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作品中女性萌系形象探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这些年来,“萌”作为一种独特的日本文化存在,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广泛关注。日本的动漫文化起步较早,所繁衍出来的产品被当代年轻人所热爱,已经带动了许多年轻人的消费,成为了年轻人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日本的一些动漫作品日益风靡,萌系形象受到了众多年轻人追捧,形成一种独特的亚文化风格。与此同时,美少女游戏的虚拟体验模式,帮助一些亚文化青年在精神层面解决了现实生活当中始终无法解决的矛盾与问题。
  关键词:萌系形象;亚文化;日本动漫
  近几年来,萌系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萌元素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当代多数青少年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对其熟知。在一些虚拟的游戏世界,萌被频繁使用,成为了网络上流行的词汇。调查发现,目前无论是从虚拟的游戏世界,还是到日常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的交往,萌元素都在被频繁使用,并且形成了愈演愈烈的态势。这种在青少年当中流行的亚文化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进行深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萌这个词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流行语概念。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分析,社会文化当中包括主流文化与其他文化,萌所产生的亚文化,与当代的主流文化是相生相克的关系。亚文化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但是亚文化在主流文化当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亚文化的群体的成员大多来自于不同阶级和不同种族,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群体。其中,日本的动漫文化,就是这一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动漫能够在中国进行广泛的传播,正是因为其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文化现象。而随着日本动漫作品的热销,当中的女性萌系风格也发生了转变,在许多的动漫影视作品的亚文化生态领域中,女性的萌系形象建立,与亚文化群体的生存模式和价值观的判断有着很大的关联,通过萌系形象当中的文化内涵,可以看出当代年轻人在接受主流文化的问题上,具有疏远回避的心理,同时也反映出了亚文化群体的生活遭遇和人际交往的状况。本文通过对日本动漫作品中的萌系形象进行解析,对这种亚文化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挖掘萌系形象当中存在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了解亚文化青年群体的价值取向,探究亚文化是如何与主流文化进行竞争,并且如何努力适应主流文化带来的优势性,实现最终的文化平衡。
  一、从战斗型美少女转化为萌系少女
  如今日本动漫文化在全世界热销,其中以女性形象为主的动漫作品也是各式各样的。在主流动漫作品中,许多的女性形象存在自我牺牲等特点,突出了女性形象的独立果敢等,比如在一些我们常见的《美少女战士》《魔法骑士》等作品中,故事的主人公往往都是战斗型的女性,无论是从行动上,还是从自身上来说,她们都是以一种不需要被保护的形象存在。在这样的动漫作品当中,男性角色存在的意义被淡化,往往存在于敌对方阵营当中。也可以说,这种动漫作品,女性的角色大多都具备执行力且主观能动性强。同时,出色的战斗力让这种女性角色展现的形象比较中性,女性的属性则很大程度被限制。然而,在这种条件的限制下,这一类的女性角色依然蕴含着一种独特的气质,這种气质就是我们所说的“萌”。女性萌系形象的基本要素,是对服装的要求,萌系的服装多数以戴眼镜、麻花辫、水手制服等特征出现。在人物关系的设定上,经常与父母之间存在的关系创伤,或者是兄弟姐妹之间有深厚的羁绊等。不过,这种萌元素气质经常通过同人志的动漫作品来进行展示。同人志活动作为亚文化中的其中一类,创作者大多数都是已经成年的男女,在原创的基础上构建出新的故事,这一类亚文化出现最多的就是情色类故事,且都是以美少女为描写主体。从本质上来看,对这些女性角色的构成以及分解,就是对女性角色的性格进行相应的分解。在此基础上,将角色从原本的背景或者是已经设计好的故事框架结构当中引出来,重现形成一种以萌属性为基础的角色构建,最终形成对作品的第二次构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萌文化的发展是支撑同人创作的一大动力来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萌系的形象也越来越喜爱。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这种形象的需求,萌系要素所应用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并且成为了日本进行动漫创作的一种潮流。萌在社会当中,也逐渐成为了一种男性对女性魅力进行感知的符号,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成为了一种文化。在对女性萌系形象进行构建的过程当中,主要需要对角色的外在身份以及内在的性格进行塑造。一般来说,女性的性格会被塑造为温柔可爱的青梅竹马、开朗活泼的妹妹以及作为竞争对象的优等生等,而除了这些形象,战斗性美少女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然而,在实际的萌系少女定位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萌系少女并不是通过单纯的感觉进行塑造的,在进行塑造的过程当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应的角色塑造原则对角色进行塑造。尽管萌系少女的形象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是还是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特征的,萌系少女的塑造通常来说都存在着大眼睛、小鼻子、欲言又止的小嘴以及较为玲珑的身段,这些都是对萌系少女进行塑造的重要因素。
  也是由此之后,在萌系元素的包装之下,原本动漫当中女性的形象,由顺从、温柔以及自我牺牲等,转变成了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在保证角色具备可爱这一特质之后,角色的属性被赋予了更加复杂的特征,这些是大众所喜爱的漫画作品当中的女性形象,无论是任性、顺从还是自立,都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萌系少女通过不断地进行发展,已经不仅仅在动漫世界当中活跃,也并不仅仅代表了女性的一个侧面形象,而是对其所具备的萌的优势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将萌的形象通过千变万化的转变展现出来,并且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成为了能够对女性形象进行代表的符号之一。
  二、对主流动漫文化的继承与抵抗
  现阶段的社会仍然是以80后以及90后人群为主体人群在进行发展,这些人群大多数都属于独生子女,受到主流文化熏陶较为深刻。但是随着青少年时期的来临,网络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为这一群体的生存创造带来了更加新鲜的血液,青少年的普遍心态从原本的主流心态发生了改变,逐渐开始变得叛逆。同时,这一群体在年龄上已经越来越大,开始向成年人的方向进行发展,但是从心理上来讲,他们仍然存在着幼稚、反叛的心理。除此之外,在对这类人群的心理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发现,这一人群往往对自身的理想具有执着的信念,一些人十分想摆脱现实对自己的束缚,希望能够找到真正的自我。因此,在传统的主流动漫文化当中,女性角色所存在的顺从、逆来顺受的性格已经无法满足青少年的需求,他们需要女性角色能够转变传统的温柔以及逆来顺受的性格,变得更加自我、更加独立,塑造出与传统形象并不相符的独立的特性,打破传统动漫女性形象的限制,表现出新时代的女性形象。于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动漫作品中原本存在的女性角色被加以相应的改造,并且加入一些同人志作品当中的情色倾向,出现了萌系少女这一系列的普遍性向,这一形象也成为了女性角色的另一代表性格。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正是因为人们对于传统角色的这种反叛精神,促进了萌系少女这一系列女性形象的更好发展。相关学者曾经提出,青年亚文化不是举止怪异和道德堕落的表现,而是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对当前的社会进行批判。这就是指青年亚文化提出了一种与主流文化相对的替代阐释方案。这种表示自身叛逆的方式代表了青年对于传统文化所进行的一种强烈的批判,青少年在了解主流女性漫画形象的同时表现出了对于主流女性漫画形象的一种不认可,并且对主流的女性漫画形象产生了抵抗,这也表现了青少年对于自身所具备的自我价值的认同,相比于从前而言已经变得越来越强烈。
  青少年之所以会对主流的文化产生抵抗的心理,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来自于父母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差异以及自身想在这种差异当中产生一定的自主性。在进行抵抗的过程当中,青少年为了保证自身所具有的独立性,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自主权,开始群体性地创造更新的价值体系,对原本存在的传统文化进行抵抗,确认属于自我群体的文化空间。在青少年这种心理的影响下,相应的动漫偶像文化成为了青少年对父母的文化进行反抗的一种表现方式。在青少年存在这种心理的背景之下,漫画当中传统的战斗型美少女角色不但不能够更好地迎合青少年的意识,反而将青少年内心深处所存在的抵抗意识激发出来,青少年开始越来越渴望从原本存在的女性母体身上挖掘出更加新颖的审美要素,建立出一套更加新型的女性符号,形成一种特殊的属于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共有文化。青年对于动漫当中女性角色的批判并不是通过进行新型的角色塑造来实现的,而是应用了二次创造的方式,对原本的女性身份以及女性角色进行借用,然后对角色的性格进行相应的解构,改变角色原本所存在的或者独立或者逆来顺受的特点,将其改编成萌系少女的形象以及性格,将战斗性美少女的形象逐渐改变成为萌系少女的形象,实现了对传统动漫审美体系的抵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对同人志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亚文化对于动漫当中女性角色的借用发生了新的改变,从而创造出了青少年所独特的具有的文化符号以及认同空间,并且更好地体现出了青少年对于自我群体的认同。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萌文化的出现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亚文化青年对于传统的母体文化所产生的抵抗以及承继的心理,实现了属于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更加独特的亚文化理想以及文化的风格。除此之外,萌文化以及萌系少女角色的出现,也更好地减轻了青年一代在残酷的社会竞争当中所产生的恐惧感以及挫败感,改变了亚文化群体和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黄瑞武.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研究[J].现代试听,2009(5).
  [2]王玉静.中西动漫产业品牌战略比较分析[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6).
  作者单位: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济阴颗粒干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PF级SD大鼠105只,随机选择10只正常大鼠为空白对照组,其余95只采用每日1次腹腔注射去氧乙烯基环己烯(VCD)溶液的方
目的:对肩关节损伤中MRI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肩关节损伤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和MRI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肩关节骨折、肩关节软
【摘要】随着课程的改革,略读课文在语文教材中的比例越来越重,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略读课文就有98篇。由此可见,略读课文的教学多么重要!要想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我们应当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材,应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气魄,“简”出精彩,努力做到“教略”而“学丰”。下面我将结合一节公开课,浅谈我在这一方面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略读课文;研究教材;简明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本文从后现代主义和网络文学兴起的背景出发,探讨后现代主义和网络文学的同一性,发现:(1)后现代主义放弃一切对中级意义的追求;网络文学有着后现代“无中心”、“不确定”的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多发挥它的价值,使受教育者更好的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战斗力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教学与学生的协调关系,教育
不知道如今的你看不看戏。有人说:“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戏里戏外,那些泪与笑,那些无声的动作与眼神,你可曾探究过有多少故事在其中?  暑假里的一天,每一丝阳光都似蘸了辣椒水及胶水一般,火辣辣地烤着人,黏糊糊地粘着人。那天,正好我家一个亲戚过八十大寿,他请了人来唱戏。炎热的天气想要燃尽人们看戏的热情,但戏剧演员们急于表现的心,却比他们被阳光灼烧的皮肤还要热烫;而看戏人心中
我与姐姐是听着同一个故事长大的。这个故事的大致情节如此:父亲在读中学时爱上了一个叫张菊花的女孩,后来发生了意外,张菊花被倒塌的危房砸伤,在她快死时,父亲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拼命地、一声声地呼喊自己的爱情:我喜欢张菊花!张菊花,我喜欢你!——在那保守的年头,父亲的举动无异于袖珍型的大地震,“早恋”的他被赶出学校,并受到了全村人的讥笑……  需要补充的是,这个伤感故事却有个美好的“结局”:母亲是父亲的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background of mitochondrial genes in young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to provide a foundati
《云端》是军旅女作家马晓丽的一部中篇小说.这部作品塑造了鲜明性格特征的女性形象,男性形象被悬置,并采用了大量细腻的女性心理描写,有别于常规军旅题材刚硬的写作风格.作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是一种安全经济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文章通过介绍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在软土深基坑成功应用的工程实例,探讨了深层搅拌桩及土钉墙结构支护方案设计与施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