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病房44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药敏测定及R质粒的检测和传递试验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nan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报道了烧伤病人和环境中分离的9种44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药敏和R质粒的检测结果,其中多重耐药菌株达40株(91%)。二耐菌株2株(4.6%),对12种药物全部敏感的有2株(4.6%)。多重耐药菌株中含R质粒共9株。实验中利用本次分离的敏感菌株为受体菌成功地接受了来自病人和环境中多重耐药菌株R质粒的传递。从而证实了在烧伤病房中存在着细菌间R质粒相互传递这一现象。

其他文献
期刊
我们观察了内毒素所致肠源性感染与肠粘膜形态学改变和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脱氢酶活性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循环中的内毒素主要是损伤回肠和盲肠粘膜屏障,导致肠源性细菌感染,同时回肠和盲肠粘膜中黄嘌呤氧化酶和黄嘌呤脱氢酶活性显著增高,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
期刊
期刊
我们报告了25%烧伤后腹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大鼠肠道细菌迁移及其引起的内源性感染。烧伤后注射地塞米松组(n=31)肠道细菌迁移发生率为67.4%,内脏脓肿发生率为65.5%,显著高于仅注射地塞米松组(n=15)。烧伤对照组(n=15)和空白对照组也出现了肠道细菌迁移(前者为3/15,后者为1/23),但未出现内源性感染。感染的细菌为肠道中的肠杆菌(大肠杆菌占优势)和棒状杆菌。从微生态学上讨论了烧伤后肠
期刊
期刊
自1986年6月~1989年11月,我们收集绿脓杆菌100株,其血清型主要是PIV11。药敏试验表明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很高。最小抑菌浓度试验表明氟哌酸对绿脓杆菌作用最强,并且对如何减少交叉感染,降低耐药率提出一些措施。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