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会计改革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双语教学已成为会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各高校都在从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会计复合型人才的战略高度来不断推进双语教学实践。本文阐述了在高校会计专业实施双语融合教学的现实意义,对会计专业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具体实施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会计专业双语融合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双语教学 双语融合教学 会计专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精通英语并熟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如何培养具备双语能力的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成为高等会计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会计专业双语融合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满足国家教育部对高校教学的要求
教育部颁布的高教[2001]4号文件规定: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双语教学成为全国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着陆点,双语教学能否实施以及如何实施成了教育界的关注点。高校会计专业实施双语教学将满足国家教育部对高校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高校会计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
(二)有利于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会计人才
中国公司大量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这些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应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需要一大批能够理解与熟练运用国际会计准则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因此,提高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在全球会计市场上的竞争力成为高等会计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高校会计专业实施双语融合教学有利于我国高校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发展眼光、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会计专业人才。
(三)促进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的国际融合是大势所趋。实施双语融合教学的高校在教学内容中介绍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选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或者吸引外国专家、学者来高校讲学。这些都既有利于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和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又有利于促进高校会计学科与国际接轨,也有利于加快会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四)满足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需要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会计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加速会计国际化进程,尽快实现我国会计与国际接轨,这对我国高校会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际化进程中,要充分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体现国际会计惯例,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高校会计学专业实施双语融合教学有利于培养一大批具备一定双语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级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以满足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需要。
二、会计专业双语融合教学的实施
(一)充分准备教学资料、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这需要教师在进行双语融合教学前要合理评价授课水平与学生素质,明确双语融合教学的基本条件与学生的可接受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充分准备教学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些教学资料应该包括全英文的教材、教学大纲、授课专题摘要、练习题、辅助阅读材料、自测题、小测试等,这些教学资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不断地积累完善,并根据授课计划进度及时提供给学生,指导学生适应双语融合教学的节奏,进行积极有效的课前预习,使一些基础的语言问题在课前得到解决,从而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和效率。
(二)详细讲解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尽量用英文授课,可在必要时以中文辅助解释,主要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理解程度适当加以调整。这要求双语教师要提高英文表述水平,能够详细讲解重点与难点,在掌控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过程的互动,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三)恰当安排习题答疑、加强师生的沟通、交流
在双语融合教学中,很多学生反映看得懂、听得懂,但仍不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这些能力又不能仅依赖授课得到提高,问题长期积累下来,往往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教学的恶性循环。因此,要根据教学进度,灵活安排习题课和答疑课的时间。习题一定要保持英文形式,答疑也尽量以英文形式完成,避免某些学生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只是等着习题答疑,降低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三、会计专业双语融合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双语融合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难以表述的理论或难度较大的课堂案例等采用动画、声音、视频等形式来辅助讲解,使教学内容直观、趣味、多样。而且,将多媒体课件发给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学习。但要注意多媒体与板书并用,因为在教学中有些推理过程用板书逻辑更为清晰,也更能带动学生逐步深入对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校外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平台和工具。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各种专业网站,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也可以随时通过电子邮件等与教师或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等。
(二)有效实施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双语融合教学中根据授课进度恰当实施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对某一特定学科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点、引导、启发思维,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并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尤其会计学是一种方法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案例教学可以成为连接知识点与业务实践的桥梁,使知识的传递更加主动、迅速、高效。这对双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具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根据案例的背景资料和个案所处的环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可以通过小组作业、小组发言和讨论,外出调研等多种方式,将课程学习与其学年论文甚至毕业论文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决定了会计双语人才必将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人才素质的内涵要素。采用双语融合教学法,改革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探索新的高效优质地培养出会计双语人才的教育方法,是会计专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孙云鹏.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路径[J].财会通讯,2011,(05)
[2]罗文兵.财会类专业双语会计实训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02)
[3]任春秋.浅谈双语专业课教学所面临的英语问题及解决方法[J].都市家教,2009,(07)
关键词:双语教学 双语融合教学 会计专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精通英语并熟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如何培养具备双语能力的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成为高等会计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会计专业双语融合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满足国家教育部对高校教学的要求
教育部颁布的高教[2001]4号文件规定: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双语教学成为全国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着陆点,双语教学能否实施以及如何实施成了教育界的关注点。高校会计专业实施双语教学将满足国家教育部对高校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高校会计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
(二)有利于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会计人才
中国公司大量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这些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应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需要一大批能够理解与熟练运用国际会计准则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因此,提高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在全球会计市场上的竞争力成为高等会计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高校会计专业实施双语融合教学有利于我国高校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发展眼光、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会计专业人才。
(三)促进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的国际融合是大势所趋。实施双语融合教学的高校在教学内容中介绍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选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或者吸引外国专家、学者来高校讲学。这些都既有利于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和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又有利于促进高校会计学科与国际接轨,也有利于加快会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四)满足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需要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会计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加速会计国际化进程,尽快实现我国会计与国际接轨,这对我国高校会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际化进程中,要充分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体现国际会计惯例,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高校会计学专业实施双语融合教学有利于培养一大批具备一定双语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级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以满足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需要。
二、会计专业双语融合教学的实施
(一)充分准备教学资料、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这需要教师在进行双语融合教学前要合理评价授课水平与学生素质,明确双语融合教学的基本条件与学生的可接受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充分准备教学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些教学资料应该包括全英文的教材、教学大纲、授课专题摘要、练习题、辅助阅读材料、自测题、小测试等,这些教学资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不断地积累完善,并根据授课计划进度及时提供给学生,指导学生适应双语融合教学的节奏,进行积极有效的课前预习,使一些基础的语言问题在课前得到解决,从而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和效率。
(二)详细讲解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尽量用英文授课,可在必要时以中文辅助解释,主要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理解程度适当加以调整。这要求双语教师要提高英文表述水平,能够详细讲解重点与难点,在掌控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过程的互动,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三)恰当安排习题答疑、加强师生的沟通、交流
在双语融合教学中,很多学生反映看得懂、听得懂,但仍不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这些能力又不能仅依赖授课得到提高,问题长期积累下来,往往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教学的恶性循环。因此,要根据教学进度,灵活安排习题课和答疑课的时间。习题一定要保持英文形式,答疑也尽量以英文形式完成,避免某些学生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只是等着习题答疑,降低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三、会计专业双语融合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双语融合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难以表述的理论或难度较大的课堂案例等采用动画、声音、视频等形式来辅助讲解,使教学内容直观、趣味、多样。而且,将多媒体课件发给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学习。但要注意多媒体与板书并用,因为在教学中有些推理过程用板书逻辑更为清晰,也更能带动学生逐步深入对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校外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平台和工具。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各种专业网站,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也可以随时通过电子邮件等与教师或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等。
(二)有效实施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双语融合教学中根据授课进度恰当实施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对某一特定学科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点、引导、启发思维,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并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尤其会计学是一种方法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案例教学可以成为连接知识点与业务实践的桥梁,使知识的传递更加主动、迅速、高效。这对双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具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根据案例的背景资料和个案所处的环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可以通过小组作业、小组发言和讨论,外出调研等多种方式,将课程学习与其学年论文甚至毕业论文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决定了会计双语人才必将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人才素质的内涵要素。采用双语融合教学法,改革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探索新的高效优质地培养出会计双语人才的教育方法,是会计专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孙云鹏.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路径[J].财会通讯,2011,(05)
[2]罗文兵.财会类专业双语会计实训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02)
[3]任春秋.浅谈双语专业课教学所面临的英语问题及解决方法[J].都市家教,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