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web9737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54-01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听说能力明确提出:让学生有日常口语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听话、说话教学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听话、说话的良好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培养正确而良好的语言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话、说话与阅读、写作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相互为用,既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智力的发展。尤其在发展思维能力方面,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有更加独特的作用。一是,口头语言靠声音传递信息,表达速度快,听话时,必须用相同的速度进行感知并对表达的意思加以分析判断,这就需要敏捷的理解能力和听辨能力;其次,口头表达的过程,是将无声的思维,借助词语、句式,快速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对学生敏捷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要。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总有一种现象,一、二年级的孩子课堂上发言积极,敢说、敢问,不怕说错话,课堂气氛活跃。可一到高年级,上课发言的学生很少,学生不愿与教师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其实,学生的内心是丰富的,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有想法的,但就是不愿表达、不愿说话。这样的状况,作为语文教师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出了问题?同时,在生活中,人们因语言的运用不当或错用,造成矛盾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提高小学生说话、听话的能力,还是关系到提高一个人素质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其今后的人生道路。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学会正确表达?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普通话的训练。
  普通话的普及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在幼儿园老师就要求孩子们讲普通话,孩子喜欢的动漫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均是普通话,孩子坐在电视机旁会忘记一切而专心的听人物对白,这就是故事中的人物吸引了他。所以在课堂上,我们的教师要尽量用简洁而亲切的普通话教学吸引学生,用有趣和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让他们不感到疲倦,巧妙运用一些诙谐的谚语、成语等活跃课堂气氛,让你说的话深深的映在学生的脑海里,不会很快忘记。同时,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耐心的听学生的发言,尤其是说话慢或回答问题错误的学生,不要随便打断学生的讲话,让他说完,鼓励其把意思表达完整。有人这样说:“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与对话,而关键在教师的耐心倾听。”在评价学生的发言正确与否时,要语态亲切、用词恰当,不要武断行事,不要言辞尖锐,不要让学生丧失勇气,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对自己的表达能力产生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在听话说话过程中的理解能力。
  教会学生面对对象不同而说话和听话方法也不同。教学中,告诉学生,在听老师讲课和别人说话时,学会静静地听出线索或梗概、听出重点和中心。复述时只讲大概,学会理出一二三。而在学习词句时,学会字字听准、句句听清。有了这样的要求,教师每讲完一个新的内容时,即可采取:一、让学生学着复述,其它学生耐心倾听。二、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要求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说清自己的意思,或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见闻。三、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地捕捉学生说话的动机,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用温暖的笑容和鼓励的眼神注视学生,或用亲昵的手势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敢说。
  三、以情激趣,促进学生思维活跃。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一种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训练效率的兴奋剂。教学中,教师创设出各种情景和运用各种教具,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娓娓动听的音乐、色彩艳丽的图片、恰当的课件展示、课本剧的表演等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活跃其大脑细胞,思维得以开阔。同时,还能让性格内向或害羞的学生敞开心扉,克服害怕的心理,乐意发表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分享,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听说的正确态度和良好习惯。
  教学中,告诉学生,在与别人进行口语交流中“要有礼貌”。1.听人讲话时,注意力集中、看着对方、略带微笑,不要东张西望或斜视其它,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边听边想。这是对讲话人的尊重,也是良好习惯的表现,更是具有修养的表现。2.自己说话时,注意语速,养成简洁的表达方式,说完整话。一说一,二说二,尽量减少口头禅或啰嗦多余的语言,尤其不要口吐脏话或秽言。3.面对说话的对象,做到长幼有序,正确使用尊称。尊重长辈、爱护幼小是一个人素质涵养的具体表现。良好的听说习惯要从小养成。
  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高速发展,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较强的听说能力,也就是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是一种交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是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给学生创设各种听说的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的锻炼,在动态的口语交流中,能培养听和说的能力,还会在不斷地归纳、分辨、评价中发展、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γ-氨基丁酸(GABA)和噻路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消化道发育的影响,进行了两个试验。试验一:单独添加GABA和噻路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28±2日龄断奶的长白×
【摘要】创新精神如何培养,创新潜能如何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努力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责无旁贷!下面就政治课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谈几点本人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以就教于同行。一、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创新能力。二、结合生活实际,拓展创新思维。三、展开想像翅膀,增强学习信心。四、讲究提问艺术,活跃学生思维。五、开展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实践证明,教师从学生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86-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已成为每位中学任课教师的共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是对中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的重要保障。因此,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初中思想品德教
【摘要】透视校园事件发生的原因:①是学生自身发展方面的问题;②是当今社会人们对读书的看法;③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④学校德育工作不力。针对事件采取的措施与对策:①教师要把道德标准告诉学生,使其有独立思考的依据;②切实落实学校德育工作,走出学校德育工作误区;③学校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坚持育人方向。  【关键词】校园事件 家庭教育 学校德育教育 社会教育  【中圖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89-0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之所以将和諧民族关系列入党代会报告,就在于和谐民族关系对于我们这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来说显得至关重要,它既是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摘要】作文教学的路在何方?其实就在脚下:一、扩大阅读,丰富积淀,为学生作文创作夯实基础;二、感悟自然,留心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三、激活思维,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关键词】阅读 感悟 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92-01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
本课题以泌乳奶牛乳腺组织为研究材料,在泌乳奶牛乳腺组织的体外培养方法选择(试验一)和用于测定奶牛乳腺组织酪蛋白α基因mRNA表达量RT-PCR法的构建(试验二)进行了研究;并利
【摘要】语文教师应结合新课标,指导学生我手写我心,努力写出有趣味、有情味、有意思的能真正反应学生心灵的作文。要使学生培养浓厚的写作兴趣与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克服“两怕”、“三脱节”等现象,由“师评”向“自评”转化,逐渐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作文 兴趣 习惯 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94-02
Forkhead box(Fox)蛋白调控着细胞的分化、增殖、免疫和衰老。大多数与Fox蛋白相关的研究都局限在培养的细胞和啮齿动物中。本实验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Western-blot,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