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升学生歌唱呼吸练习技巧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x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呼吸技巧,保持良好的气息状态,提升其歌唱呼吸练习技巧和整体音乐素养。
  【关键词】声乐教学;歌唱呼吸;练习技巧;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拥有正确的呼吸方法、掌握科学的呼吸技巧是学好声乐的重要保障。因此,声乐教师在教学中都会抓住这个根本点,强化对学生生理机能的训练,教授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呼吸练习技巧,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优的歌唱呼吸效果。
  一、讲解和演示歌唱呼吸的方法,鼓励学生选取适合自己的方式
  虽然呼吸是人的本能,但我们平时生活中采用的是自然式呼吸,是一种浅呼吸,与声乐课上呼吸训练中所要求的腹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法、胸腹联合呼吸法有着显著的差别。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为学生普及相关理论知识并演示正确的呼吸方式。例如,笔者在教授学生学习腹式呼吸法时,便引导学生胸往内敛,使劲往小腹吸气,将呼吸的支点置于丹田,依靠腹部肌肉控制歌唱时的呼吸气息。而此方法容易导致腹部膨胀和胸腔肋骨压缩过度,导致声音虚弱、缺乏张力,这一点在一开始就要跟学生讲明加以避免。演示胸式呼吸法时,笔者引导学生在吸气时以扩展胸部为主,并抬高自己的双肩和锁骨,将呼吸的支点置于两乳突之间。歌唱需要歌唱者具备深厚的呼吸度和良好的呼吸机能,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能让歌唱者保持良好的气息状态,因而被广泛采用。声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教授学生正确掌握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引导其在呼吸的同时扩张胸腹,协调运动胸腹肌群以容纳更多的气量,并将气息支点放在心窝、后背、腰眼等地,以便用良好的气息来控制声音。
  在逐一為学生演示以上三种呼吸方式并讲解要领后,笔者让学生进行模仿并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声和呼吸特点选定适合自己的歌唱呼吸方式。
  二、调整歌唱呼吸训练时的身体状态和呼吸姿势
  身体状态和呼吸姿势亦是影响歌唱呼吸的重要因素,声乐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歌唱呼吸练习时,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放松身体肌肉,尤其是面部肌肉,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教师要教导学生从身体姿势等源头上减弱呼气力量,进而达到呼与吸的压力与抗压力的平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掌握呼吸姿势,教师必须进行精炼的讲解与正确的示范。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首先向学生讲明身体呼吸动作和姿势的要领,即站直身体,挺胸,微微抬头,双臂自然下垂,缓慢而均匀地吸入空气,把握与控制好这个时候身体扩张力量的强弱变化。
  外在姿势的摆布往往比较容易掌握,但掌握正确呼吸的目的则是让学生掌握较为轻松的支撑及换气方式,使内在的气息更为流畅和自然。所以外在姿势与内在的气息有机统一才是指导学生掌握呼吸姿势过程中练习的重点。
  三、加强吸气和呼气的正确练习
  在教授了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和呼吸姿势后,教师就应当指导学生按部就班进行练习,不仅在课堂上练习,还要督促学生在课后强化呼气和吸气的练习,以促进其整体歌唱呼吸技巧的提升。
  吸气和呼气的练习比较单调,学生长时间练习会感觉枯燥乏味。笔者经常采用一些比较有趣的方法,让学生尝试,比如指导学生采用幻想的方式进行练习,在吸气时想象自己正身处一片美丽的大森林内,那里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流水潺潺,想象自己置身在这美好的环境中,并跟随想象进行深呼吸;也让学生将一张小而且薄的纸片置于墙上,在距离纸片50厘米处,舒缓、均匀地向纸片吹气使之不落地,并坚持至少30秒;在学生面前摆放一支燃烧的蜡烛,让学生对火苗发“u”的音,并使火苗倒而不灭。
  四、提升横隔膜的力量,保持良好的气息和声音的力度
  最下面的一根肋骨和肚脐眼以上的腹部之间就是横膈膜。横膈膜的力量对气息的保持和声音的力度都很重要,在歌唱中起到调节歌声强弱的作用,是承担唱歌技能的部位。在教授学生正确呼气和吸气的练习方式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强化对自身隔膜力量的训练。
  笔者采用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 请学生深吸一口气,利用腰圈的力量保持住该气息,并从1开始均匀、有节奏地数数字,数到60即可停止算作合格,同时提醒大家数的过程中不可偷气换气;还可以让学生深吸一口气,然后模拟吹掉浮尘一般,以慢、快、快、慢、快的节奏吹气,深入体会横膈膜的力量。此外,为了增强横隔膜的力量,还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在课后多做仰卧起坐,增强腰腹的力量,进而提升隔膜的力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歌唱呼吸技巧,教授其科学、高效的歌唱呼吸练习方式,鼓励大家课内外加强呼吸练习,以提升其歌唱呼吸练习技巧和整体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天球.声乐训练中的几个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02):72-77,96.
其他文献
“教育即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教学主张,而应是一种教学真实情境。数学符号与公式、科学的定理与发明,无不是因为生活中的需要而发现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学习素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亲自收集、整理数据,探究并解决问题,建构知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数学问题  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学生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应把思维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摆在首位。怎样在数学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铺垫导入,巧设悬念,引发思维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仅表现在对数学知识内在“美”的体会,还表现在课堂伊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一方面需要教师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
【摘要】少数民族音乐作品中,旋律作为能更有效彰显其音乐本质的音乐要素,无论从节奏组织,还是速度变化上等方面都对音乐特征进行了直观陈述。基于这些元素的合理融入,构建出少数民族音乐作品的独特风格。钢琴能被誉为乐器之王,更是因其得天独厚的演奏优势。以旋律要素为基础,进行艺术化的诠释。如何利用钢琴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演奏,才能达到更惊艳的效果,值得人们进行研究。相关人员可基于钢琴演奏特征,对民族乐器音色进行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实施,开发性、合作性、竞争性已成为新世纪最显著的教育特点。”时代的变迁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为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疑,在探疑中求知,在求知中进步。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培养质疑能力,促进自主学习”的点滴体会。  一、营造轻松氛围,使学生敢问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
某钢厂在吊装重30t钢材过程中,由于挂梁吊具竖轴断裂造成较大事故及经济损失。通过对断裂竖轴的断口分析、组成成分检查及其性能分析,并通过ANSYS有限元计算分析其受力情况,
针对热锯机锯片在锯切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振动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不同夹盘大小的锯片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各自低阶固有振动频率及主振型图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前12阶
主要介绍了太仓新海康协鑫热电有限公司DCS改造的一些情况,旨在为同行们提供一些经验和思路.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师生进行交流的园地。而课堂秩序是课堂上师生之间通过互动行为的规定性得以体现的状态和规则,它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成效。如何建构一种和谐的,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课堂秩序对所有教师,尤其对新教师来说,是非常迫切的问题。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是调控课堂的关键  学生上课经常走神或做起小动作,或给教师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小问题,好好的课堂经常被破坏。归根结底,问题在于教师不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