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为韦格纳肉芽肿病的鼻型自然杀伤/T细胞恶性淋巴瘤一例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i55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48岁.因"发热8月余,加重1个月"入院.该患者于8个月前无明确诱因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38~40 ℃,多发生在午后,无盗汗,无畏寒及寒战,不伴咳嗽、咯痰,无腹痛,无关节肿痛及皮疹,二便正常.在当地医院给予抗炎支持对症治疗后体温有所下降,但仍反复,遂就诊于某医院,诊断"成人斯蒂尔病",给予激素等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

其他文献
辉瑞中国风湿科研基金项目于2010年成立,致力于推动中国风湿免疫学研究进展,对高水平的临床或基础研究提供支持。
期刊
患者男,16岁,体质量50 kg.反复双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4个月,伴低热.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C反应蛋白(CRP)112 m一/L,骶髂关节CT示双侧Ⅰ级改变.无眼炎,无长期慢性腹泻史,无银屑病皮疹及家族史。
期刊
目的 探讨在体外环境中,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功能成熟的影响.方法 采集健康供者的骨髓标本,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获得其BMSCs,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同时采集RA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将来源于健康供者的BMSCs与来源于RA患者的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进行共培养,同时分别加入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刺激物.分别检测异基因BMSCs对R
辉瑞中国风湿科研基金项目于2010年成立,致力于推动中国风湿免疫学研究进展,对高水平的临床或基础研究提供支持。
期刊
患者女,37岁.因"双手指遇冷变白变紫伴皮肤色素沉着2年"入院.患者2年前始出现双手指遇冷变白变紫,并逐渐出现双手、面部皮肤色素沉着,无发热、口腔溃疡、关节痛、光过敏及口干眼干.近1年来双手指遇冷后变自变紫发作频繁,双手指遇冷水疼痛,脱发及腋毛脱落,腋窝、膝关节伸侧、颈部及腹部皮肤亦出现色素沉着。
期刊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兔实验性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OA的机制.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分为5组,A组(健康对照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白藜芦醇高剂量干预组)、D组(白藜芦醇中剂量干预组)、E组(白藜芦醇低剂量干预组).除A组外,其他各组均以Hulth法复制膝OA模型.术后第4周开始,A组、B组每天以5 ml含0.1%二甲基亚
患者男,17岁。因反复发热伴耳廓肿痛10年,左颈痛伴上肢麻木1个月,于2010年4月9日入我科。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40℃,逐渐出现右耳廓红肿、疼痛,伴双膝、踝关节疼痛,当地医院考虑“复发性多软骨(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l在膝关节骨关节炎(OA)和大骨节病(KBD)滑膜病变中的作用机制并比较其异同.方法 提取18例OA患者,13例KBD患者,6名健康对照者的滑膜组织及关节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关节滑膜组织中MMP-13和IGF-1的阳性染色区的平均吸光度(A),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关节滑液中MMP-13和IGF-1的蛋
为进一步探讨和交流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对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尽可能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医师的疾病诊治水平,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和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生物制剂临床应用征文”活动已经全面展开,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期刊
目的 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方法检测痛风患者SLC22A12基因intron5(+4668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分析该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1例原发性痛风患者和186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记录血压、体质量指数,榆测血尿酸、血糖、血脂、肌酐水平,提取外周血DNA,扩增SLC22A12基因5号内含子片段,并采用HRM技术分析其多态性,并用测序法证实,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