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為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是传道、授业和解惑,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在高中的所有学科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最有成效的学科是美术。因此,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向学生传播美术文化,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成为其神圣的工作职责。
本文结合课程改革和教育实践阐述了自己对创造性美术教学的个性化理解,说明创造性美术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实施创造性美术教学应从教育观念上,教学行为上贯彻创造性原则。教师自身应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此外,本文还阐述了创新教学具体实践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对指导美术教学走向创新之路,开拓教师创新思维,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创造能力;想象力;能力培养
【中国分类法】:G633.955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美术具有特殊的优势,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条件。崔子范说过:“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当前素质教育形势下,学生的成绩依然非常重要,是学生高考升学的唯一标准,因此,考试学科教学中只能注重知识理论的传授,很少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高中美术教学则不一样,由于不参加统一升学考试,就没有了升学压力,这样就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教师就可以放开手脚干,就可以把自己的新的思想观念运用其中。当然,准备参加校考试的学生得在此基础上特别关注一下。由于艺术更多靠的是感悟,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所以,更能体现独创性,体现创新性。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过:“美术是为人生的,人生走到哪里,美术跟到哪里”。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主动探索,不断创新,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美术课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依样画葫芦式的教学是不适应美术教学的。美术教学中,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诱导,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灵感,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美术学科的独特功能。
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创造能力的高低决定创新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的教学中有创造性,学生就能够在学习中迅速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美术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思想不是体现在某一个环节,某一个节点或某一个时间段,在美术的课堂教学中,课外活动中,课外业余时间都能体现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思想,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美术课内外的时时刻刻,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人格精神,创新精神,人生态度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一生。
一、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材
美术教材是普发性,不可能针对某个地方,某个学校进行编排,具备普遍性,但不具备个别性。因此,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可以在遵循美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大胆尝试,自主创新,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材,让教材更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校实际,这样的改革更加有利于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究,主动求知,并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对美术教材的改革中,首先要深入钻研现行教材,根据学生认知实际和现有能力水平,挖掘教育因素,拓宽美术教学的知识面;其次要能够借鉴各种美术教材,取众家之长,扬长避短,在其他教材中选取与学生相适应的内容,由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学习起来更直观,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能够诱发学生美术的创作欲望;再次,教师要积极探索教材特点,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突出美术教学的特色;最后,在美术的具体教学中,要体现教学内容的普及性、层次性、系统性和专业性。
二、改革美术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较为古板,教书十分“认真”,课堂教学中的唯一任务就是传授学生知识,把更多的理论知识“装”入学生头脑中,没有把培养学生才干,开发学生智力,培育学生健康人格作为教学的重点,有些甚至在教学中根本没有体现,仅仅就是让学生为学知识而教知识。这样的教学理念,导致高中美术教学中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模式大行其道,课堂上就是老一套,没有新意,学生新鲜感逐渐消磨殆尽,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思想僵化,没有创新性,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必须改革,才能让美术教学走出传统教学的泥潭,才能走出新天地。
改革美术教学方法,不仅仅是在教学上创新教学方法,还需要从让教学过程具备创造性,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创设创造性平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主动探究等多方面实现美术教学的改革。不同的美术教学内容,要根据性质不同,运用不用的教学方法,从而让课堂更加活跃,学生兴趣更浓。作为教师本身,要想让学生更喜欢听,更喜欢学,教学效果更佳,教学中要有活跃的思路,新颖的方法,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要让学生体会到课程的趣味性,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只有主动学习的意愿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才能让美术学习取得实效。
三、培养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绘画作品不能仅以形似为判定标准,还要以神气来表现灵魂,这对于美术作品的评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青少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幻想,想象力也非常丰富,而美术教学正需要这种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正确加以引导,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量想象,运用自身的想象能力进行美术创作。只有独特个性的创新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创新,唯前人,唯书本都不可能是真正的创新,要让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个性,不唯书,不唯人,要有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信心,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创设平等的艺术气氛,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著名的雕刻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说:“珍惜每一次激情的冲动吧!”这种激情的冲动就是在艺术创作中的创新和创造的勇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仅有创新的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美术教学中,就需要利用美术的学科优势,发挥美术直观形象的功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之,美术教学不能因循守旧,照本宣科,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营造和谐的艺术气氛,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创作中注重学生的最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这样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才有个性,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京丽.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高中美术教学随笔[J].考试周刊.2010年17期
[2]路向前.浅析高中美术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才智. 2013(22)
本文结合课程改革和教育实践阐述了自己对创造性美术教学的个性化理解,说明创造性美术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实施创造性美术教学应从教育观念上,教学行为上贯彻创造性原则。教师自身应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此外,本文还阐述了创新教学具体实践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对指导美术教学走向创新之路,开拓教师创新思维,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创造能力;想象力;能力培养
【中国分类法】:G633.955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美术具有特殊的优势,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条件。崔子范说过:“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当前素质教育形势下,学生的成绩依然非常重要,是学生高考升学的唯一标准,因此,考试学科教学中只能注重知识理论的传授,很少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高中美术教学则不一样,由于不参加统一升学考试,就没有了升学压力,这样就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教师就可以放开手脚干,就可以把自己的新的思想观念运用其中。当然,准备参加校考试的学生得在此基础上特别关注一下。由于艺术更多靠的是感悟,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所以,更能体现独创性,体现创新性。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过:“美术是为人生的,人生走到哪里,美术跟到哪里”。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主动探索,不断创新,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美术课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依样画葫芦式的教学是不适应美术教学的。美术教学中,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诱导,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灵感,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美术学科的独特功能。
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创造能力的高低决定创新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的教学中有创造性,学生就能够在学习中迅速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美术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思想不是体现在某一个环节,某一个节点或某一个时间段,在美术的课堂教学中,课外活动中,课外业余时间都能体现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思想,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美术课内外的时时刻刻,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人格精神,创新精神,人生态度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一生。
一、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材
美术教材是普发性,不可能针对某个地方,某个学校进行编排,具备普遍性,但不具备个别性。因此,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可以在遵循美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大胆尝试,自主创新,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材,让教材更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校实际,这样的改革更加有利于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究,主动求知,并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对美术教材的改革中,首先要深入钻研现行教材,根据学生认知实际和现有能力水平,挖掘教育因素,拓宽美术教学的知识面;其次要能够借鉴各种美术教材,取众家之长,扬长避短,在其他教材中选取与学生相适应的内容,由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学习起来更直观,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能够诱发学生美术的创作欲望;再次,教师要积极探索教材特点,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突出美术教学的特色;最后,在美术的具体教学中,要体现教学内容的普及性、层次性、系统性和专业性。
二、改革美术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较为古板,教书十分“认真”,课堂教学中的唯一任务就是传授学生知识,把更多的理论知识“装”入学生头脑中,没有把培养学生才干,开发学生智力,培育学生健康人格作为教学的重点,有些甚至在教学中根本没有体现,仅仅就是让学生为学知识而教知识。这样的教学理念,导致高中美术教学中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模式大行其道,课堂上就是老一套,没有新意,学生新鲜感逐渐消磨殆尽,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思想僵化,没有创新性,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必须改革,才能让美术教学走出传统教学的泥潭,才能走出新天地。
改革美术教学方法,不仅仅是在教学上创新教学方法,还需要从让教学过程具备创造性,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创设创造性平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主动探究等多方面实现美术教学的改革。不同的美术教学内容,要根据性质不同,运用不用的教学方法,从而让课堂更加活跃,学生兴趣更浓。作为教师本身,要想让学生更喜欢听,更喜欢学,教学效果更佳,教学中要有活跃的思路,新颖的方法,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要让学生体会到课程的趣味性,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只有主动学习的意愿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才能让美术学习取得实效。
三、培养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绘画作品不能仅以形似为判定标准,还要以神气来表现灵魂,这对于美术作品的评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青少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幻想,想象力也非常丰富,而美术教学正需要这种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正确加以引导,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量想象,运用自身的想象能力进行美术创作。只有独特个性的创新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创新,唯前人,唯书本都不可能是真正的创新,要让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个性,不唯书,不唯人,要有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信心,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创设平等的艺术气氛,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著名的雕刻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说:“珍惜每一次激情的冲动吧!”这种激情的冲动就是在艺术创作中的创新和创造的勇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仅有创新的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美术教学中,就需要利用美术的学科优势,发挥美术直观形象的功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之,美术教学不能因循守旧,照本宣科,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营造和谐的艺术气氛,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创作中注重学生的最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这样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才有个性,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京丽.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高中美术教学随笔[J].考试周刊.2010年17期
[2]路向前.浅析高中美术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才智. 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