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喻文化”时代的新型亲子关系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经意间,家长们也许会发现,你的孩子已不再是那个需要你手把手教他握笔,缠着你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小不点,他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超越了你。
  著名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巴米德提出了“三喻文化”,即前喻文化,后代人必须向老年人学习才能生存;共喻文化,两代人互相学习才能生存和发展;后喻文化,老一代人则需要向年轻一代学习,社会才能进步。以前,我们的祖父母在年轻时代所学到的东西可能够用一辈子的,我们的父母在年轻时所学到的东西只够用半辈子的,而我们这一代,年轻时所学到的东西只够用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辈子的。我们已经进入了“并喻文化”时代。我们所学习的一部分经验、知识已经没用了,而年轻一代所创造的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现代父母们必须看到这一点。
  当今,家长已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家长和孩子都处在学习的同一起跑线上、孩子对信息的掌握更超前、孩子具有尚未被污染的美好品质,这些品质都是家长所不具备的。
  孩子的纯真无可比拟
  明代李贽在文章《童心说》中写道:心者,真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他认为童心是生命的本色与真意之所在,无论年岁有多大,在生活面前都应该保持一颗童心。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成人不但早已失去童真,还要将自己被社会改变的价值观强加到孩子身上。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让孩子尽早“成熟”,接受成人世界的规则,为以后的前途铺路。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与大人相比,孩子诚然缺乏知识和阅历,但他们诚实、坦荡、率性,这些正是最宝贵的心灵品质,他们的主体性意识、平等意识、环保意识等都远远超过了我们,因此能够用全新的眼光看世界;他们做事只凭真兴趣,不受功利的支配。如果一个成人仍葆有这些品质,我们就说他有童心。凡葆有童心的人,往往也善于欣赏儿童,二者其实是一回事。
  孩子乐于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所掌握的有限的书本知识,还有对生活的某种感受多半是从家庭和学校得来的,很难通过个人的渠道去了解去获得某些新知识。我们常说:“这是我爸说的,这是我妈告诉我的”,父母亲始终是我们心目中的权威,超越他们好像可望而不可及。
  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的时代,70%以上的中小学生认为他们在网络方面比父母懂得多。这一代孩子在接受新事物、了解新信息方面有许多与大人同步的,有些甚至走在了前头。
  孩子与成人不同,成人容易怀旧,孩子更多地是想未来。成人对有些事情不懂或不适应,就表现出一种排斥;孩子们觉得很新鲜,他就要去探索,不保守。孩子是满脑子的问题,对什么都愿意了解。
  孩子接触新东西很快,他不带任何的框框。成人比孩子经历的事情多,但是对事情也特别容易下结论,结论一下,这件事对于我们也就画了句号,那么我们对事情的接受范围就更小。孩子们对什么事情都善于接受,对什么事情都画问号,孩子的世界比成人更宽得多。
  孩子的创造力让成人惊叹
  孩子们对来自新环境刺激的感受会更为强烈,由于没有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的束缚,孩子会发现很多新东西,因此他们的创造力也往往优于成人,常常让成年人意想不到。
  有位母亲说:“太阳升起,阳光穿过云层,发出万丈光芒,晒得大地暖洋洋的。”儿子听后,当时没吭声,可过了一会儿,他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妈妈,我发现太阳光是尖的。太阳光如果不尖,怎么能刺破云层,晒到大地上来呢?”
  成年人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往往容易满足现成的答案,而孩子们就不一样,他们总是没有羁绊,总是在更深更广的层面展开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世界,这一代孩子的发展前景将会非常广阔。
  孩子更完全接纳自己
  我们习惯了成人世界的条条框框,但这时也为我们的心灵锁上了枷锁,潜意识告诉我们什么是对错,但也许事实并非如此。有时候,我们喜欢自己,是因为别人称赞自己;我们对自己不满,是因为自己的行为违反了规矩。我们的心灵因为成人世界而变得不再自由。心灵受到约束的人很可能不能自如地表达自我。你会有很多顾虑,你心里想的是我“应该”怎么做,而不是我“愿意”怎样表达。
  孩子们遇到开心的事情会笑,遇到悲伤的事情会哭。他们不会去介意周围世界的反应,他们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完全接纳自己。
  塑造向孩子学习的新型亲子关系
  智慧的家长承认孩子的长处、承认我们和孩子的差距,承认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犯过错误。
  家长在孩子面前虚心一点会更加赢得孩子的信任,拉近彼此的距离。“与孩子交朋友”是许多教育专家的建议,也最体现人格平等。家长要真心和孩子交朋友,就要抛弃居高临下的姿态,将自己和孩子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与他们交流而不是训导。
  我们要放下架子走近孩子,向孩子学习,并且终身学习。要明白,我们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行为方式及习惯有很大一部分已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我们的成见、生活经验以及越来越多的惰性常常阻碍我们看到这一变化。我们的孩子出生在这个新的时代,对这个新的时代有天然的适应能力。现代社会迫使家长转变观念,向孩子学习应是成年人真正成熟和睿智的标志之一。
  唐代韩愈有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能告诉你做人之道,向你传授学问,帮你解决疑难问题的人,并没有对年龄的限定,皆可称之为师。今天的孩子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我们原地踏步就等于退步,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学习,向他们学习,和他们一起成长。
其他文献
摘 要:好的活动材料就是概念发展的“导师”,它组成与概念相关的结构,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材料的教学价值,在学生的困惑处引发新的探究活动,逐步形成科学概念,从而提升科学素养。文章从导入创境环节、科学探究环节、应用拓展环节三个方面论述有效使用活动材料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  关键词:小学科学;活动材料;科学教学  科学教师能根据教学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活动材料,运用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构
摘 要:英语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学科,小学生英语学科教学不可轻视。然而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依靠学校课堂来完成。因此,大家普遍认为英语学习和家庭、社会无关。其实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家庭和社会,因为家庭观念和社会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理念和学习习惯。文章结合相关文献综述,探讨父母对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影响。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英语学习;兴
史家小学校长王欢:读绘本学习传统文化  推荐书目:《中国记忆:传统节日图画书(套装共12册)》  推荐理由:这套书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春龙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节日,以绘本的形式呈现,适合中低年级阅读。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可以作为激发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产生兴趣的图书,进而通过阅读和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节日。  北京实验一小校长颜凤岺:在阅读中学会观察和思考  推荐书目
晓晴爸爸(办事员):以往的寒假,我女儿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家里做课外练习册,周末我会带她外出游玩。今年,我准备带孩子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文娱活动。或者一些互帮互助、敬老助残的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孩子善良、勤劳的品质,还能锻炼孩子的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希望学校和社区最好能多组织这样的活动,给孩子们多提供锻炼的机会。  巧蓝妈妈(全职妈妈):寒假里生活相对松散。所以我认为家长最好能帮孩子合理
一棵又高又大的树  粗枝大叶  让我和一只小鸟  落在一棵树上  学着飞,落在一棵树上  竟然有了天空的语言  小鸟叫一声  我叫一声  小鸟以为我也是一只小鸟  我俩只听见对方的啾啾声  却不知对方站在哪个枝上  我始终猫着腰  我知道自己一根羽毛没长  不小心会吓小鸟一跳  啾啾的鸟语说得长了  我想和小鸟说一阵人话  但刚探头说了一句  而且是一句亲切的问候  小鸟就不再出声  我重新用大叶
孩子犯错误了,家长批评或者打骂,孩子会哭。孩子哭了说明什么?是不是说明认识到错误了?家长是不是该就此停止教育?作为家长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才能破解其中的含义。  关于哭,家长应该知道   孩子的哭,其实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不见得都是认识错误了。有可能有以下情况:   ※孩子因害怕而哭。怕老师或者爸爸妈妈从此不喜欢他了,怕揪着这个错误跟他没完没了,怕受到更加严厉的打骂。孩子非常害怕犯错,而犯错
九江,有一片湖水,两岸芦苇丰茂。顺着湖水往山的深处走,就是陶渊明隐居的山麓。有故事的地方,总不缺有故事的人。很多年以后,吴丰强老师应该还是会记得自己“出走”南下的那一天。对我们而言,吴老师一直写着他自己的传奇——追风赶月不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一、学者之识  吴老师学识渊博,初见,你会觉得他犀利深沉。吴老师研究小说、研究戏剧、研究诗歌、研究哲学、研究文字学……他总说,自己像蝗虫一样到处乱啃。读
父母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该狠心的时候要狠心,该懒的时候不妨懒。由于我的“懒”,反而让儿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上,改掉了粗枝大叶、丢三落四的毛病,遇到困难,也能独立思考钻研,主动寻求解决办法;生活上,独立性强,样样能自理。  经验一  懒于接送——独自走路去上学  从我家到儿子的学校最多只有一公里的路程,只需穿过一条马路,来往的车辆也不多。所以除了刚开学时送了他几次,在给他讲了安全知识后
摘 要: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一种交际能力,是小学英语学习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教师首先在准备阶段要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为学生创设写作环境、传授基本知识给学生,在写作训练阶段,注重句的训练、段的训练、短文的训练和阅读的训练。除此之外,还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指导,营造小学生训练英语书写能力的氛围,合理评价学生的写作内容。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英
摘要:在班主任工作中,学生常常对教师敬而远之。究其原因,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视角去了解学生。笔者结合从教二十多年的班主任教育经历,讲述如何换个思路、换个角度,从小学生视角出发,了解学生、帮助学生以及解决问题,当一名真真正正让学生喜欢的教师。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学生视角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常常反思学生之所以疏远教师,抵触心理日趋严重,是因为教师没有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了解学生。学生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