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跳槽好不好?

来源 :精品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i9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暖花开时节,眼见着一个跳槽高峰期又要到来了,“跳蚤族”再次在职场中成为流行。据某求职网站2011年的跳槽调查,其中79.9%的职场人有春节后跳槽的打算,计划谋求新的工作机会,提升薪资水平。而这其中的主力军大多为70后和80后。
  在这些年后欲跳槽的员工当中,不乏工作不满一年甚至未满半年的新人。入职、离职、入职、离职……在职场中,很多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将这两个过程不断重复,于是,大家开始质疑这类频繁跳槽者在一次又一次的放弃与选择当中,梦想与现实到底是拉近了距离还是背道而驰?
  有数据显示如今的职场青年平均每四年换一次工作,年轻人平均不到一年半就会“跳一跳”,而大学本科毕业生成“跳槽率”最高人群。职场新人跳槽意愿越来越高,跳槽频次越来越快。和过去在一单位一待就是几十年的人相比,现在的职场新人少有这份坚守。有人说职场新人太频繁地换工作,反映出一种当前职场新人浮躁的心态。职场新人频繁跳槽是因为浮躁吗?跳槽到底好不好?
  跳与不跳的尴尬选择
  打工女皇吴士宏曾经这么说:“我总是千方百计地挤上车,然后补票。”她的意思,是先抓住机会,然后让这个机会逼着自己长本事。跳槽后的新环境、新关系、新的工作方式,对自己的成长都是很好的剌激。有人说,工作是第二次投胎,那么每一次跳槽,都是新生。
  “我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2007年毕业至今我已经换了4份工作了,其实我也很想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做到退休,可是现实中真的很难做到这点,几次的跳槽经历,其中有我自己的问题也有公司方面的问题。每次公司的招聘人员看到我简历上一大堆的工作经历总是表情很怪异,于是,有的人力资源经理便看着我的简历,追问我每份工作不做的原因,真的很无奈。”小曹是一个典型的频繁跳槽者。在职场中,既体验到了“想跳就跳”的痛快,也体验到了频繁跳槽带给他的尴尬。跳了可以获得新生的自由,不跳就要继续痛苦的挣扎;跳了要面对更多的质疑和猜测,不跳要面对长久的心灵桎梏。在跳与不跳之间,职场人左右摇摆不定。
  职场人易患“频繁跳槽”症
  如果你的跳槽是冷静后的理性抉择,那么,这样的跳槽对职场人来说,是漫长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台阶。如果你的跳槽没有深思熟虑,患上了以下几种频繁跳槽的症状,那么可要小心了。
  好高骛远症:没想到现实的工作总是一些琐碎小事,甚至还要受气,于是感觉乏味、厌恶。
  自以为是症:对自己估计过高,对工作总有破坏性的意见,而没有建设性的意见,结果往往是脱离实际。
  工作焦虑症:急于在领导和同事面前做出成绩,过分苛求自己,经常处于焦虑之中,导致心情不佳。
  交际恐惧症:很清高。不愿意“奉承”领导,不愿意“讨好”同事,不愿意“取悦”客户,不能结交新朋友,只守住一份怀念,寂寞孤独。
  高压恐惧症:在学校时“舒服”惯了,工作后对于每天打卡上班、加班加点的工作极不适应,度日如年。
  繁华失落症:看到城市繁华的景色,感受着丰富的物质,甚至看到某些同事的潇洒生活,再想到自己眼下菲薄的薪水、脏乱的小屋和粗糙的生活,于是产生失落感。
  由于具备了这些症状,所以,一些职场人士如匆匆过客般在职场江湖里行走,他们愈是渴望停留却愈是走得更快。建议这几类人有可能的话去做个职业测评,充分了解所在行业及自己的特点,同时要端正自己的职业想法,明白现在努力工作是为了进一步积累以后的资源和能力。
  小心你的职场能量“归零”
  跟一切物体一样,职业也积聚着特有的、无形的能量,这种能量包括了我们在职场中所积淀下来的精神、气质、眼光、胸怀、直觉等等无法用“经验”来代替的东西。在一次次的跳槽和创业中,如果不小心就会让自己在以往的职业生涯中好不容易积蓄起来、沉淀下来的职场能量一次次地“归零”。多次的职场归零,便将会使你的职业生涯由于多次“地震”丧失能量,冲击力和抗击打力变得大大的弱化,再加上年龄、生活、环境等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干扰,你将会在消极情绪中,越来越同别人拉开差距。
  所以,聪明的职场人一定要三思而行,冷静并客观地分析和制定自己的职场规划,只有这样你才会有无限的惊喜和收获。
  红方
  其实现实中企业优秀员工的跳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待遇低或者不匹配”和“企业用人制度”这两个致命的原因把优秀的人才给逼急了。企业在不知不觉中拱手把优秀的人才送给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原因不外有:企业管理混乱,制度形同虚设,很多企业没有良好的晋升机制,不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建设,使得很多年轻人入公司后感觉不到未来的发展前景,良禽择木而栖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一个企业有没有明确的岗位“绩效考核”制度,能不能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自然竞争法则对员工去留很关键。据资料显示,一个企业若有优秀的人事部门(管理团队),该企业员工的“跳槽”相对率则很低;所以员工的“跳槽”,部门主管责任重大。
  现在的大学都不包分配,社会上的公司和职业也更多样化,对于刚走出校门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年轻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有时候迫于生计只能先勉强干一份糊口的工作。这样就出现了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发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非常难找,会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用跳槽的方式来慢慢的去寻找机会接近自己专业的工作。
  职场人士不应惧怕改变,跳槽好处其实很多,比如有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有可能得到更好的薪酬待遇;受到其他赏识或找对上司;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或是做了自己最想做的事情;重头再来,重新规划,丰富个人知识结构;满足客观因素如家人、朋友、交通等的影响等等,所以有时候择机跳槽,何乐而不为呢?
  蓝方
  年轻人频繁跳槽的现象越來越普遍,而且频率越来越高。我经常听到我身边很多年轻人说要干我喜欢的事,到这个单位工作,不喜欢,不是我的爱好,就跳槽走了。其实干自己喜欢的事这句话是地地道道的大毒草,中国有一句老话: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刚走向社会,如果一点委屈承受不了,稍微有点别扭,跳槽走,这一生能有什么经历?一个人了解一个行当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不够,必须扎进去才知道。
  初入职场者一般要经过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逐步建立对企业、行业的认知度,织成自己所需的人脉网络。如果盲目跳到一个自己根本不熟悉的工作领域,不仅浪费了原有的资源,还可能要从零做起,并面临“水土不服”的窘况。如果目标企业的性质或企业文化与原来企业有很大不同,跳槽者也需要较长时间进行调整。一次理性跳槽,有可能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质的飞跃;而一次盲目跳槽,或将使自己陷入恶性循环。认定方向很重要,坚持方向更为重要。跳槽就像在塞车时多车道行驶的汽车,人们总觉得另一个车道更快而频频换道,结果常常是没能更快,可能更慢。
其他文献
2012年5月15日,法国巴黎,在萨科齐与新总统奥朗德的总统权力交接仪式上,萨科奇夫人布吕尼(左)与奥朗德女友瓦莱丽握手作别。
期刊
在过去5年时间内,全球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已经达到了5000万,30多个国家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3月12日,BBC开播汉语卡通教学片,这是欧美国家首次通过主流媒体向儿童教授汉语。而早在2009年,美国权威媒体《纽约时报》就开始对旗下记者培训汉语,以增强他们在涉华报道中的竞争力。欧美主流社会对中文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仅是因为中国良好经济势头带来语言软实力的增强,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欧美社会对多元文化
期刊
像其他拗不过倔强儿子的牛脾气老爸一样,满头银发的日本动画巨匠宫崎骏,一边激烈反对着长子宫崎吾朗的动画梦,一边在制片人铃木敏夫的协调下,开始了与儿子在动画电影上的第一次合作。于是有了宫崎吾朗执导、宫崎骏编剧的影片《虞美人盛开的山坡》(又名《来自虞美人之坡》)。  3月2日,在有“日本电影奥斯卡”之称的第3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颁奖典礼上,这部影片击败了《名侦探柯南2011:沉默的15分钟》,获得最佳动画
期刊
世界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华为在美国、英国多次铩羽之后,近日又在澳大利亚碰了一鼻子灰。澳政府强硬地禁止华为竞标数十亿澳元的全国宽带网设备项目,理由当然还是美国已经使用过无数次的那个莫须有的“国家安全”,依据是华为总裁任正非曾是中国军人。  澳大利亚此举毫无疑问是纯粹的政治决策,在澳大利亚,华为早已取得了众多客户的信任,赢得了一系列重要合同,为此华为在澳当地员工已逾700名,比2010年翻了一倍多,还
期刊
一部iPad和一本书摆在面前时,出乎多数人意料,3岁的萱萱选择的是书。这对于时下大多数因“iPad宝宝”而伤神的家长们而言,萱萱的选择令人羡慕。尽管只有3岁,但在家中,属于萱萱的书超过了600多本。  小女孩特别喜欢阅读,以前是妈妈要给她每天读,现在是她每天追着要妈妈给她读。  近日,南京白下区的这位“书妈妈”在网上分享了她用书与电视、iPad“争夺”孩子的成功经历。不少年轻的家长表示,看了萱萱的
期刊
他们是各个国家派驻中国的驻华大使,一群既忙碌又孤独的人。最重要的是,他们是世界上最常穿西装的人之一,因此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对怎样穿西装这件事有着当仁不让的发言权。平均每位大使在一个国家驻扎的时间只有4年左右,但几乎他们当中的每个人,都拥有至少一件陪伴自己多年的西装。于是我们决定,把这些正襟危坐在办公室或者官邸里的大使们从使馆区里拖出来,热闹地为你揭示大使们的穿衣法则以及时装准则:    斜条纹
期刊
梯田上空的高音喇叭里唱着:“做个乡野村夫也挺好。”在7月4日美国国庆日这一天,整个蒙大拿州的里维斯顿小城在黄石河谷举行了大型的庆祝活动,四五千个穿着格子衬衫、牛仔裤的男女老少齐聚在这里,正如片刻过后主持人所描述的那样,来感受“作为美国人的无上荣光”。2011年的女子马术比赛冠军高坐在一匹名为穆查可(Muchacho)的红色骏马上面,飞奔着沿赛道绕场一周,随后将她的绸缎披肩披在下一位冠军的肩上。然后
期刊
有一种东西,胖人拥有的比瘦人少,男人拥有的比年轻女人少,成人拥有的比小孩少,这是什么呢?  它就是有“卡路里燃烧的小火炉”之称的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如果能有效地扩大和控制这个小火炉,也许你就再也不用通过节食和服用减肥药来获得你想要的苗条身段了。  为什么人类的棕色脂肪变少了  棕色脂肪,顾名思义,那就是棕色的脂肪,与让你变胖的白色脂肪组织(White
期刊
在体育比赛中,人们总能击败各种艰难阻碍,击败计时器,击败噪音,击败极限,击败挡在篮筐和球门前的敌人。你唯一无法击败的东西,是交通高峰。  想要戰胜交通堵塞的举动——在比赛结束哨响前赶紧离开场馆——是体育比赛中的一个大忌。你试着做一次,哪怕就一次,你就会被那些自认为是真球迷的人嗤之以鼻。但我们中的有些人,却怎么也不想被糟糕的交通给击败。对我们来说,乖乖地等到比赛结束是一个娘娘腔式的举动。去年11月,
期刊
1~2年级必读书目  1、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尔兰]麦克布雷尼/文,[英]婕朗/图,明天出版社)  2、《蝴蝶·豌豆·花》 (金波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  3、幼学启蒙第一辑·中国古代神话/中国古代民俗故事(新世界出版社)  4、小狐狸买手套([日]新美南吉/文,[日]黑井健/图,南海出版社)  5、蚯蚓的日记([美]克罗宁/文,[美]布里斯/图,少年儿童出版社)  6、青蛙和蟾蜍是好朋友([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