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转学生适应障碍进行心理干预的策略研究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jifang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口流动的增加,转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问题也引起教育者的关注。转学后的学生因家庭、人际关系、自身方面的原因,而产生失落、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学校、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转学生的适应能力,发展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转学生 适应障碍 心理干预
  一、转学生造成适应障碍的原因分析
  面对陌生的环境,短暂的新鲜感逐渐消退后,相当一部分的转学生就会产生一些列的适应问题,通过观察、了解发现,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
  (一)家庭方面
  其一是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孩子与老人生活在一起,会有孤单感,并形成内向性格,这样接受新的同学关系以及适应新环境,就可能出现失落、不自信的心理。其二父母给予孩子的关注和帮助不够,造成孩子一旦转学后,产生害怕、焦虑时无处求助。
  (二)人际关系方面
  由于年龄过小,孩子的独立性以及心理适应调整能力没有达到因转学出现的生活环境突变的要求,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同学,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结果就会出现不适应新学校,甚至有不愿去学校的心理。
  (三)学校教师方面
  刚转学的孩子,对于新老师的性格特点及教学模式的适应需要一段时间;另外,学校老师、同学能不能运用各种方式去欢迎他们,接纳他们,也会影响转学生对于新环境的认知以及适应情况。
  (四)学生个人方面
  G.W.布洛克普危机的人格理论认为心理危机的发生除了客观环境作用外, 还涉及到面临危机时个体人格特征方面的问题。为此,孩子本身的个性特征、心理品质、人格特点等会影响其转学后的适应情况。
  二、转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措施
  不少转学生由于上述原因产生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而逐渐变得郁郁寡欢,成绩也会逐渐下降,甚至不愿上学,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及时调整其心理,同时有可能让转学成为其进步的起点。
  (一)用心关注转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班主任应从与转学生父母的交流及素质报告单的评语中,了解这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再结合学科成绩评定等级及假期作业完成情况。这样,班主任第一次接触学生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地与其谈话,进一步了解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性格特点等,并能提出切合实际的希望和要求。这样,也能让转学生到新学校后产生一种被关心的感觉,便于尽快适应新环境。
  (二)主动联系转学生的家长
  当孩子在学习、思想方面出现问题时,做到及早发现,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来开导、教育孩子,消除孩子内心的恐惧感。起初家长尽量不要给孩子过多过高的压力,要多询问孩子在新学校的事情,感受孩子的心理状态,并多鼓励孩子,让孩子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尽快适应新学校。
  (三)努力提高转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1.正确认识自己
  自我认识是一个人对自身的生理、心理、品行等方面的判断,是个人心目中自我形象的确认。让转学生掌握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发现自己的价值。
  2.学会主动沟通
  人是会说话的高级动物。告诉孩子人与人相处其实并不难,只要稍微放开一点,可能别人早把你当成班中一员了。所以要多和同学们沟通,观察留意别人身上的长处和优点,就有了交流内容;也可以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彼此也就会渐渐熟悉起来。
  3.遇事换个角度想想
  世间事,祸福得失难预料,好坏有无也非绝对,所以要告诉孩子,若遇事能换个角度想的人,总能从窘境中破茧而出。来到了新学校,可能一切都需要重新去了解、适应,但至少能认识更多老师,结识更多朋友,这不是好事吗?
  4.降低要求自我激励
  刚到一个新的环境,需要时间去适应,所以要告诉孩子不要对自己提过高要求,同时,要不断激励自己去直面困难,因为当一个人把困难看作对自己的不利时,就很难有进步迹象;相反,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就会有动力去做,会有成功的希望。
  (四)及时辅导出现适应障碍的转学生
  一旦发现转学生出现“适应障碍”,可运用系统脱敏法让患者用放松取代焦虑,循序渐进地使患者的神经过敏性反应逐步减弱直至消除。在建立良好关系后,借助《系统脱敏焦虑等级表》和放松训练进行五到六次辅导,可达到从焦虑、害怕等负向情绪中解脱出来的效果。
  附:《系统脱敏焦虑等级表》
  等级 内 容 分值 得分
  0 到校门口逗留一会儿。 0分
  1 进校门并停留半小时,与班主任老师见面。 10分
  2 上一节自己最喜爱的课(小储非常喜欢美术课),主动与性格相同的或有点熟悉的同学交往。 20分
  3 上学2小时,并完成所上课的作业,继续主动与部分老师、同学交往上。 30分
  4 上学半天并完成作业,继续主动与更多的老师、同学交往。 40分
  5 能够全天上学,与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同学们能自然相处,循序渐进,直到喜欢上学。 50分
  总之,转学生的适应能力的养成,与学校、教师的关心,家长的积极配合是分不开的。教师有意识地通过教学实践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的能力,进而促使转学生更快融入新集体,更好地学习、生活,健康、快乐成长!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效课堂要求“轻负担、高质量”,实现 “向课堂教学要效益”。通过备学生、做好认知的导演角色,创设教学情境,调控教学活动等多种措施,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教育专家们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现在的语文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要最大程度地
[摘 要] 近年来,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门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性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现状与措施,供广大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参考,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与学科大概念存在着内在联系,以大概念视角理解技术,开启全新的信息技术备课思考,是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一种突破口。本文以整体的、关联的思想理解核心素养
[摘 要]情境教学主要是由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则是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教师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关键词]创设 情境 提升 音乐 素养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在低年段音乐教学情境教学极为重要。因为低年段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