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生本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wo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也是一线工作者竭力想要达成的。
  一、一切为了学生,坚持以人为本
  作为教师,更应当树立创新教学理念。在以往音乐课堂上,长期以来一直是教师为中心,音乐课堂往往不受学生欢迎,生本教育理念则强调拓宽教学途径,敢于创新与尝试。开展小组学习,积极运用启发式教学,采取小组游戏手段提高愉悦性。采用小组比赛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竞争,做学习的主人,用小组合作研究把握课堂主动权。比如在教学六年级《雪绒花》这首歌时,我根据歌词的意境,将《音乐之声》中《雪绒花》的电影片段,在多媒体的教学设备上播放,在饱含感情的背景音乐下,将一幅幅感人画面展现给学生,顺利调动了各个小组学生的注意力。一边听一边学习《雪绒花》的曲谱,我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唱谱。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如“你们认为雪绒花代表什么啊”“雪绒花有什么特点啊”,让学生进行小组思考和回答问题。学生在热烈的小组讨论气氛中,开展小组合作,投入到欢快的音乐课堂上。又深情地讲述故事背景,引导学生去体会影片主人公对祖国的深爱与眷恋,激发对整首歌曲的学习热情,顺利开展后续的小组音乐学唱内容。
  二、高度尊重学生,消除隔阂代沟
  能否高度尊重学生,不仅是生本教育理念中一个核心环节,它还关乎到整个教育成败的关键。
  小学是形成个性的关键时期,音乐因为其滋养灵魂的作用,是塑造个性的重要媒介。无论是谁,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作为小学的孩子,犯错误频率会更高,老师要给予其包容与耐心。
  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宽松欢愉的课堂氛围,不要让学生感到拘谨和压抑,给他们进行小组分组,互相激励,从而更加愿意去尝试和表现自己。
  例如,小学音乐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自信不够的学生,学生有唱歌走调的孩子,往往会被同伴们嘲笑“五音不全”,对学习音乐产生抗拒心理,不敢尝试唱歌。但我相信后天改造与训练可以改变这一困境,我会让孩子们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将自己的声音录下来,然后对着听与辨析,从而自己感受发音区的位置,逐渐打开学习的窍门。
  音乐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音乐教师必须努力營造一种平等互爱、轻松愉快的和谐气氛。应该时常走下讲台与每个小组的学生积极互动,时刻了解他们的小组学习动向,了解每组学生的音乐兴趣方向,为他们指点疑难,与学生们做知心朋友,年龄带来的认知差距则需要沟通来消除。以平等的交流为前提,高度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心灵,友好沟通,消除代沟。
  三、全面依靠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班级授课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教授的是全体学生,既要顾及总体的教学进度,又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个体能力发展是有差异的,个体音乐天赋的差距也是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公正客观的眼神去对待,学习科学发展的理念,体会新课改精神,积极采用小组合作、因材施教、以点带面、互助互学的方法。
  例如,在小学音乐的的小组学习中,我让学生四人一组,其中分配人员也十分考究,每组安排一个音乐学习优异的,两个学习中等的,还有一个学习能力相对弱的孩子,以学习优异的学生为组长,组长在预习以后再课前组织他们进行学习,学习内容包括识谱、学唱、表演、演奏。这些全部由学生先去学,小组组内进行有效的表演组织分工,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改正。最后可以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课堂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老师放手去让学生自由发挥,但是务必做好引导工作,及时解答疑惑,及时表扬进步明显的孩子,也要鼓励组长的带头作用,让他们更加积极参与小组互动,更加融入生本课堂,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每学期最终的期末考核,更是充分利用好小组学习的优势,能够采取多方面考核,包括演奏器乐、表演唱、音乐会这些形式进行考核。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生本课堂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其理念体现出的科学性、前瞻性,为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素质教育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是当今社会一个倍受关注的疾病,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及其亚基与介导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密切相关。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复杂,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收费标准差别较大,这与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模式密切相关。在现阶段还是要坚持经营者自主定价,同时规范和完善建设和运营模式,通过合同管理明确成本规制范围,
近年来,血小板输注的需求量逐年增长.新鲜机采血小板于22℃保存,易发生细菌污染而引起输血反应,且保存期只有5 d,这对血站及临床使用来说极不方便,也不能应急使用.本文将60例
目的:探讨尺动脉腕上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采用术前心理护理、皮肤准备,术后一般护理、体位护理、受区护理、供区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