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出发点,着重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中所发挥的作用,然后针对如何有效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做为一名高校的辅导员,我深知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就压压力,学生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困扰也深深地触动着我,自己也不断地在鞭策和思索如何更加有效地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这个环节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作了深入探讨,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1.大学生就业心理所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之前,面对激烈的竞争局面,他们在心理和意志上都经历着种种考验,这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不用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1.1过度的焦虑与恐慌
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又缺乏对这个社会足够全面深刻的认识,必定会产生一些焦虑和恐慌,这种现象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这种状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且学生又不能自行解決的话,就会影响到该生的正常的学习生活,严重者会出现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头晕目眩、胸闷气短等生理现象,并伴发着情绪上的失落和焦躁、郁郁寡欢、对生活失去兴趣,甚至会出现自杀现象。
1.2就业标准过高
由于在校的大学生还从未接受过社会的打磨,在与他们的交谈中了解到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期待着以后的工资待遇,不但工资要高,工作还得稳定,而且工作单位还得体面等等。因为他们在求学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大学生把自己的就业标准定得高些,这也可以理解。但是现实的就业环境却告诉我们,那样的机会不是每个大学生都会得到,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固执地坚持自己设定的就业标准,有的时候宁愿不就业,也不愿意降低个人的就业标准,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过分追求专业对口,不顾社会需要、专业的适应性、自身兴趣特长,主观上就减少了个人的就业机会。[1]
1.3自卑与自负的就业心理并存
由于是做辅导员工作的关系,又是学习心理学专业的,很多毕业生都喜欢来找我聊天,通过和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大学生在就业前,往往是充满抱负和信心,而一旦遇到挫折之后,又会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无论学生是否注重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就业时都容易表现出勇气不足、悲观失望,感觉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不敢勇敢地面对就业问题,甚至不敢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还有很多学生觉得自己毕业于重点或名牌院校或所学专业需求紧俏,就觉得自己技高一筹,很了不起,从而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储备,在就业过程中对自我的评价过高,形成自负心理,从而造成就业标准过高,同样会遇到就业不顺利的情况。
2.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主客观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但个人的主观原因是决定性的,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培养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具有主导性和方向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
2.1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调节良好的心态以应对就业中的挫折和困难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调节,可以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现实,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和发展潜力,了解职业需求,放平心态、放松自己,培养大学生勇敢坚毅、百折不挠、意志顽强、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热爱生活、乐观豁达、富有事业心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他们可以在就业过程中都能够完善自身、不断提高、增长才干,从而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减少就业焦虑,舒缓就业压力。[2]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对时代特点、社会环境有全面的认识,了解社会需求及职业的要求,同时对自身进行一个更为全面、正确、客观地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才能保证良好的就业心态,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一个比较清醒的判断和认识,从而有助于他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选择一个比较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工作,少走弯路,也只有良好的心态太能很好的应对在就业过程中的挫折和困难。
2.2可以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在我院所开展的就业指导课均是由辅导员担任任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互动、游戏、讨论、拓展训练等方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体验其间感悟其果,以及如何面对挫折的思维方式训练等内容,虽不能要求一门课就能改变学生人格,但只要能引发学生认识到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并把完善自我人格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中长期计划,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大学生在遇到自己不能化解的心理问题时, 要主动找自己信赖的老师和同学倾诉或参与心理咨询, 把自己的压力通过合理的途径宣泄出来,这也是就业关键时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3]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烦闷,放松自己的心情。[4]
2.3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求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大学毕业生应当学会及时总结学习经验,调整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实现主、客观的协调一致, 能用辩证的方法客观地分析和对待出现的困难和挫折。一次机会的失去意味着另一个机会的到来,只要有一个平常的心态,就可以应对暂时的困难和挫折。[3]现在,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大学生更应该注意对自己的价值取向的评价和定位,使自己的行为与思想观念符合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大学生应该树立灵活就业观念,不能一味地以稳定为自己的就业标准,根据自身的特点也应该有自主创业的心理准备,具有勇于和乐于创业的精神。
2.4大学生加强自我认知,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
即将毕业之前的大学生应该做好角色转变的心理准备,清醒认识到自己不是 天之骄子,而是一个即将进行工作与被选择的求职者,可能在就业市场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甚至是歧视,因此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更加客观和冷静地去面对即将发生的一切。[1]
自我价值的完美实现和成功,要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职业兴趣,找准自己心仪的发展方向, 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寻求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立足长远, 克服即时回报心理,敢于去做自己认准的事情,不断在实践中调整并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期间,要加强专业学习,丰富专业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做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深刻的认识到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就业心理素质培养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如果想要在就业市场上取得成功,就业前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才能让他们在现实的就业市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实现对自己的准确定位,最终保证成功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学峰.论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作用发挥与策略.中国成人教育,2010,(19).
[2]于玄.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中的作用G.南京林业大学.
[3]吴秀明.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调适.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石爱军.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大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做为一名高校的辅导员,我深知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就压压力,学生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困扰也深深地触动着我,自己也不断地在鞭策和思索如何更加有效地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这个环节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作了深入探讨,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1.大学生就业心理所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之前,面对激烈的竞争局面,他们在心理和意志上都经历着种种考验,这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不用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1.1过度的焦虑与恐慌
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又缺乏对这个社会足够全面深刻的认识,必定会产生一些焦虑和恐慌,这种现象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这种状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且学生又不能自行解決的话,就会影响到该生的正常的学习生活,严重者会出现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头晕目眩、胸闷气短等生理现象,并伴发着情绪上的失落和焦躁、郁郁寡欢、对生活失去兴趣,甚至会出现自杀现象。
1.2就业标准过高
由于在校的大学生还从未接受过社会的打磨,在与他们的交谈中了解到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期待着以后的工资待遇,不但工资要高,工作还得稳定,而且工作单位还得体面等等。因为他们在求学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大学生把自己的就业标准定得高些,这也可以理解。但是现实的就业环境却告诉我们,那样的机会不是每个大学生都会得到,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固执地坚持自己设定的就业标准,有的时候宁愿不就业,也不愿意降低个人的就业标准,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过分追求专业对口,不顾社会需要、专业的适应性、自身兴趣特长,主观上就减少了个人的就业机会。[1]
1.3自卑与自负的就业心理并存
由于是做辅导员工作的关系,又是学习心理学专业的,很多毕业生都喜欢来找我聊天,通过和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大学生在就业前,往往是充满抱负和信心,而一旦遇到挫折之后,又会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无论学生是否注重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就业时都容易表现出勇气不足、悲观失望,感觉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不敢勇敢地面对就业问题,甚至不敢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还有很多学生觉得自己毕业于重点或名牌院校或所学专业需求紧俏,就觉得自己技高一筹,很了不起,从而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储备,在就业过程中对自我的评价过高,形成自负心理,从而造成就业标准过高,同样会遇到就业不顺利的情况。
2.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主客观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但个人的主观原因是决定性的,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培养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具有主导性和方向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
2.1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调节良好的心态以应对就业中的挫折和困难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调节,可以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现实,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和发展潜力,了解职业需求,放平心态、放松自己,培养大学生勇敢坚毅、百折不挠、意志顽强、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热爱生活、乐观豁达、富有事业心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他们可以在就业过程中都能够完善自身、不断提高、增长才干,从而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减少就业焦虑,舒缓就业压力。[2]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对时代特点、社会环境有全面的认识,了解社会需求及职业的要求,同时对自身进行一个更为全面、正确、客观地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才能保证良好的就业心态,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一个比较清醒的判断和认识,从而有助于他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选择一个比较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工作,少走弯路,也只有良好的心态太能很好的应对在就业过程中的挫折和困难。
2.2可以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在我院所开展的就业指导课均是由辅导员担任任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互动、游戏、讨论、拓展训练等方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体验其间感悟其果,以及如何面对挫折的思维方式训练等内容,虽不能要求一门课就能改变学生人格,但只要能引发学生认识到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并把完善自我人格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中长期计划,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大学生在遇到自己不能化解的心理问题时, 要主动找自己信赖的老师和同学倾诉或参与心理咨询, 把自己的压力通过合理的途径宣泄出来,这也是就业关键时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3]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烦闷,放松自己的心情。[4]
2.3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求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大学毕业生应当学会及时总结学习经验,调整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实现主、客观的协调一致, 能用辩证的方法客观地分析和对待出现的困难和挫折。一次机会的失去意味着另一个机会的到来,只要有一个平常的心态,就可以应对暂时的困难和挫折。[3]现在,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大学生更应该注意对自己的价值取向的评价和定位,使自己的行为与思想观念符合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大学生应该树立灵活就业观念,不能一味地以稳定为自己的就业标准,根据自身的特点也应该有自主创业的心理准备,具有勇于和乐于创业的精神。
2.4大学生加强自我认知,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
即将毕业之前的大学生应该做好角色转变的心理准备,清醒认识到自己不是 天之骄子,而是一个即将进行工作与被选择的求职者,可能在就业市场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甚至是歧视,因此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更加客观和冷静地去面对即将发生的一切。[1]
自我价值的完美实现和成功,要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职业兴趣,找准自己心仪的发展方向, 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寻求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立足长远, 克服即时回报心理,敢于去做自己认准的事情,不断在实践中调整并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期间,要加强专业学习,丰富专业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做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深刻的认识到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就业心理素质培养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如果想要在就业市场上取得成功,就业前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才能让他们在现实的就业市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实现对自己的准确定位,最终保证成功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学峰.论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作用发挥与策略.中国成人教育,2010,(19).
[2]于玄.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中的作用G.南京林业大学.
[3]吴秀明.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调适.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石爱军.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