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学语言技巧 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aixi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马卡连柯也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技巧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德育课教师如果能恰如其分地把握课堂教学语言,创造自己的教学语言风格,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使课堂教学达到最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笔者认为,教师应提高语言功底,把握教学用语技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语言要准确精练,提高效率
  1.课堂语言应准确
  德育课的理论性较强,术语较多,因此,教师要准确讲解知识点,准确表述概念和原理,在语言的表达上要字斟句酌、言简意赅,表述时不能出现错误或含混不清甚至混淆的状况。如在讲《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地位时,应该讲“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能说成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再如“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关系,教师讲述时不能简单说“同等地位”或“不同等”,科学表述应该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地位和法律地位上是同等的,而在国民经济和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地位有所差异,是不同等的”,这样才算是给了学生准确的知识点。
  2.课堂语言应精练
  语言精练指教学语言要少而精,要求教师能提纲挈领和简明扼要地表达书本的知识点。学生已知的或不重要的要少说或不说,点到为止;学生不了解的或重要的,要多说或详说,并要说得恰到好处。教师要用最少的字句表达尽量多的内容,词约旨丰,一语中的,有详有略,详略得体。有经验的教师非常重视提炼课堂教学语言,能紧扣教材重点、难点进行讲解,言简意赅,有的放矢。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课堂内进行充分的思考,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从而让学习效率得到提高。例如在讲授《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的“价值规律的作用”时,笔者这样概括它的作用: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流动——指挥作用,可比喻为“棒子”,即指挥棒;第二,刺激各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刺激作用,可比喻为“鞭子”;第三,优胜劣汰——“筛子”。笔者用简短的六个字概括了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楚明白。
  二、课堂教学语言要浅显易懂,轻松幽默,增加趣味性
  教师要“用语言点亮学生的心灵”。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一定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步, 深入浅出,轻松幽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新知识,让学生感觉自身认知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快乐,要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比喻、反语、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创造幽默、轻松的课堂氛围, 否则会给学生带来太多疑问,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可以让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的“企业强强联合”是市场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要遵循经济规律时,笔者是这样讲述的:只有让它们“自由恋爱”,它们才能结成连理共同持家,达到“船大可以抗风浪”的目的;如果“拉郎配”,当然“强扭的瓜不甜”,不但结不成婚,反而有可能双双殉情。所以,教师要尽量使用含蓄幽默、措辞优美的教学语言,让语言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辨别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语言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严密的逻辑性是指课堂教学语言要前后一贯,上下承接,顺理成章,合乎思维的逻辑结构、规则和规律,即“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鲁迅)。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用逻辑化的语言、严谨的推理方式讲授教学内容,避免言不及义的废话和不必要的重复。特别是讲解概念、道理或故事时,语言一定要完整、有逻辑,要讲清楚来龙去脉,同时要遵循课本章节之间、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表述结论不能漏掉条件,不能因果倒置;表述专业术语要准确,不能颠三倒四,张冠李戴;千万不能给学生留下意思模棱两可的表述。如讲《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的“通货膨胀”时,笔者就采用数学的推理方法,一步步进行推理引导:首先是流通中的纸币量超过了商品流通所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然后再结合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现象和实例进行讲解,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四、课堂教学语言要注意语速、音量和语调的变化,富有情感
  课堂教学语言的语速、音量和语调指的是教学语言的节奏、快慢和強弱,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听觉效果,也影响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对知识信息接受的情况,有规律、有秩序地调整语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语调的强弱等。课堂教学语言的语速、音量和语调要以感情变化为基础,更要和教学内容本身相一致,做到快慢得当、高低适宜。
  1.要恰当控制语速,快慢适宜
  一般说来,课堂教学的语速宜慢不宜快。如果语速过快,就会使学生信息重叠,导致听不懂;要不就疲于理解,阻碍思维活动的伸展,教学的效果必然不佳。特别是当学生精力不集中、精神松弛时,语速更应放慢。在强调重点内容时,可采用低声音、慢节奏,以便使学生有回味、思考的余地;在讲述一般性内容时,可采用高声音、快节奏,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形成印象;在论证某一结论和引用材料数据时,又可采用高低快慢交错进行或连珠炮似的语言,加强结论的可信度。
  2.不能滥用高音和强音
  讲课声音太高,对学生的刺激太强,会使学生由兴奋状态转入抑制状态,导致注意力不持久,必然降低听课的效果。相比之下,有的教师用低音、中音讲课,慢慢道来,缓缓诉说,循循善诱,叙事说理犹如涓涓清泉在碎石上流淌,学生唯恐忽略教师的内容,反而听得更聚精会神了。
  3.要适时变换语调
  教师的语调要随着教学过程的曲折跌宕和情感态度的变化而高低起伏,高兴激昂时语调要高,悲伤时语调要低沉,同时还要注意恰到好处的停顿,这样可以让整个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既增强了师生的亲和力,又增强了课堂语言的感染力,引发学生思考问题,促进学生记忆持久,从而提高德育课的实效。
  总之,拥有良好的教学语言技巧是一个成功教师的基本素质,更是上好德育课的必备手段。教师的课堂语言多种多样,而德育课教学具有充分运用教学语言增强课堂效果的独特优势。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 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技能。只要我们做到准确精练、深入浅出地讲授课堂基本知识,同时让生动明快、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我们课堂的感染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就一定会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性,从而提高德育课的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1]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孙天正.教师素质理论丛书(语言行为卷)[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
  [3]陈善卿,张学曾.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工业中专)
其他文献
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来提高其教学效果?本文试从课件导入、电脑模拟实验、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以多媒体、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在各领域的应用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助力。新课标的出现提升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地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设
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很多英语教师面临着许多学生英语成绩差,对英语学习带有抵触情绪,不想学英语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乡镇中学校这种现象特别严重。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大多觉得英语
摘要: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步骤所作的精心安排。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效果,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新意 技巧 启发 引导  一、教学设计“求新”  教学过程要有新意。所谓新意,是指教学过程应该有变化。传统教法总是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黑板、学生抄笔记,使学生产生厌倦。  讲授一个课题
课堂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基本形式,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如何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效率的提高,促使高中学生化学知识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激光快速成形机在一体化教学形式中作为应用于教学载体制造设备的教学意义,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是怎样应用于教学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的工作情境,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同时也介绍了当前国内流行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和先进制造技术中的激光成形技术。  关键词:激光快速成形机 一体化教学 应用  一、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是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