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尧都区初中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urne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在中学开展武术课程,对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锻炼性格、勇于战胜困难、增强自信心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尧都区初中武术教学现状的研究,了解其发展情况,有依据地找出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建议,使尧都区初中武术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临汾市 尧都区 初中武术教学 现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尧都区7所中学的28名教师和2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尧都区7所中学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210份,回收问卷205份,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95.61%﹔教师发放问卷28份,回收问卷27份,有效问卷26份,有效率92.86%。
  2.数据统计法。对收集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常规数据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的基本状况
  1.学生认识武术以及了解武术的途径。分析数据可知,绝大多数学生对武术不了解,达到总体的67.9%;了解的学生仅占到总体的32.1%,这说明部分学生对武术有极高的兴趣以及对武术有深刻的认识。
  2.学生对武术的态度情况。大部分学生对参与武术的积极性不高,占总体的75%;对武术的态度表示喜欢的学生仅占总体的25%。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端正自己的态度,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武术活动中去。
  3.学生参与武术的动机。学生参与武术的动机在整体上以学校课程和强身健体为主,其中选择学校课程的占到34.2%;选择强身健体的占到30.1%;以一技之长作为参与动机的占到22.4%。学校应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全面认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的促进武术课程的发展。
  4.学生对学校武术课开展的满意程度。学生对学校开展的武术课程总体持不满意态度,占到样本总数的69.9%。持满意态度的学生占到30.1%。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提高武术课教学的灵活性,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武术的理解,促进武术课程的开展。
  (二)教师的基本状况
  1.体育教师的年龄。调查可知25-30岁的教师有11人,占总体的42.3%;31岁到40岁的教师有9人,占整体的34.6%;41岁至50岁的教师有5人,占19.2%;51岁以上的老教师1人,仅占整体的3.9%。以上数据说明尧都区初中体育教师的年龄比较合理。
  2.体育教师的专业。在武术教学中,武术课大部分是由非武术专业的体育老师担任,达到总体的92.3%,而专业武术老师仅占7.7%。这说明现在专业武术教师十分匮乏,而教师对学生的讲授非常重要,自身的知识缺陷影响着学生对其的了解和对武术技能的学习,也限制着初中武术活动的开展。
  (三)学校的基本状况
  1.学校对武术课的重视情况。调查的学校中没有任何一所学校重视武术教学,学校对武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严重制约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不重视的占总体的71.4%,一般重视的占28.6%。这说明尧都区初中对武术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不利于武术的继承与发展。
  2.学校场地器材状况。没有武术器材的學校占总体的42.8%,有少量或者部分器材的学校各占28.6%。由于教师不会或者害怕学生使用器械时出现危险等原因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武术器械,学习积极性降低。
  就练习武术的场地来说,400米标准塑胶操场和水泥操场占总体的85.7%,场地平坦能够进行必要的武术练习,但是容易使学生受伤,室外场地因为天气原因无法进行正常教学;在调查中发现有一所学校没有场地,场地和器材是开展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基本条件满足不了使武术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临汾市尧都区初中武术开展的整体效果不佳,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影响武术教学的正常进行。2.初中生对武术的认识不够,了解途径少,学习兴趣淡薄,参与动机不明确,导致武术课程难以很好地开展。3.学校场地设备不完善,器材缺乏等问题限制学校武术课程的开展,成为武术发展的一大难题。
  (二)建议
  1.提高尧都区各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认识武术的真谛和重要性,加强学校对武术的开展力度。
  2.建议加强学校对武术的宣传,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武术的认识,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武术知识,增进学生对武术的了解,培养学生练习和参与武术活动的兴趣。
  3.学校应加强对武术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让更多的教师获得学习、进修的机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积极组织课余武术锻炼,真正成为武术教学的主要力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学校武术场地的建设,补充上课所需的基本器材,满足学生对武术的基本需要。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随着健美操项目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我国健美操健儿不断创造辉煌,更是在国际大赛中屡获佳绩。我国健美操项目的辉煌战绩与我国健美操后备人才培养密不可分,因此健美操青少年的培养对我国健美操项目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从近几年国际青少年比赛看到,我国青少年比赛成绩不尽人意,优秀后备人才处于青黄不接状态。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2  摘 要 武术套路动作节奏是影响武术演练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本文就从武术套路运动节奏训练的意义着手,分析了武术套路动作节奏训练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单个动作节奏的训练、组合动作节奏的训练、分段动作节奏的训练以及整套动作节奏的训练四个方面,针对武术套路动作节奏训练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推动武术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普遍下降,主要是受到不科学的教育方式、繁重的学业以及不经常锻炼等因素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学校体育应对策略。  关键词 学生体质健康 下降 影响因素 学校体育  据调查,相比于国外同龄学生的体质,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基本处于亚健康状态,越来越
中图分类号:G85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2  摘 要 五禽戏是一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以及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它保留着华佗五禽戏的思想和精华,同时又加入了现代竞技健身气功对动作难美程度的一些要求,并使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更具魅力的运动方式。本文将五禽戏分化成套路健身气功和竞技健身气功五禽戏,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武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精髓,并且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其不仅强身健体,并且还可以起到防身的作用。当下在中学,武术也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现代化社会主义中学教学为了促使武术文化的发展,在中学阶段便给学生灌输武术的重要作用,并采取体育教学。本文便通过分析中学体育武术教学课程,分析其教学中存在的问
中图分类号:G85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霸王鞭是云南白族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在大理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而且霸王鞭的历史悠久,有利于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进行开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大理中小学的体育校本课程进行研究,发现大理州中小学由于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对霸王鞭的喜爱和认知程度也很深厚,很适合在中小学开展。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我国是传统文化大国,在长期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值得被我们传承发展的资源,通过优化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并将其与整个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机制相融合,必然能够在实现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价值最大展现的基础上,实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本文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背景分析入手,结合我国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锦州市中小学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在锦州市中小学发展传统武术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发现,锦州市中小学已经具备了开展传统武术的必要条件,但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结果表明,将传统武术引入中小学课堂是必然的,但目前锦州市中小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为了深入了解武当太极拳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充分发挥武当太极拳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本文就针对武当太极拳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和具体应用措施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从武当太极拳中所蕴含的和谐思想、辩证统一理念和顺应思想等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武当太极拳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本研究通过pest分析法探讨民族体育文化建设在提升区域软实力中以“国家政策为保障”前提、“市场经济为主体、旅游为载体”、“媒体为传播,学校为传承”、“技术引进,产品输出”等因素进行分析。由此表明民族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对推动现代社会文明进步和提升区域软实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