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se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药药剂学专业的11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5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自主学习、协同合作、沟通交流、查阅文献、分析处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關键词:中药药剂学;以问题为基础;互动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3-0016-02
  中药药剂学是一种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其主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工艺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1]。中药药剂学是传统制剂技术和现代剂型理论的统一,其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繁多,中药药剂学专业学生必须全面掌握中药药剂学知识,因为教学模式尤为重要。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效果欠佳。以问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知识的各种问题为起点、以问题为核心学习内容,全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2]。对此,本研究将以问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到中药药剂学教学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药药剂学专业的11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5例。常规组:男性28名,女性27名,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0.34±0.74)岁;入组前综合成绩:优秀34名,良好21名。研究组:男性30名,女性25名,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0.38±0.78)岁;入组前综合成绩:优秀33名,良好22名。比较两组的各项资料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入组成绩在良好以上者;②学生对此次研究均知情,且表示能配合完成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疾病既往史者;②中途退出此次研究者。
  1.3  方法
  常规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选用教材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的《中药药剂学》,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并通过传统课堂教授方式开展教学。
  研究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具体方法如下。①问题提出:教师根据各章节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和议题,设计有针对性问题的教学案例。例如,在颗粒剂、丸剂和片剂等教学后,设计案例:为了解决黄连上清丸作用迟缓、服用剂量大这一弊端,有药剂师将黄连上清丸制作成黄连上清口胶,请你从制作工艺、药效等方面进行思考,并选择合适剂型提出制备方案。②收集资料:在问题提出后,教师需将学生进行分组,5人/组。以小组为单位,教师指导小组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思考。课后要求小组自行查阅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获取第一手资料。随后各个小组根据资料设计1份工艺路线,对工艺路线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获得完整的试验设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由教师指导解决问题。③反馈总结:小组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以书面报告形式总结自己的结论和结论论证过程。④教学效果评估:采用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和教师评估,教学评估需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后开展,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团队写作能力、收集资料能力和分析处理能力等。教师需根据教学评估结果来合理调整后续的教学方案。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能力和教学满意度。
  ①考试成绩:课程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考试,主要包括中药药剂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综合成绩,每项成绩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学生成绩越好。②学习能力:课程教学结束后,采用自制“学生学习能力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自主学习、协同合作、沟通交流、查阅文献、分析处理,各项分值均为25分,分值越高说明学生的学习能力越强。③教学满意度:课程教学结束后,采用自制“教学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教师教学态度、是否能激起学习兴趣、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总分为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90分为满意,<8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比较
  研究组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学生的学习能力评分比较
  研究组的自主学习、协同合作、沟通交流、查阅文献、分析处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3  讨论
  在现阶段高等中医药教育中,中药药剂学是培养中药研究、生产和应用等人才的必修课程,但由于该学科所涉及的知识较多,学生在学习上存在较大难度。传统教学模式多采用板书、投影和演示等常规教学手段,单方面向学生灌输中药药剂学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较弱,导致课堂互动性差,长此以往则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3]。因此,作为中药药剂学教师,必须积极更新教学理论,探索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本次研究表明,研究组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该结果提示,以问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在以问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中,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这能有效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使其更好地掌握中药药剂学知识。同时,在自主探究学习中需自行开展实践操作,该操作可促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得到提高。在本次研究中还发现,研究组的自主学习、协同合作、沟通交流、查阅文献、分析处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以问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小组形式进行问题探究,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查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增强其协同合作、沟通交流能力。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通过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学习能力[4]。此外,以问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符合学生探究欲的心理需求,且以问题作为学习起点,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各种新知识,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5]。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兴趣高涨,则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将以问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到中药药剂学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滿意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雪,吴林菁,肖婷,等.中药制剂分析网络课程辅助课堂教学的探讨——基于THEOL平台[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1):163-164,167.
  [2]魏韶锋,刘亚丽,郑琴,等.PBL思维导图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实践中的探索[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3):681-684.
  [3]睢勇,郝连升.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在中医心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3):102-103.
  [4]周晓,王文艳.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5):133-135.
  [5]樊萍,蒲丹,吕晓虹,等.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临床风湿免疫科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4):192-193.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火针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神经性皮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卤米松乳膏治疗,观察组采用火针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及4周后的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卤米松乳膏对神经性皮炎患者有明显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有效提高痊愈
为了提高新型雷达操作训练水平,加快雷达兵部队战斗力的生成,针对当前新型雷达操作训练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新型雷达操作模拟训练系统。该系统运用计算机模拟及网络技术,营造出一种逼真的雷达装备操作环境,能进行多型号、多科目、多对象的雷达模拟训练与考核,可缩短一个完全不懂雷达装备的新兵从学习原理、熟悉装备结构、掌握各类操作到熟练运用雷达的培训周期,能有效解决当前只能依托实装组训,且组训难度大、消耗高、不安全、效益低等突出问题,在雷达兵部队内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军事训练效益。
目的:以分组形式明确疼痛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意义。方法:筛选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40例,对照组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则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基于疼痛分值、睡眠质量等指标数据为依据评价各自干预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后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已明显减轻,指标数据与对照组对比差值显著(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在干预后两组呈现明显差异,即观察组PSQI分值更低(P<0.05)
摘 要: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2019年4月~2020年10月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片和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TNF-α抑制剂皮下注射治疗。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临床体征指标以及急性期炎症反应标记物进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治疗2
针对目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中内窥镜仅被用于二维的视觉监测而缺乏三维位姿检测功能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求解共线PnP(Perspective-n-Point)问题的手术器械位姿测量方案,测试了所提出的测量方法的精度并进行了误差分析。方案包括相机标定及畸变校正、标记设计、图像处理、标记点三维坐标计算和手术器械的三维表达。经测试,手术器械中心线的固定位置和单位方向向量的测量值的偏差低、精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