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研究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bf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站在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战略高度来看,应该明白当前国家发展进步的核心源于知识创新能力,如果国家的知识创新能力不强,那么学生的知识水平就不高,国家的经济也就无法得到快速发展,因此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国家关注的主要内容,也是科技兴国发展战略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前提,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开始于学生的幼儿阶段,而在幼儿阶段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只有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教育质量,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幼儿美术;创造性;培养策略
  引言
  创造性思维是个体潜能开发与社会进步的根基,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从幼儿阶段抓起。正如历史学家阿诺德·托恩比所言:“要为幼儿潜在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这对于任何一个时代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根据教育部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的学习可提高幼儿对美的认识与感受,丰富其创造力与想象力,并以自我独特方式去发现美、创造美。可见,美术等艺术类教育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意义重大。鉴于此,有必要基于创造性思维培养对幼儿美术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一、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相关学者提出:“创造性思维能力虽然具备传统性的思维特征,但同样也具备较为独特的思维规范。同其他思维模式比较,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具新颖性、灵活性以及艺术性”。由此可见,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必须要以美术教育活动等具备艺术气息的科目为主,找寻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新方法。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之中,美术教育活动存在众多优势:第一,在美术作品中存在美的特征,能够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幼儿的感官会受到抽象性艺术的影响,能够引导幼儿通过多角度展开思考。第二,美术课程对幼儿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促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达成良好的成效。探索知识的首要条件便是兴趣,想要将美术活动开展的根本目的达成,教师就必须要对幼儿的活动兴趣做出充分培养,而在对一系列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活动展开设计期间,能够对幼儿学习并体会美术知识的乐趣起到一定的协助作用。例如:通过情境教育法、多媒体教育法、游戏教育法等方式,可以引导幼儿进入到轻松、趣味的学习环境之中,促使其能够积累丰富的美术经验,对生活做出细致观察,从而为美术创作带来更多的素材,进而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促使其提升学习的自主性以及积极性。第三,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展开培养,激活创造能力以及形象能力是其最为主要的目标,培养幼儿加入美术活动的积极性、热情,能够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另外,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要对教育模式、教育观念的转变格外重视,为幼儿带来更多想象与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对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强化的同时,将其审美能力提高。
  二、美术教育中培养创造性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
  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时,教师要先成为具有创造力的教学工作者,要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方式开发幼儿的创造性,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一些教师没有把创造性培养作为教学重点,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影响了美术教育的效能。因此,转变教师观念是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
  (二)限制性指导引发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是依循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通过反复使用而形成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及模式,一旦形成就很难打破,并会对个体认知过程产生巨大影响。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无意中的示范、暗示等限制性指导及出示的范画促成了幼儿的思维定式,如孩子画背景时提醒:“你可以画蓝天、画座山”,过多的限制难免导致孩子形成思维定式,只知一味模仿范画,在美术活动中失去了思考的乐趣,无法随心所欲地放飞思维与想象,继而影响其想象力的发展及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三、幼儿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是教学的先导。教师有什么样的要求理念,就有相对应的教学实践。因此,转变教学理念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时,教师需要形成全新的理念,以创新精神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认识到美术教学是为了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美术学习实践,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幼儿塑造健全的人格。教师要选择科学的内容,认识到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艺术体验的过程,幼儿的体验往往比结果更重要。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增加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作意识,对幼儿进行科学的评价,保护幼儿的原始创造力,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激发自身的潜力。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欲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小心呵护幼儿,不要对幼儿的学习进行过多干预,否则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树立正确的幼儿美术教学目标
  有些人的创造能力主要体现在幼儿美术教育的细节培养中,他们艺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代表着他们创造能力的不断进步。在进行幼儿美术教育工作时,教师要积极地对自己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只有适合幼儿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性。首先,教师需要设定一个教学目标,通过这一目标来规定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序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对于幼儿创造力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同时还能激发幼儿的生活情感,让幼儿产生更加强烈的依附思想,总体来看,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幼儿进行创造的学习氛围。幼儿应该更好地、充满乐趣地参与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而不是面对着教师给予的压力,这样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只有使幼儿很自然地融入美术的学习过程中,才能使他们从中感受快乐,而快乐才是激发幼儿学习动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表达以及他们的思维意识。
  (三)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幼儿特别关注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与看法,也就是说,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幼儿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因此,美术教师在评价幼儿的美术创作作品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他们的特点来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对作品的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还要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也要鼓励和表扬,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時,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画得好的要予以表扬,进而激励学生不断地努力和进步。
  结束语
  综上,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蕴含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深度挖掘和开发其成长中的潜力是幼儿教育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幼儿美术教学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还需立足创造性思维培养视角加强幼儿美术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深化幼儿美术教学改革,全面助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小霞.试析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192.
  [2]姬荷.幼儿园的创造性美术活动探索[J].中华少年,2019(34):19+21.
  [3]苏丽娜.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探究[J].考试周刊,2019(95):154-155.
  [4]梁玉美.论创造性思维对幼儿美术教育的促进发展[J].中国文艺家,2018(06):213.
  [5]姚碧瑜.基于创造性培养视角下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分析[J].新课程(综合版),2018(06):126.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不同腹膜通透性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方法 选择我中心随访的透析时间至6个月的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84例,糖尿病患者46例,非糖尿病患者38例.根据腹膜平衡实验结果以透析液肌酐浓度(D)/血浆肌酐浓度(P)值(D/P>0.65为高通透组,D/P≤0.65为低通透组)分组,分为糖尿病高通透组32例、糖尿病低通透组14例、非糖尿病高通透组12例、非糖尿病低通透组26例.
白细胞介素1(IL-1)是一种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它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等过程.在慢性炎症过程中,IL-1的调节障碍、延迟合成和释放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IL-1的各种生物功能的发挥需要IL-1的Ⅰ型受体(IL-1receptor Ⅰ,IL-1R Ⅰ)的参与,即IL-1与靶细胞表面特异受体IL-1 R结合.研究显示,目前人们已经克隆鉴定出IL-1受体有两种类型,其中Ⅰ型(IL-1 R Ⅰ)为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教学手段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融入于学校各科课堂的教育教学之中。基于国家确定了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案,为了更好的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下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教学特征、教学变化等一系列情况。本文将根据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对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应用文写作课堂进行充分研究,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反思。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文写作 ;现代化课堂  应用文写作作
目的 探讨肺曲菌球病的诊断及治疗,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2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24例肺曲菌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6例;年龄22 ~ 67岁.其中行肺叶切除15例,全肺切除4例,复合切除(肺叶+肺楔形切除)3例,右肺上、中叶切除1例,病灶清除+脓腔引流1例.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全部患者均治愈,7例发生并发症,包括术中大量渗血1例,术后大出血1例,肺部感染2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对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CAP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在严格戒酒的基础上,治疗组用GM1 100 mg溶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后改为40 mg肌内注射,维持14 d.对照组用维生素B1100 mg肌肉注射,1次/d,连用28 d.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长素2(Ang-2)浓度在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健康查体者38名.对研究对象进行血清MMp-9、VEGF、Ang-2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MMP-9[(7.896±2.245) μg/L]、VEGF[(312.6±34.1)ng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恶性肿瘤腹腔镜术后患者35例,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术后第2天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 U 皮下注射,1次/ d,共7~14 d;对照组17例,术后第2天给予注射用丹参400 m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1次/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PPAR-γ)及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TLR4)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 收集男性鳞癌手术患者90例,根据肺功能分为COPD组和对照组(非COPD组),各45例,取其肺叶切除后的无肿瘤浸润外周肺组织,
目的 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晚期转移性乳腺癌二线及二线以上化疗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共收治晚期转移性乳腺癌21例,所有患者在复发转移后均接受过一线解救化疗.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260 mg/m2,3周1次,每2个周期评价1次疗效.结果 4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21例均未发生过敏反应,主要不良反应是粒细胞减少和神经毒性.结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晚期转移性乳
目的 探讨血、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血、尿胱抑素C(Cystatin C)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21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均行血、尿RBP和血、尿Cystatin C检测.尿RBP、Cystatin 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RBP、Cystatin C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并对两组研究对象检测结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