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在体外环境下,评估治疗用超声溶栓作用以及影响尿激酶溶栓效率的因素.方法 从血液离体后分别在3、4、5、6、7、8、9、10 h 8个时间点制备离体血栓并开始溶栓,分为生理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体外环境下,评估治疗用超声溶栓作用以及影响尿激酶溶栓效率的因素.方法 从血液离体后分别在3、4、5、6、7、8、9、10 h 8个时间点制备离体血栓并开始溶栓,分为生理盐水组(NS),尿激酶组(UK),生理盐水+超声组(NS+US),尿激酶+超声组(UK+US),每组32份血栓,放入37 ℃的水浴环境下干预1 h后再称重,计算血栓失重和溶栓率并观察离体血栓存放时间对尿激酶溶栓效果的影响.结果 UK组和UK+US组的溶栓率分别是29.3%±8.2%、37.5%±7.9%,两者比较LSD-t值为12.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S组和NS+US组的溶栓率分别是13.4%±4.4%、14.5%±5.4%,两者相比较LSD-t值为1.8,P值为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一定范围内,离体血栓存放时间越长,溶栓率越低.结论 在体外环境下,治疗用超声可能本身并无溶栓作用,但可以明显增强尿激酶的溶栓作用;在一定范围内,离体血栓存放时间越长则溶栓率越低.
其他文献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75%~80%,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
Zn(Ⅱ)与KSCN和丁基罗丹明B形成稳定的三元离子缔合物,研究了其在由乙醇和磷酸氢二钾组成的双水相体系中的最佳分配条件.实验表明,在pH 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Zn(SCN)42-
近10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 RNA 干扰技术、蛋白质组学、分子图谱及纳米技术等的实际应用。生物医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和促进又为生物医学的发展提
本文介绍了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研发的一台食品辐照保鲜用直线加速器中电子枪的设计。通过枪体内电磁场模拟计算、优化电子枪形状、并且在考虑空间电荷效应情况下
0.2%α-吡喃酮WP的有效成分为5,6-二氢-6-戊基-2H-吡喃-2-酮(5,6-dihydro-6-pentyl-2H-pyran-2-one).采用菌丝速率法测定了0.2%α-吡喃酮WP的抗菌谱,含药浓度20μg/ml的PDA培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4-1BBL(CD137L)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BBL在82例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病理分级、患者年龄、性别及生
患者,男,44岁,因腮腺肿物切除术后复发4年,加重1年于2008年12月5日入院。患者4年前因左耳后肿物于当地医院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腮腺混合瘤”。术后2个月于原部位再次
目的 观察麻黄碱或去氧肾上腺素治疗全麻诱导期低血压时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值的变化.方法 择期拟行腹部手术患者,年龄30~50岁,体重指数<30 kg/m2,性
目的 探讨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的分类特点及病理诊断.方法 对194例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临床病理学观察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
目的 分析低分期肾盂及中上段输尿管尿路上皮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与经典肾盂癌根治性手术后肿瘤复发率的差异,探讨低分期上尿路上皮癌患者不行膀胱袖状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