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uedong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增长,人们在基坑支护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和发展。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的出现,使建筑岩土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还存在多种问题,为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本文分析了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岩土工程;基坑支护工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55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城市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工程是属于临时性的工程,常常处在地下管线、人防工程或者道路桥梁旁边。这种工程虽然不是永久性的建筑工程,但是其对于技术的要求却不会比永久性工程的低,甚至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基坑支护设计的好坏,直接的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对地下设施和周边建筑的安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中,应当选择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一、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
  基坑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属于临时性工程,但其技术性含量较高,并较为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了解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是顺利开展基坑支护工程建设的基础保证。总结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确定性和多事故性
  在基坑支护工程中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如岩土内部结构构造、岩土的性质等差异大,勘察数据具有很大离散性,自然条件、监测方法、设计方式等会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除此之外,很多基坑工程会在较狭小的场地进行施工,与道路较为接近,加上施工条件较差、施工周期较长、难度较大等因素,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
  2、实践性和区域性
  由于岩土工程中的基坑支护工程的区域性较强,因此,在进行基坑支护施工时,应对岩土工程的施工场地进行仔细勘察。包括基坑的地质构造、水质情况、地下水位情况。即使是同一城市中,也存在基坑支护工程区域差异性。
  3、综合性和系统性
  基坑支護工程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学科,包含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工艺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互相影响、互相交叉,体现了其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在进行基坑支护施工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二、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存在的问题
  1、基坑支护结构真实的受力情况与设计的不相符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所进行的设计计算,一般都是按照极限平衡理论来进行的,这种理论是一种静态的概念。而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基坑土体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其施工的荷载力随时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结构设计中的相关荷载力数值,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相应的修改才能与实际情况相符,否则会造成支护结构的变形,不利于工程建设的有效开展。
  2、超挖、欠挖现象较为严重
  在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超挖、欠挖现象比较常见,这些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工程质量。分析超挖、欠挖的现象的原因,主要与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有直接关系,即施工人员,尤其是机械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低下是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机械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开挖后,由于受到施工条件的限制,其开挖有一定难度要求。若操作人员的技术达不到一定水准或欠缺责任意识,极易出现边坡表面不平整、顺直度不规则等质量不达标现象。从而造成施工质量低下,并加大施工量,从而影响施工进度。
  3、没有正确地选择土体的物理学参数
  在岩土工程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上,所涉及到的土体的物理学参数并没有完全地符合建设的需要。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基坑支护的安全性主要是受到其支撑压力大小的影响,通过对这种压力的计算可以计算出一定的物理学参数值。但是,由于所进行建设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变化多样,要实现非常精确的计算目前还没有着这种技术水平。同时,由于土体物理参数在选择上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含水率、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等三个参数受到深基坑开挖后的影响,经常出现不同的变化,因而非常难以计算出基坑支护结构的真正的受力情况。
  三、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的改进措施
  1、加强设计理念的更新
  在基坑技术的发展上,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能力,并且在支护结构受力变化的规律上有了初步的认识。这种技术能力的掌握和认识的存在,有利于基坑支护结构的合理设计,为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设计规范,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等值梁法”、库伦理论或朗肯理论进行相应的设计和计算。在这种理念计算出来的结果与实际的情况往往相差比较大,不利于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建设。因此,在今后的基坑支护设计中,要逐渐地形成以施工监测为主导,进行动态信息反馈的新的设计体系,彻底地改变传统的设计理念。
  2、积极寻找新型的结构计算方法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新的支护结构不断的出现,并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比如钢板桩、低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的使用,促进了土钉、双排桩和旋喷土锚等支付结构型式的产生。但是,对于这些新支护结构的相关计算和设计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加强其计算和设计方法的研究,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3、加大对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环节的控制力度,保证施工质量
  对施工环节的控制要坚持有步骤有目的的进行。首先,在施工前,要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要综合考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其次,要选择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敢打硬仗精神的施工团队,要对施工团队的资质进行审核,确保施工人员的高素质。再次,在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的选择上,要保证其应符合设计、土质、环境及施工工艺参数的要求,并与试验所用的设备、机具相同。此外,要制定严格的施工制度,严格按管理制度要求进行施工,管理人员要做到认真负责,注重过程管理,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工况分层分段进行土方开挖,并及时和设计人员沟通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4、在施工过程中实时观测和监测
  观测的主要内容为基坑边坡变形情况、地下管道变形情况、对周围建筑影响情况等。通过实时观测可对土方开挖和支护有及时的了解,有效分析对比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间存在的异常情况或偏差,以便及时调整设计参数和方案。除此之外,应加强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监测,完善监测的警报系统,防范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另外,为预防突发事故,并能及时处理,应建立基坑支护工程的应急处理预案,以尽量减少或避免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及经济损失。例如,在基坑开挖中,若对地下水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除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注意施工相关技术技巧之外,还应综合施工环境和条件,制定一份科学的应急预案,力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尽量降低和避免事故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结束语
  总之,岩土工程基坑的施工存在一定的风险,地质条件变化多样,工程建设的相关管理者应当在结合所在地工程建设的经验上,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理念进行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从而建设出安全、有效的支护结构。但是,传统的基坑支护工程建设的理念、设计方法和计算方法等,必须在结合现实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最终促进基坑支护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保证岩土工程建设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邵开胜,王广超,陈玉茹.深基坑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煤炭科技,2010(03):13-15.
  [2]王修胜.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1(07):344.
  [3]吴颖奕.试论岩土工程基坑支护的重要性.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06):41.
  [4]林玉春.基坑桩锚支护施工缺陷产生原因及补强方案[J].山西建筑,2009,35(17).
  [5]陈萍.基坑支护工程的实际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建筑与文化;2012年第7期.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研究建筑方案的设计要点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方案的总平面设计方法,从不同方面分别研究了建筑设计方案的形成与推敲,最后结合实践经验,重点研究了建筑方案设计的多方面要点。  【关键词】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有必要首先确定其建筑方案。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能够更好地指
摘要:后浇带施工技术是近些年获得发展的新技术,设置后浇带可以有效解决不均匀沉降,减少混凝土收缩应力以及温度收缩等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了后浇带施工技术其在建筑工程之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对其进行质量控制。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目前各种结构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城
摘要:企业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更高的利润必须降低成本投入,那么如何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投入,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只有从施工的全过程加强对建筑工程预算与成本的控制才能降低工程成本的投入。  关键词:施工企业;工程成本;预算;控制  中图分类号:TU201.7 文献标识码:A     本文主要是对建筑工程预算及成本的控制做了具体的探讨,针对预算及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
【摘要】随着我国高层建筑工程的逐步发展,研究其设计方案的经济和理性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层建筑设计中经济合理性存在的问题,研究了高层建筑设计经济合理性理念的建立,探讨了影响高层建筑设计经济合理性的因素,并对如何提升高层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做了论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方案;经济合理性;探讨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高层建筑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综合性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而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一要求,我国目前正进行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市政工程建设。但实际情况却不乐观,工程质量不尽如人意,工程事故频繁发生。如何才能切实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呢?笔者认为加强工程的试验检测工作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摘要:试验检测工作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评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
摘要:我国大中型城市,土地寸土寸金的形势下,为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正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高层建筑技术得以迅速发展。由于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多层要大,且施工周期长,抗震性能要求高,工程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本文结合现代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从加强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角度出发,分析和探讨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考虑和适应工程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施工特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