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兴趣产生于活动之中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ang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兴趣来源于实践,实践中的动口、动手、动脑、动眼是产生数学兴趣的主要来源,文章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阐述了这几个问题及其关系,更深一层地说明了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眼的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数学 兴趣 产生 活动
  兴趣产生于数学活动中,这是针对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的导和学生的动而言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能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我认为这是走向兴趣的第一步。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智慧始于动作。我认为,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要变“坐中学”为“做中学”。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努力地动起来。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动口、动手、动脑和动眼,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产生兴趣,主动发展,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让学生动口
  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单指语言组织、表达和说话的技巧,还包括说话人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标准》指出: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鼓励学生说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把话语权交给学生。从心理学角度说:渴望被肯定是人的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之一。让学生畅所欲言,感受到被尊重的愉悦,心理上会感到安全,认为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就会各抒己见。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应答的问题,发表的意见,只要有点道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如果学生思维活动和思维结果越出了教师设计和所期望的轨道,教师不要强行扭转,更不应训斥,而是给予纠正,让学生自己学会自我批判。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动口表述自己对一类数学问题的看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学生自我探究的氛围。例如在教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要注意凑十法的运用与理解。如:教学9+5时,引导学生口述:把5分成4和1,9加1凑成10,10加4得14。又如教学退位减法时,要注意训练学生口算过程,以便他们掌握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如教学12-9时,要引导学生口述:9加3得12,所以12减9得3。这样,学生在动口的过程中,既培养了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把他的解题思路清晰地展示出来。
  二、让学生动手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用《标准》中“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经历其中,亲身实验,才会感悟“需要产生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自觉地关注和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当研究对象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不是从对象本身获得知识而是从对象的行动获得知识再进行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在形象思维阶段又往往要依靠事物或动作行为为思维的起点,所以让学生动手操作物质化的实物来揭示出数量是至关重要的。动手操作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一个原则:从具体事物引入凭直观获得感知。操作要求:人人动手,明確操作目的、顺序。课本中的例题与练习题都没有涉及在左视图中标注小立方块的个数,这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为了更好地理解本题,需要学生动手搭小立方体,作业讲评再动手操作,需把操作过程中获得的直观感知内化形成表象,不仅没有浪费时间,还需动脑思考,使动作思维逐步过渡到具体思维。实践表明,学生动手操作比单纯听老师讲效果佳。
  动手可以促进儿童的思维。在数学教学中,与其我们教师滔滔不绝地空洞地讲授,不如让学生们动手去亲自实践。让他们亲自动手,积极参与,才能学得更有效、扎实、深刻。如我在教学三年级《长方形的认识》一课时,引导学生先摸一摸长方形教具,用小棒摆一摆,并例举日常是生活中见到的长方形形状的物体,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自然领悟长方形的基本特征: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我们知道,数学本身是一种实验科学。在小学教材中,编排了很多学生的操作实验。如:探索20以内进位加法、除法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积极动手,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让学生动脑
  曾经有位科学家指出:人身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脑是人们的思维中枢,任何感知都离不开大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主的动脑思考,对提高他们的思维大有好处。如,教学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某发电厂每月节约用煤1.44吨,3公斤煤可以发电7.5度,每月可以发电多少度?教学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去思考:(1)、先求出每公斤煤发电多少度?应该怎样列式?(2)、先求出节约的总公斤数里有几个3公斤,再求出每月可以发电多少度,应该怎样列式?(3)、先求出1度电要多少煤,再求出每月可以发电多少度,应怎样列式?你能用比例的方法解答吗?能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吗?
  这样学生就能从不同的角度积极地思考问题,探究出该题的多种不同的解答方法了。
  四、动眼
  观察是思维的触觉,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教给学生过程的方法,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要依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讲明观察的目的和要求。如,在推导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可出示以下问题:
  (1)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
  (2)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3)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试着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便能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归纳,逐步达到获得新知识的目的。
  总之,教师要充分相信、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动口、动手、动脑和动眼的能力。这样将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程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还要求能够激发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做到学以致用,进一步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的作用和价值,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因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关键词:新课改 中职 数学教学 体会  一、改变教育观念,从专业入手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老师们总是照本宣科,教材上讲了哪些内容,就给学生传授
摘 要:如何使学生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学习视为一种乐趣。初中英语教学更是如此,如果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那么又怎么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学好英语呢?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  关键词:初中英语 培养 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
算起来担任班主任工作已近三十年了,回首往事,诸多感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国家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过去在班主任工作方面也做了不少事情,也取得过可
摘要:课堂教学各环节中,课堂导入首当其冲,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恰当得法的导入是课堂教学圆满成功的重要催化剂,往往能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美妙效果。  关键词:语文 导入  课堂教学各环节中,课堂导入首当其冲,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恰当得法的导入是课堂教学圆满成功的重要催化剂,往往能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美妙效果。那么,如何巧设初中语文的导入环节呢?  一、导入的作用  所谓导入就是课文的开头,也叫课“引子”
期刊
目的:女性盆腔器官脱垂( pelvic organ prolapse , POP)是盆底支持组织因退化、损伤等导致肌肉韧带松弛而引发的一类疾病。其病因学还不十分清楚,研究[1]多指向I型胶原、III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管理学(全英语)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必要性,概括了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具体方法,并总结了在课堂上提高思维导图使用效率的几点技巧。  关键词:思维导图;管理学;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潘月杰(1977-),男,山东日照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国际商务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学基础理论、企业文化建设。(北京 100025)    思维导图(Mind Maps)是英国“大脑基金
摘要:体育意识是在漫长的体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是一项非常艰巨而漫长的系统教教育过程。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体育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 终身体育 兴趣 能力 发展  体育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主渠道,也是灌输终身体育观念的平台。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真正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