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农村初中生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积累太少,为了能让他们的语文能力进一步提高,就首先想办法让他们积累语文知识。
【关键词】 农村学生 语文积累
语文知识浩如烟海,无边无际。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积累,培养语感”,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没有积累,一切语文活动都无从下手,也毫无意义。
教过农村初中的语文老师都深有体会,农村的学生和城镇的学生语文水平差距太大了,刚上初中的农村学生积累的语文知识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他们的语文水平也许只相当城镇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水平。声母、韵母不会读,简简单单的词语意思也不懂,像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别想着教什么方法了,教会他们积累才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一切都是徒劳。这就好比是建一幢高楼,如果学生连什么是砖什么是水泥都不懂,谈建筑方法、建筑艺术对他们而言太难了。万丈高楼平地起,还是从基础积累开始吧。那么,怎样让他们积累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呢?
一、在朗读中积累
农村学生平时与人交流时多数用方言,很少用普通话,所以他们的普通话水平都比较低,能用普通话流利地读完一篇课文的学生很少,因此就应该充分利用早读、晚读的时间,让他们集体读,会读的带动不会读的。一些比较难读的课文,老师还要教读,然后在他们会读的基础上,教他们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让他们觉得大声地朗读是一种享受。这样,学生读得多,记得多,他们就可以在每天的朗读中积累很多的字词,理解了课文,培养了语感,体会了感情,发展了思维,进而把作者的体会化为自己的体会。我认为朗读积累是最简单最有效的积累方法,虽然它不能立竿见影,可是能够潜移默化。
二、加强熟读、背诵、默写
语文教学注重语言,语言教学源于语感,语感教学来自诵读。因此,要求学生把课本里一些优美的古诗词、文言文背诵下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读和背,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更能让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材料。在背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它默写出来,写是读的更进一层,语文教学要求学生有听说读写的能力,默写是自我创作的一个基础和开端。通过默写,学生对语言材料才更加熟悉,掌握得更加牢固,在以后的运用中才能灵活自如,得心应手。对农村学生来说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刚开始的时候,默写一首诗还相当困难,别说默写文言文了,这个时候老师要适当降低难度,可以一段一段地默写,让他们慢慢适应,慢慢提高,让他们有一种默写的成就感,这样他们不但不谈“默”色变,还在默写的过程中有了很多额外收获,他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认识到了成功需要坚强的意志。
三、随课文积累
农村学生读得最多的就是书就是课本,因此课本就是他们获取语文知识的基本途径。我们课本里的课文,是经过专家千筛万选的,所以都是一些符合我们学生成长的好文章。教师应该立足于教材,教会学生以课本为本,让学生吃透课文,把课本里的好词、美句摘抄下来,甚至背诵下来,储存到自己的大脑里。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举一反三,拓展教材,精选一些和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弥补学生积累中的不足,这样不仅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所积累的知识层面更为丰富和深刻。
四、在课外阅读中积累
鲁迅先生说过,学生学习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因此,学生要有“采蜜”的习惯。如果单单从课文里积累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必须延伸到课外。可是,农村的孩子生活一般都比较困难,很少有钱买课外书,怎么办?于是,我就让他们建立一个班级图书角,让老师、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拿来,集中放在教室的一个角落,课外可以一起共享。这样,他们就可以读到更多的课外书,汲取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为了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我还开设了“课前一分钟”,也就是老师上课前先给一分钟时间学生,让他到讲台上把他收集到好的语句或内容与同学分享。通过这个方法,不仅提高他们积累的积极性,还能锻炼他们的胆量和说的能力。有些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很害羞,站到讲台什么都说不出,经过长期的练习,慢慢地,他们胆量越来越大,口才越来越好。
五、在日常实践中写作积累
写作是语文能力的一个体现,“能说会写”是学语文的要求。农村的学生,写作水平多数都是很低的,刚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布置一篇简单的作文,给了两节课时间来写,他们搜肠刮肚也只能写出一、二百字。但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很强,他们能做很多的事情,也有很多的感受,只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刚开始的时候,就只要他能把自己最想写的人和事写出来就行,不管中心,不管文采,把要求降到最低点,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勇气和信心写作。最初的时候,他们能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放牛、抛秧、挖老鼠等简单地写出来,慢慢地写得更详细,更有趣。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再教给他们一些写作方法、写作技巧,
到了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写文章就会语言丰富,表情达意就能挥洒自如。
积累是漫长而又艰巨的,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性地位,它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语文知识,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再辅以适当的方法,才能够真正学好语文,从中感受到文字美得熏陶,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
【关键词】 农村学生 语文积累
语文知识浩如烟海,无边无际。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积累,培养语感”,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没有积累,一切语文活动都无从下手,也毫无意义。
教过农村初中的语文老师都深有体会,农村的学生和城镇的学生语文水平差距太大了,刚上初中的农村学生积累的语文知识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他们的语文水平也许只相当城镇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水平。声母、韵母不会读,简简单单的词语意思也不懂,像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别想着教什么方法了,教会他们积累才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一切都是徒劳。这就好比是建一幢高楼,如果学生连什么是砖什么是水泥都不懂,谈建筑方法、建筑艺术对他们而言太难了。万丈高楼平地起,还是从基础积累开始吧。那么,怎样让他们积累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呢?
一、在朗读中积累
农村学生平时与人交流时多数用方言,很少用普通话,所以他们的普通话水平都比较低,能用普通话流利地读完一篇课文的学生很少,因此就应该充分利用早读、晚读的时间,让他们集体读,会读的带动不会读的。一些比较难读的课文,老师还要教读,然后在他们会读的基础上,教他们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让他们觉得大声地朗读是一种享受。这样,学生读得多,记得多,他们就可以在每天的朗读中积累很多的字词,理解了课文,培养了语感,体会了感情,发展了思维,进而把作者的体会化为自己的体会。我认为朗读积累是最简单最有效的积累方法,虽然它不能立竿见影,可是能够潜移默化。
二、加强熟读、背诵、默写
语文教学注重语言,语言教学源于语感,语感教学来自诵读。因此,要求学生把课本里一些优美的古诗词、文言文背诵下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读和背,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更能让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材料。在背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它默写出来,写是读的更进一层,语文教学要求学生有听说读写的能力,默写是自我创作的一个基础和开端。通过默写,学生对语言材料才更加熟悉,掌握得更加牢固,在以后的运用中才能灵活自如,得心应手。对农村学生来说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刚开始的时候,默写一首诗还相当困难,别说默写文言文了,这个时候老师要适当降低难度,可以一段一段地默写,让他们慢慢适应,慢慢提高,让他们有一种默写的成就感,这样他们不但不谈“默”色变,还在默写的过程中有了很多额外收获,他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认识到了成功需要坚强的意志。
三、随课文积累
农村学生读得最多的就是书就是课本,因此课本就是他们获取语文知识的基本途径。我们课本里的课文,是经过专家千筛万选的,所以都是一些符合我们学生成长的好文章。教师应该立足于教材,教会学生以课本为本,让学生吃透课文,把课本里的好词、美句摘抄下来,甚至背诵下来,储存到自己的大脑里。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举一反三,拓展教材,精选一些和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弥补学生积累中的不足,这样不仅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所积累的知识层面更为丰富和深刻。
四、在课外阅读中积累
鲁迅先生说过,学生学习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因此,学生要有“采蜜”的习惯。如果单单从课文里积累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必须延伸到课外。可是,农村的孩子生活一般都比较困难,很少有钱买课外书,怎么办?于是,我就让他们建立一个班级图书角,让老师、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拿来,集中放在教室的一个角落,课外可以一起共享。这样,他们就可以读到更多的课外书,汲取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为了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我还开设了“课前一分钟”,也就是老师上课前先给一分钟时间学生,让他到讲台上把他收集到好的语句或内容与同学分享。通过这个方法,不仅提高他们积累的积极性,还能锻炼他们的胆量和说的能力。有些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很害羞,站到讲台什么都说不出,经过长期的练习,慢慢地,他们胆量越来越大,口才越来越好。
五、在日常实践中写作积累
写作是语文能力的一个体现,“能说会写”是学语文的要求。农村的学生,写作水平多数都是很低的,刚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布置一篇简单的作文,给了两节课时间来写,他们搜肠刮肚也只能写出一、二百字。但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很强,他们能做很多的事情,也有很多的感受,只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刚开始的时候,就只要他能把自己最想写的人和事写出来就行,不管中心,不管文采,把要求降到最低点,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勇气和信心写作。最初的时候,他们能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放牛、抛秧、挖老鼠等简单地写出来,慢慢地写得更详细,更有趣。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再教给他们一些写作方法、写作技巧,
到了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写文章就会语言丰富,表情达意就能挥洒自如。
积累是漫长而又艰巨的,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性地位,它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语文知识,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再辅以适当的方法,才能够真正学好语文,从中感受到文字美得熏陶,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