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案”在讲一个中国故事

来源 :精品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次,我去一个幼儿园,看到里面的孩子们正在听老师讲故事,他们鸦雀无声,目光清澈、纯净,本能的求知欲让他们把头抬起来仰望老师,进入了一种全神贯注的学习境界。我深深地被这幅画面打动了。
  从某种程度上讲,进入社会的人就像幼儿园孩子们听故事—样,对社会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充满好奇,想知道事情背后的神秘元素。最近,我被甚嚣尘上的“吴英案”又—次打动了。除了故事结尾的悬念尚存外,“吴英案”具有一切引人入胜故事的元素:年纪轻轻,亿万富豪,创业神话,英雄标杆,却身陷囹圄,引发广泛关注。丝丝入扣的故事情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人物命运,深不可测的资本市场,社会情绪的井喷式爆发,以及寓案于思的社会效果。
  说白了,吴英玩的是一种人与钱、制度互动的游戏。如果^掌控钱、制度,人则是英雄;如果人被后两者掌控,人则是牺牲品。故事的—开始,吴英看似英雄,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英雄,因为她只是掌控了后两者中很小的一部分,因而,她的悲剧也就发生了。这个悲剧的主要线索是人与钱的冲突,人与制度的冲突,钱与制度的冲突。三种冲突把吴英的故事一步步推向高潮。
  故事线索一:人与钱的冲突
  人与钱的关系本来很清楚:人是钱的主人。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人成了钱的奴隶。例如,按照官方银行的活期基准利率0.5%计算,1年后1万元的利息才50元,而通过浙江地区的民间融资市场放贷1万元,1天就可以有50元的利息。相差如此之巨大,因而民间有钱人士愿意通过民间方式放贷。这样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放贷的人自以为风险可以控制,自以为一本万利,自以为可以在刀尖上跳舞。但是,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其实没有永远成功的放贷人,也就是说放贷人—旦收不回巨额借款,就会面临崩盘,甚至家破人亡。
  再从吴英这个贷款人的角度看,她花了那么多的利息从民间人士中贷款,是可持续的吗?尽管到现在还有不少人相信,只要吴英不被抓,她总能还上债务。事实上,正常的市场竞争下的实体经济是没有这么大的利润率的。假如吴英不被抓,而且还上了债务,只能更加说明中国的整体经济形态出了严重的问题,只能说吴英是一个严重混乱的经济形态中的浑水摸鱼者。
  故事线索二:人与制度的冲突
  人与制度的关系本来也很清楚:人通过制度节省市场交易费用,降低成本。在“吴英案”中,官方的金融制度本来是应该为吴英这样一批创业者服务的,但是它没有,像吴英这样的创业新手,从这种官方金融制度中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吴英选择了替代性的民间金融规则,但是这种规则显然没有获得官方的平等承认,因而,在出了问题以后,吴英被重拳处理也就成了官方的一种选择。
  在“吴英案”中,现行的法律制度对她也十分不利。首先就是《刑法》上的死刑规定。任何死刑都是以剥夺人的生命为代价的,这就是说人的生命权利是可以以法律的名义被剥夺的,人的生命权利并不享有至上性。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是要废除死刑的,但是目前在中国废除死刑还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
  再者,《刑法》上涉及金融领域的“集资诈骗罪”也是判处吴英死刑的根据。“集资诈骗罪”是“诈骗罪”的延伸,也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加重版。市场经济鼓励创业,而人要创业,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自然而然,通过官方渠道和民间渠道集资就是必然选择。而这一条“集资诈骗罪”显然是针对民间渠道集资行为的。民间渠道集资从立法设置的一开始就被放到一个边缘化的地位上,结果显然有失公正。
  故事线索三:钱与制度的冲突
  钱与制度的关系更为简单:用制度规范钱的流动。但是,在生活中,一开始制度规范的只是那些制度执行者看得见的钱,到后来制度规范的范围缩小了,演变为只规范那些利益部门中看得见的钱。因而,钱与制度的范围同时在缩小,其功能同时被扭曲。
  吴英的资金链断裂以后,问题暴露出来,当地官方迅速重拳出击:银行部门从吴英公司抽资、变卖吴英贷款抵押的固定资产,确保银行资金安全;公安部门查封吴英的固定资产,甚至还违规变卖了许多资产,同时还抓了许多的放款人;各路官员与吴英划清界限,树立清廉形象。
  对于“吴英案”中钱的流动制度进行反思的行为,屡次发端于有良知的学者,曝光于有见地的媒体,而官方显然在这个方面还没有成熟之策。
  截至本文完稿时,故事的悬念还在,主人公吴英还活着,还在等待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结果。广大学者、媒体、民众都希望“刀下留人”,但是这一幕能否出现还是未知数。不管结局如何,“吴英案”都在向世界讲述这个时代中国的故事,其中有个人的喜、怒、哀、乐,也有一个国家的荣辱与兴衰。
  但愿这个故事能让许多像我一样的“幼儿园学生”听得入迷,又能有所行动。
其他文献
大概没有人会觉得,下面这段话有惊悚的意味——十年前,他是小说家,十年后,他是编剧,但完成这个转变和即将面临这个转变的人,都知道话语之下隐藏的是什么,那是一座冰山,一头巨兽,是时代的刀锋。  十年前,我知道W的时候,他是中国最出色的年轻作家,长篇小说刚一问世,已被预言将进入经典的行列,刚刚兴起的网络聊天室里,许多女性ID借用他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名字。他的身世在作家圈子里流传——他的家世,他父母的职务,
期刊
甄子丹和赵文卓都说对方是戏霸,终于闹到了要上法庭的地步。网友建议,古有关公战秦琼,两人今日来个叶问战法海,将来也是江湖美谈。可惜,江湖不是江湖,武打片也早变成了文明戏。  看热鬧的不怕事儿大。赵文卓和甄子丹新近结下了梁子,虽然大家伙儿都想看两个高手动手,可惜两大巨星不是一代宗师,憋着劲儿把赳赳武夫塑造成谦谦君子——这么说是因为君子通常都“动口不动手”。另一方面,功夫巨星每一下出手都是生产力,都要形
期刊
我常收到许多读者的来信,信中最常提到的心得是:“读完你的书之后,果然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提高了收入,累积到第一笔资产,但我该继续怎么做?如何正确投资目前所累积的资产呢?”  本书就是要告诉读者,如何以每年8%~12%的速度,来增加已有的财富,而且你不一定非得拥有三四百万的资产才能做到。此外,另一个重点是,教你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理财,每个月最多只花两个小时,就能够轻松办到。  我们的目标其实很简单:每年
期刊
仅仅靠片酬已经行不通了  大多数人的心中,演员赚的应该是片酬,就像工作拿工钱一样。  1966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参与《黄金三镖客》,要求收取电影利润的十分之一(外加一辆法拉利)。从那天开始,演员生财有新招——从票房中抽成,当电影赚到第一块钱的时候,明星的账户上的数字也跟着往上跳。  近年来,这招逐渐行不通了。  电影公司的生存状况堪忧,倒了一家又一家;每年制作的电影锐减,制作费紧缩再紧缩,常需
期刊
好的电影总是由一堆好的细节编织而成,灯亮了,戏完了,还会记得若干细节,萦绕在心。  许鞍华在漫长的导演生涯里,越过山峰越过谷,走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已回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更高境界。处理本土写实题材,眼界更细腻,手势更纯熟,看不见斧凿的痕迹,拍普通人就是普通人过日子的神采,拍老实人就是老实人的心情,不浮夸不煽情,在绵密的细节里藏着心思,温柔坚实而豁然开朗。  家常的故事,触及伦理、人际,
期刊
社会企业家精神日益成为全球各国政府、政策制定者和从业人员讨论的热点话题。社会创业涉及创建社会企业,它运用商业和面向市场的模式来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创业通过创新理念、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变革。虽然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正在努力满足社会和经济需求,但全球经济和社会不平等现象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在此背景下,社会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不仅对发达国家,而且对欠发达经济体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研究表明,社会企业关心的是纠正人们察觉到的政府和市场失灵问题,因此,他们的核心目标是为社会找到可能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实现自身可
卡地亚把自己的形象片推上了央视财经频道,主角是一只真实的猎豹,据说是卡地亚自己养的。自上世纪30年代起,卡地亚就开始推出以猎豹为元素的珠宝和手表。  动物往往更容易打动人心,在这支3分半钟的形象短片里,猎豹的足迹跨过了整个欧亚大陆,从巴黎奔到了印度土王宫殿。法国导演Bruno Aveillan为拍这个以动物为主角的3分钟短片,一共花费两年时间,如今的效果是,这个短片每一个镜头都是大片式的。  Br
期刊
2011年9月,Gerard O’Connor和他的合作者Marc Wasiak来到中国平遥,在第11届平遥国际摄影节上展出了自己的20多幅作品。展览的名字是“再造历史”。  这些充满视觉冲击力和召唤性的作品以巨大的画幅挂在一个并不宽敞的空间里,让观者在感受到它们所展示的强烈讽刺意味的同时,忍不住想要走近并细细观摩其中的每一个元素,以及它们所隐含的特殊意味。他以油画的风格非常直接地展示了那些在文本
期刊
最近有一件很有影响的案子,就是吴英案。吴英向11位亲友集资7亿资金,被判处死刑,这样的事情在西方市场经济中会发生吗?现在肯定不会,但是过去也会。例如17世纪,法国路易十四时代,一次性就杀了16000多个企业家,他们唯一的罪状是:进口了棉纺织品,制造了棉纺织品,而这违反了当时财政部长Colbert,的产业政策。  由此看来,我们现在离市场经济还有多远?我想至少还有三百年,或者至少还有两百年。因为我们
期刊
2月1日,法国巴黎,法国社会党热门总统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意外遭到向粉“袭击”。当时,奥朗德正在巴黎展览馆礼堂签署一项与皮埃尔神父基金会的合作协议,一名妇女突然冲上台,将手提袋中的向粉撒向他。奥朗德任由该名妇女撒面粉,直争她被保安制服。奥朗德称这是“职业风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