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鼻部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肉芽肿性多血管炎18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以鼻部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特点。

方法

收集2005—2019年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以鼻部症状为首发表现并诊断为GPA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5~68岁。所有患者均完善鼻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检查及鼻腔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采取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随访2~15年。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18例患者均存在鼻部首发症状,表现为鼻塞、流涕、鼻出血等。鼻内镜检查可见鼻腔黏膜肿胀、糜烂、干痂、出血,有6例发生鼻中隔穿孔。鼻窦CT表现为鼻窦内高密度影或上颌窦骨质明显增生、硬化。肺部CT结果呈结节灶或斑片状浸润者12例,空洞6例。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阳性13例,ANCA阴性5例。随访过程中,13例患者症状得以控制并存活至今,2例死于病情发展,1例拒绝治疗后死亡,2例失访。

结论

GPA有以鼻部症状为首发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的方法早期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生存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并评估下斜方肌肌皮瓣携带部分背阔肌修复头顶枕部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天津市工人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例采用下斜方肌肌皮瓣携带部分背阔肌修复头顶枕部组织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26~68岁。病变均为恶性肿瘤所致的颅骨缺损及硬脑膜外露。本组病例对斜方肌肌皮瓣切取进行了改进,利用下斜方肌肌
规范的影像学评估贯穿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实施的全过程,包括治疗前基线影像明确病变范围、治疗中疗效评估及治疗后残存病灶评估等。目前新辅助治疗最常用的影像评估方法包括超声、乳腺X线摄影及乳腺MRI。本文主要对乳腺X线摄影及其延伸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例原发性纵隔绒毛膜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探讨原发性纵隔绒毛膜癌的CT、PET/CT表现。结果显示,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5、25、25岁。3例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同程度升高,分别为90 977、113 266、447 014 IU/L。CT平扫均表现为右前上纵隔混杂密度肿块,病灶边缘周围为线状、条片状实性成
目的分析儿童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的耳科学表现,研究其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的46例儿童TS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患儿,年龄5~18岁。染色体核型X单体型17例(37.0%),嵌合型16例(34.7%),X染色体结构异常13例(28.3%)。并对耳内镜、听力结果和耳科诊治情况进行分析。应用多因素Log
目的探讨以筋膜导向与血管导向两种不同解剖入路方式行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对患者功能影响及其疗效(包括近、远期疗效)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国家癌症中心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LLND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病理确诊为直肠癌,下切缘位于腹膜反折以下;(2)基于直肠核磁评估为可切除进展期
定量磁敏感图(QSM)是一种基于梯度回波序列检测体内的磁敏感物质,并能精确地定量磁化率值的成像技术。QSM在中枢神经系统已有较多的研究与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近来QSM在分析颈动脉斑块成分中得到一定应用,显示出较好的前景,本文就QSM在颈动脉斑块的成像方案、图像质量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5787在乳腺癌组织及多种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分析过表达miR-5787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5787在47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4种乳腺癌细胞系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选择miR-5787表达最低的乳腺癌细胞系,分别转染miR-5787模拟物(实验组)和对照NC模拟物(对照组
合成MRI技术是一种基于多饱和恢复多回波搭配快速自旋回波读出序列,以获取弛豫时间及质子密度定量的定量MR技术。髓鞘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结构,合成MRI技术在儿童发育及多发性硬化等脱髓鞘病变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要注意合成MRI技术的局限性。本文旨在对合成MRI技术原理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及疾病中髓鞘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分形分析技术是一种量化生物内部复杂结构的数学方法,近年来和心脏MR技术相结合,已经逐步被用于定量评估心肌小梁的复杂程度。笔者就现有的基于分形分析技术对心肌小梁评估的研究进行综述,同时指出其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方向的展望。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plasma exchange combined with dual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PE+DPMAS)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HBV-ACL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差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