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和保持策略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5w56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保持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3—0093—01
  课堂氛围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一种状态呈现,其直接关系着学科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欲望。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其对学生一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营造和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营造和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一、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营造课堂氛围的主导因素,教师的情绪和自身的形象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形象,面带微笑,有親和力,有助于学生从心理上接纳教师,消除课堂的沉闷感和对教师的惧怕感,缓解课堂紧张氛围,调动课堂气氛。
  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尚不健全,对教师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和模仿性,所以在平时授课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眼神对学生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形象,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表现好的学生多鼓励,多赞扬;对表现差的学生多引导,多关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例如: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多说“你很棒”“说得好”“继续加油”等鼓励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在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侧重于课堂讲授,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听课的状态,身心压抑,课堂氛围沉闷,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的学习成长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要想营造和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就要创新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1.动手实践教学法。小学正处于思维发展、智力开发的关键阶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剪窗花,画简笔画,做风筝等。2.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创新了教学形式,生动和形象了教学内容,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大的意义。例如,在学习《观潮》这节课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寻找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图片和视频,然后配上激昂的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随着视频和图片走进它、触摸它、观赏它。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内容,引导学生结合“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通过多媒体教学方法,原本沉寂的课堂活了起来,起到营造和保持课堂氛围的效果。3.游戏教学法。小学生天性好玩,所以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获得快乐。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成语接龙比赛、情景剧模拟大赛、看图说话、看动作猜词等游戏。将学习内容和游戏有机地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师生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对营造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首先,在上课之初不要直奔主题,可以采用情景导入、故事引入、串烧游戏等方式导入新课,放松学生的心情,缓解紧张的课堂状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再进行新课讲解,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其次,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避免“一言堂”现象的出现,给予学生更多说话和表达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互动,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
  总之,营造和保持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符合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教学形象,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原本枯燥的语文课堂活起来。
  编辑:张慧敏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学校管理;内涵发展;观念;课程开发;文化;督导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4—0044—01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实观人生理想的舞台,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实现教育现代化,软硬件都要现代化,特别是理念、意识、思想和文化上要不断转变,与时俱进。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考虑,为了提升学校发展内涵,特提出以下观点:  一、转变
对基于Linux平台的高性能WebMail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的研究,详细介绍了用JAVA实现WebMail系统的关键技术,在Linux平台下用Procmail进行邮件过滤,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学;动态生成;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3—0070—01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往往是静态的:要么是正襟危坐听得沉寂;要么是精神不振伏桌而睡。在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如何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课,使之更具魅力和实效呢?  一、教学内容动态生成  
森林抚育作为重要的森林经营措施,深刻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根据抚育前后中幼龄栎类Quercus天然次生林林分密度,分为轻度(21%),中度(35%),重度(54%)和对照(0%)等4个抚
<正>美学对于我们来讲并不陌生,美学主要来源于希腊文化,其中主要表达的内涵是对感官进行美观的感受。对于幼儿教育来讲,美观是对世界感知的一种体会,同时也是提升幼儿审美的
为掌握北京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生长过程,建立相容的断面积和蓄积模型,通过引入间伐林分与未间伐林分的哑变量,分别建立林分断面积、林分蓄积生长模型,然后从相容的
有教师透露,有的地方打着教师“交流”的幌子,会借机把考核拖后腿的“弱势教师”调到偏远乡村学校任教。  弱勢教师“被交流”,完全背离了教师交流的本义。城乡教师交流原本是通过城镇优秀教师“下沉”到乡村学校,以他们为“鲶鱼”,把乡村学校教育、教学、教研的“湖面”搅动起来,唤醒乡村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弱势教师“被交流”,不但使交流失去应有的意义,更会走向“交流”初衷的反面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关注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