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几点尝试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onl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把握教师参与的“度”,若让幼儿一味地模仿学习,则将会抹杀幼儿的创造力,成为被动的学习者;若让幼儿盲目地创造,忽视教师的辅导,则美术教育便无从谈起。对幼儿来讲,美术活动更像是一种游戏,一种自我表达的活动,每个幼儿都希望通过绘画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增强自信。如何获得较好的美术教育教学效果呢?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精心选材,拓展审美视野
  幼儿的创造源于生活,《纲要》也多次提到并反复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或家长应尽可能多地让幼儿亲近生活,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美、发现美。教师还可以运用摄影图片或者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各镜头进行定格,引导幼儿去发现,从而培养生活情趣,提高审美修养。教师应在幼儿生活中寻找素材,就像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创造活动”。
  二、综合教育,训练幼儿创造性思维与绘画技巧
  《纲要》中多次提到: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作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幼儿美术活动需要情感的支撑。为此,要求我们老师一方面尊重幼儿情感特征,根据幼儿情感易于显露的特点,引导幼儿在其美术作品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或表达内心情感的喜悦,或宣泄心中的忧伤,使其作品富有个性。
  其次,赋予幼儿想象的空间。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给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环境,从简单到逐渐复杂,不断顺应幼儿的需求,让孩子多想象、多参与,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再次,绘画技能的培养。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拥有不同的技能水平和表现能力;在幼儿创作练习时,不要直接干涉他,替代幼儿画画或模仿范画,教师应以创造力的培养为中心,有目的、有计划、遵循渐进地进行技能的指导与训练;用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帮助幼儿克服绘画中的困难。
  三、尊重幼儿,实现家园同步教育
  (一)尊重幼儿绘画的过程及其发展历程
  儿童画是一种自我表现方式,是儿童思想的表现,它包含着孩子情感的变化,反映着孩子的经验和感受;单纯重视绘画技能与绘画结果的表现,会使幼儿产生挫折感,降低作画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教师要避免仅仅重视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应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二)尊重幼儿作品,增强幼儿创造的自信心
  幼儿美术作品是教师了解幼儿美术学习情况的依据,有了幼儿作品就可以对其水平进行较准确的评价。幼儿完成作品后,可以直接将作品贴在专栏上,教师要注意尊重幼儿,不管作品好与坏,幼儿都有展示自己作品、介绍自己画的权利。给足幼儿自由交流和集中交流的时间,教师在旁注意倾听和观察幼儿的交流情况,做适宜的指导。
  (三)争取家长合作,家园同步教育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在家长宣传栏中公布本周的美术学习内容及美术方面的教育文章等,让家长参与到其中来。教师应把握好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如在晨间接待或离园前后的时间召集若干家长参与到美术作品展示中,家长通过参与作品展示,不仅可以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还能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增进亲子间互动,也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从而实现家园共育。
其他文献
个性发展就是以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能力、素质和性格特点等,进行因材施教,使他们在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劳动习惯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生动活泼、健康协调的发展,形成自己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工作主线,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银行业涉农金融服务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重要作用,但是针对性体现农业供给侧结
自1992年,我国保险行业引入个人保险代理制度,打破了原来由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垄断的合同制员工制度,开始了代理合同制的代理制用工模式,这种模式迅速扩大并快速打开了保险市场
近年来,网络直播综艺节目(直播网综)作为一类新兴的网络文艺形态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本文对直播网综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梳理,从即时性与互动性两个方面论述了直播网综的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