找一找,说一说。(找出来与同桌说一说,再向大家说一说。)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越是学生熟悉的越容易接受,这一环节主要是要借助学生熟悉的身体来初步感知左右。孩子们会觉得数学就在身边,拉近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5、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1)伸一伸:伸伸右手,伸伸左手。(口令由慢到快)
  (2)摸一摸:右手摸右耳朵,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眼,左手摸左眼
  (3)拍一拍:右手拍右肩,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脚,左手拍左脚。在身体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
  (4)跳一跳:抬起右脚,用左脚跳两下;抬起左脚,用右脚跳两下。
  (5)拿一拿:左手拿起数学书放在左边,右手拿起笔袋放在右边。
  (6)走一走:朝左走三步,朝右走三步。
  (设计意图: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借助这样的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左右,既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又可以融知识于其中,还活跃了课堂氛围。)
  (二)感知生活中的左右,建立方位感
  1、摆一摆,说一说。(按要求摆文具,并说一说。)
  (1)请小朋友把文具盒摆在桌上。
  (2)把尺子摆文具盒的左边。
  (3)把剪刀摆在文具盒的右边。
  (4)说一说。()的左边有什么?( )的右边有什么?
  (5)把橡皮摆在文具盒的左边。(注意不同位置的多种摆法,可能在文具盒与尺子的中间,也可能在尺子的左边。)
  (6)把铅笔摆在从左边数的第一个。
  (7)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种文具?用手指着说一说这个文具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数一数,说一说。从左边数起是第几个?
  3、找一找。
  (1)找老师和同学最喜欢的文具。(用从左数是第几个或从右数是第几个说出来让大家找。)
  (2)我帮小淘气找家。(书本)
  (设计意图: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开始,本环节设计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环节除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左右之外,还扩大了学生的感知空间,逐渐从个体转向群体。这两个环节是让学生进一步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及初步渗透基数和序数的概念。)
  (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加深理解。
  1、变一变。
  (1)右手举起,说说在哪一边。
  (2)请一位小朋友上前与下面同学同方向站好,再次确认右手在右边。
  (3)上前的学生转身与其他学生面对面。观察思考:这个小朋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举的还是同一只手——右手,但小朋友朝的方向变了。)现在看起来这个小朋友的手在你的哪一边?为什么看起来会在你的左边?
  2、看一看,议一议。前后两个同学面对面拿笔写字,观察后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走一走,比一比。
  (1)全体举右手向右边走。(方向一致)
  (2)面对面走。
  ①一、三排后转不动观察二、四排。二、四排伸出右手向右走。
  ②一、三排与二、四排交换继续。
  ③一、二排同时向右行走,三、四排观察。结束后交换继续。
  ④四排面对面站好,同时伸出右手同时都向右走。
  (3)说说自己的发现。在刚才行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当两个人面对面的时候,左、右的方向刚好是相反的。)
  (设计意图:左右的相对性理解是本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突破这一难点和重点设计一系列面对面的活动,在面对面的活动中体验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四)应用左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上下楼梯问题。(上楼、下楼都靠右走,怎么看起来方向不一样)
  2、停车场车辆问题。(书本)
  3、现场应用。(男女生分别从左右不同门离开)
  4、课外实践活动。回家的路上出校门口后找到马路的右边,与家长一起观察马路的左右两边都有哪些主要建筑物,把它用图画的形式表示出来。第二天从原路上学看看那些建筑物有什么变化?(学生作品在教室里展出)
  (设计意图:知识的应用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四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不仅是为了巩固知识,同时也体现了数学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第四题更是一道拓展题,促使课堂教学向外延伸。)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前后、上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左右”这个中心,遵循一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学习。多次课堂教学后,笔者自认为可以用“情境恰当,活动多样,体验到位,学有成效”这十六个字来概括。首先从感知自身左右开始,获得一种最直接的经验。其次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扩大感知空间,从原来的自身感知拓展到群体感知。孩子们在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中不仅加深了理解,还使学生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内化所获得的知识。最后在面对面的多个活动中体验左右的相对性,一次次的活动各有不同的要求,孩子们对相对性的认识在活动中逐渐清晰明白。多次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笔者所创设的情境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也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设计的活动深受孩子们喜欢,从而使孩子们的体验落到了实处。
  
  责任编辑杨博
其他文献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学生有情而发与无情而发,写出来的作文水平质量有着显著差别,如果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能用一颗真挚的童心去靠近学生,用一腔热情去感动学生,开启学生的写作情感,并将这份难得的情感贯穿于整个习作过程,作文教学便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阅读感悟,诱出情感。    小学语文课本入选的文章,大多情文并茂,选材范围涉猎童年趣事、当代英雄、历史事实、天文地理、宇宙空间
摘 要 土地种植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土地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土地的施肥越来越受到群众的重视。为了加深对土肥使用的了解,分析土肥技术推广的概念内涵和要点,并对土肥技术推广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对土肥技术的推广和科技肥料的使用有所启发。  关键词 土肥技术;科技肥料;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S1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未来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微观主体,是各项政策措施的主要实施者。企业积极主动采用该发展模式是循环经济建设的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间交流、合作,努力发展学生创造能力为目的,以形成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能使他们
在如今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房地产坏账数量呈现迅猛增长的势头,这一全球性问题不仅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威胁到全球经济的恢复与进步。文章从这一国际热点入手,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培育和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有利可行的经济组织形式。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虽有较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