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七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阅读能力是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剖析了七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了七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意义、并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反面介绍了采取“合作学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4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之一,更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七年级是英语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学生的英语阅读训练就尤显关键。必须通过有效的阅读训练来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形成。
  一、七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 学生层面——知识储备不够
  首先,语言知识不够。七年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学生词汇量太少,另一方面学生或对现阶段的单词掌握不好,在做阅读材料时一旦碰到生词,学生就不能通过上下文猜测意思。其次,语篇知识不够。学生对句型结构不理解,一旦碰到长句、难句或复合句时,因为无法把握句子的结构,或不能断出句子意群,就很有可能出现虽能理解文章单词却不知文章大意。再次,文化知识不够。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平常课外阅读量较少,对西方文化知识了解不深入,导致语感不强,对文章所隐含的深层次的文化理解不够,遇到要概括文章中心和题目大意,通常就拿不准。
  2. 教师层面——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的模式是:教单词——解释课文——讲解语法——朗读课文——练习巩固。这一教学模式很显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忽略了学生的参与过程。其实,阅读的过程比阅读的结果更重要。阅读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获取文字信息的能力和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只靠教师的讲授,学生是无法真正体会到阅读技巧的。再加上阅读题材广泛、信息量大,传统的授课模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单调,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英语阅读教学课的探索显得越来越重要。合作学习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在英语阅读课中可以尝试运用合作学习,使教学生动化,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领悟阅读的过程,掌握阅读技巧。
  二、七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型阅读教学以4至6人异质组成的同质小组为单位,开展阅读教学组织活动。它注重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帮助学困生提升学习信心,促使学优生提升阅读能力。它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合作互助完成阅读任务,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促进学生掌握阅读技能,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三、七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
  1. 课前合作,旨在预设
  学生是一个富有个性与特色的学习个体,由于经验积累,思维习惯,方法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呈现出多样性,通过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把单一线型的教学流程改为多线型共存的教学流程。如,在詞汇、短语和课文相关的文化知识上,笔者采用了“制作词汇思维导图”“拓展相关话题词汇”“收集相关文化知识”“明确文章主线”(作者、主题、观点)等教学模式,让合作小组展开活动。
  (1)小组成员一起学习词汇
  如在教学七上Module 4 Healthy food 时,笔者设计了有关食物和饮料的词汇墙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
  实践证明,合作小组成员通过思维导图的模式学习词汇,不仅能营造课堂学生合作学习的气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2)小组成员一起预习课文
  教师针对课文设计一些明确文章主线的问题,让合作小组通过预习一起探讨有关课文的作者、主题及观点。如在教学七下Module 4 Life in the future Unite2 时,合作小组一起探究文章主题及作者的观点,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课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使听课变得更有针对性,能够抓得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增强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而且能产生学习的成就感。
  2. 课中合作,动态生成
  英语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英语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下面,笔者以七下Module 11 Body language这一阅读课文为例,谈谈通过小组合作,对阅读教材采用的主要几种教学方式:
  (1)词汇再现
  笔者采用词汇再现的方式,让合作小组讨论:personal 是由person 加后缀al组成, visitor 是由visit加后缀or组成 ,进一步理解personal 和visitor 的意义。由已学单词arm 引申出短语arm in arm 中文是手挽手的意思等。
  (2)文化理解
  本阅读课学习的是英美等国的见面礼仪,所以学生掌握一定的英美等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很必要。英语学习进入一定的阶段,许多学生学习的障碍来自与对英美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掌握一定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培养语感,排除汉语的干扰,提高理解的准确性。英语教学中恰当的导入文化背景知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文章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因此,在本课文的阅读教学中,笔者注重导入文化内容,介绍一些与阅读材料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因为民族、信仰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的习俗。交往中,熟悉并灵活运用习俗礼仪,不仅是对交往对象的理解和尊重,更能使对方对你留下深刻的良好印象,使交往效果事半功倍。   (3)分组问答
  在课文教学活动中,笔者让小组合作探究课文中的俄罗斯人、印度人、中东人、英国人、北美人、希腊人、新西兰的毛利人、日本人等不同的见面礼仪,并进行分组回答,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看哪一组捕捉到的信息最多。
  (4)信息转换
  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词汇,就中国人、俄罗斯人、美国人、印度人、毛利人等不同的见面礼仪填写下列表格:开展信息转换活动。
  (5)信息拼图
  课堂活动的最后环节,让学生就书本上的图片进行信息拼图活动,就课文段落与图片匹配,起到进一步巩固课文的作用。
  3. 课后合作,拓展延伸
  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课后合作学习是课内合作学习的补充和扩展。七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对教师的依赖还没能“断奶”,往往是上完课、做完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后就无所事事了。而语言的学习需要记单词、需要重复、需要运用,这些单靠课堂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很好地指导课后的学生合作学习活动。例如,笔者让合作小组就下列教学模式:“原音重现”“强调朗读”“词汇拓展”(聚焦词汇知识)“句型转换”(聚焦语言知识)“短文改写”(聚焦短文意义)等在午自修或早读时间开展活动。
  (1)利用多媒体在早读时间让学生模仿录音朗读课文,在午休时间,让课代表打开多媒体让学生尽量多听录音。
  (2)在词汇巩固方面,笔者精选一些词汇知识的练习,来进行词汇拓展活动。
  如:選择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William Shakespeare in 1564 in England. When he
  at school he watching plays and he to be an actor. He school when he was 14 years old. When he was 18 he , and they three children. When he was 28 he to London and a theatre company. He a successful actor and writing plays. He at the Globe Theatre. William Shakespeare for 52 years. Finally, when he he was rich and successful.
  (3)在语言知识方面,笔者挑选一些句型转换的练习,让学生开展活动。
  (4)在进行理解短文意义方面,笔者设计一些短文改写的活动,让合作小组讨论并与书写成文。如在教学七下 Module 5 Shopping时,笔者提供一下信息,让学生完成下面作文:根据你在Unit2中所学,谈谈你对网购的看法。
  总之,在七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是英语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也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好奇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协作能力。当然,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仍有赖于我们做更深一层的探讨、尝试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 琳等.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董新玉.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J].教学研究,2013(8).
  [4] 张建朝.新课程标准下的合作学习[J].数理化学习,2009(5).
  [5] 外研版《(新标准)七年级下英语教师用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宁市南苑中学 314400)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新环境、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训练思维方式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更好地在职业教育中推行创新教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圖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33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的成长要靠教育。因
摘要:本文讨论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现代数学教育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转变教学形式和观念,重点探讨了现代数学教学中新课堂的构建以及新的学生评价方式和学习指导方法,特别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现代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30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下,数学只强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标志,是世界性教改的趋势,这已被世界各国政府和教育家们所认同。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建立、发展的基础。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物理学科的实验特点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职高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同等职高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本科毕业大学生冲击了市场人才招聘岗位,造成职高学生供大于求的局面。培养职高学生的创业精神,能有效地缓解职高学生的就业压力,是解决职高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举措,理应成为当前職高教学重视的内容。  关键词:职高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摘要:要提高领悟力,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重视读悟的过程,让读书成为一种自主、自觉的体验行为,在读中求悟,在悟中成长。  关键词:语文;领悟力;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34  笔者就语文学习中的“读与悟”这一话题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读悟过程的日渐淡化源自功利主义的日益升级  课堂里的风景已悄然被动笔做题所代替。即使朗
摘要: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规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态度,让学生热爱、相信、尊重科学,学习掌握科学及科学方法,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但物理教学中也需要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以加强中学物理教学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德育功能;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世界经济形势竞争的激烈,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越来越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新教育的理念,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的环境和教学的方式上进行变革,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现状;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初学者学好英语最关键的一步。只有这一步打好、打扎实基础,才能为下一步学好英语铺好成功之路。  关键词:培养;兴趣;英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37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笔者有责任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减少以后学习的困难
摘要:为了实现学科任务与课程目标,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英语科目来说,作为充满陌生化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更多的问题,加之农村教育中存在的客观劣势,所以,如何激发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成为当今农村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激发;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要:情感教育对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情感的陶冶。  关键词:情感;教学;情景;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40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