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为驱动问题为引导创设超越式学习课堂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要求,物理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角度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中我们关注的不能仅仅是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而应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实现超越式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超过了给定的知识范围并产生了新思想新方法,学习教材又超越教材、立足课堂有超越课堂、尊重老师又超越老师,这就是超越式学习.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少,但只是接受,没有自己的见解,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没有真正提高,这不是真正的超越式学习.超越式学习的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开放性、参与性.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衡量学生的学习,重要的不是看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问题,产生多少新观点和新思想;在超越式学习过程中,学习与生活、学习与实践是统一的,超越本身是一种实践过程;超越式学习是开放性的学习,必然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解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产生新知识.
  以任务为驱动问题为引导,是促使学生进行超越式学习的有效方法.下面以《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为例谈谈如何促进学生的超越式学习.
  1教学策略方法
  1.1关于教学方法
  以任务为驱动、以恰当的问题为引导,和学生一起探索新知、验证猜想、解决问题.
  1.2学习方法
  在任务的驱动下,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方法学习.
  2教学准备
  硬件设备:可上因特网的多媒体网络终端;
  软件设备:《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主题网站.
  3教学过程
  3.1任务驱动
  教师引导:首先观看雨天发生交通事故的视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交通事故也频繁发生,一辆汽车在转弯时更易发生危险,咱们能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给驾驶员一些科学的建议呢?
  学生小组活动:带着社会责任感进入学习状态和同学、老师一起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把所学知识回报社会的意识.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建议而不是照搬照抄他人的成果.
  3.2初探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师引导:[探究问题1]雨天侧滑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汽车为什么会侧滑?
  学生小组活动:利用仿真实验室软件,体验物体所受向心力与向心运动离心运动的关系,通过网络查询雨天与正常情况下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因数的变化等信息;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找到问题的核心、关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引导:[探究问题2]根据上面所学知识大家会有什么建议?
  学生小组活动:把所学知识综合、整合提交建议.
  设计意图强调知识的整理归纳和应用,加强小组成员的合作、互助.
  教师引导:[探究问题3]自行车转弯情况又如何?
  学生小组活动:思考分析,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拓展应用到其他领域.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进一步拓展应用到其他领域并发现解决新的问题.
  3.3深入探究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师引导:观看一级方程式赛车转弯的视频;并上网查阅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直线最高速度、平均速度、转弯最高速度等数据)的数据.
  学生小组活动:根据提供的设备(计算机或pad终端)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自主的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师引导:[探究问题4] 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比一般公路上汽车速度大很多,为什么能正常转弯呢?
  学生小组活动: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猜想,并查阅资料进行验证;小组内交流合作分析、总结结果.
  学生查阅资料可能分析出:
  (1)转弯半径大(排除)
  (2)赛车底盘低(排除)
  最终确定是轨道的问题
  你对公路建设部门有什么建议?
  我们所学的知识还能不能应用于其他方面?
  学生小组活动:网络搜集观察室内自行车比赛图片、视频以及数据资料,验证理论推导.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引导:[探究问题6]材料:一列火车有50节车厢,每节车厢装煤60吨,在铁路转弯处的圆弧半径是300 m,转弯的速度是72 km/h.
  大家测算下,转弯需要的向心力.
  学生小组活动:学习课本、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火车的知识.独立完成计算.组内交流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丰富知识,拓展.进行必要的计算,体验理论知识的现实意义.
  教师引导:[探究问题7]计算发现这列火车转弯需要的向心力大约是:F=4×106 N.如果你是铁路设计师,你会怎么设计转弯处轨道?
  学生小组活动:应用所学知识,提出设计方案.组内,组与组织间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师引导:[探究问题8]我国铁路进行了第几次大提速,时速达300公里以上,这必将为我国的经济腾飞注入新的活力.假设你是一位从事铁路设计的工程师,你认为火车提速有必要对铁路拐弯处进行改造吗?应如何改造?
  学生小组活动:应用所学知识,提出设计方案.组内,组与组织间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心里的健康发展.
  3.4拓展、深化
  教师引导:小组讨论总结所学知识,写出建议书课后发到学校网站专栏.(建议学生可以从司机、路面环境等方面综合思考)
  学生小组活动:整合今天所学的知识,完善自己的建议书.
  设计意图整合所学知识、完善目标任务.
  3.5课外拓展
  教师引导:思考一下我们生活中哪些情况应用了圆周运动.
  学生小组活动: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圆周运动,为下节课学习竖直面内圆周运动做准备.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为下节课学习竖直面内圆周运动做准备.
  4对学生评价设计
  4.1学生自评
  本节课,教师布置利用所学的知识给驾驶员一些科学的建议的任务,并根据学习的深入不断地进行扩充且贯穿始终.以任务为驱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提出假设猜想并验证、拓展深化、并把结论应用于生活实际.实现了超越课堂、超越教材、超越老师.
  从课堂效果上来看:学生广泛参与、积极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经历了学以致用的过程,体验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报效社会的价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完成驱动任务,并非照搬照抄,探索精神得到一定培养,学习水平和心理素质有所提高,实现了自身的超越.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基于超越式学习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编号:1403278)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三维”教学目标要求深入人心,我们的高中物理教学也应该以此为目标,在三维教学目标中,有一个目标容易被我们教师所忽视,那就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我们总是担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吃透,学会,所以教学往往是教会学生概念、方法,然后让学生直接应用概念和方法解决问题,这里就缺失了学生发现方法和规律的重要过程,那么,如何有效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  
期刊
问题意识是指认识活动中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探究的心理状态,并进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品质.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使物理教师只注重物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物理课堂上思维只会跟着物理老师转,没有独立思考的余地,不懂得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1高中物理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期刊
【摘 要】 灵活的运用英语口语也是了解英美系文化的重要途径。高中英语口语在教学过程中被弱化甚至忽视。加强英语口语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加强在理论指导下的实际应用,需要灵活运用角色扮演法把英语口语教活、学活,英美语系文化的导入是促进英语口语教学的保障。  【关键词】 英语口语 高中英语 英语教学  在社会生活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国际交流的飞快发展,英语口语在交流的连接作用越来越大。偏重词汇和
物理教学作为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规律和定理需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通过观察才能得到深刻的理解.《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新的课程改革的目标是:高中物理课程要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物理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新的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探究式教学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促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变,实践经验表明,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学习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得到体现,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具有极大的意义,如果要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物理科学素养就要实施探究式教学,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有效发展,促
期刊
1确立目标,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分析物理学科的特殊性,了解到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它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与方法,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确立教学目标需要与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制定阶段性的知识、能力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是提升教学实效的关键,基于探究性学习理论,在确定教学目标以后,能够起到指导性和情境性的意义.每个阶段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将整个学习目标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完成,每个
期刊
1背景教材中学习包的设置可以说是在开放、创新的基础上又给学生和教师建立了一个自主、互动的平台.作为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第一个学习包的课程,本节课的教学更是一个重要的
期刊
【摘 要】 课堂学习与开展第二课堂,在知识传授中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性教法,并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使得创新性自学能力得以培养。  【关键词】 中学生 英语创新性自学能力 培养  《国家英语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
【摘 要】 高中选修课的开设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选修课是一种特殊的课程组织形式,对于学生全方位的接受基础知识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基础上,探讨了高中英语选修课的课程实质内容,分析了高中英语选修课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中英语选修课 选修课教学 教师专业素质  1. 高中英语选修课本质  在应试教育的教育机制里
【摘 要】 课堂是英语教育的主阵地。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常总结反思来提升效率。笔者结合实际,从师生关系、教育方法、自我进修等方面浅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现代化技术 关注情感 课堂形式多样  在英语教学中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是关键。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的课件内容但是产生了不同的教学